从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电化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化教育作为新一代教育手段和技术正在为人们所接受和欢迎。电化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受到其本身技术体系繁杂的限制,而且还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多方面非技术性因素的限制。那么电化教育从创新初期到现在所经过的推广历史,和其创新扩散的途径和方式是怎样的呢? 这就要从开创早期的扩散和推广方式来看。我国早期个人采纳和推广的电化教育方式应该追述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全民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国人能够“ 处处读书, 人人明理”。”当时, 他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从平民读书运动开始的, 并借助电化教育手段提高知识传播的效果。当时,电化教育手段是通过在具体场景的使用过程中被普通群众所认识和了解的。其次,电化教育手段的应用效果是通过一部分骨干教师的影响逐步扩散的。第三,电化教育事业的扩散还得益于当时新安旅行团的宣传“社会即学校”。通过应用电教手段激发大众学习兴趣,重视教材资料的可理解性, 提高教学效果。 与早期个人采纳与推广相并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早期江浙一带的区域性电化教育的活动。这个时期主要从政府组织、 大学活动等几个方面, 分析电化教育事业从少数人采纳到大规模扩散的具体措施和方式。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将涵盖1922年至 1948 年以来的重大事件。 (1)政府组织的推广活动 早期社会领域和学校领域主要以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为主流, 密切结合当时社会需求, 借助政府、 专门机构、 大学的力量, 从硬件环境建设、 资源开发、 人员培训、 专业建设等方面, 搭建起电化教育早期成长的环境。 (2)大学的推广活动 早期大学一直活跃在电化教育事业推广的最前沿, 从资源开发、 实践活动、 专业建设、 项目研究等方面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 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广和扩散: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扩散与推广早期主要是在江浙一带迅速发展起来, 一直到全国解放后才逐渐在全国其他地区扩散。这个时期先后经过了教育电视、 计算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阶段,政府的政策支持极大地带动了当时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促使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过程中, 逐步走向成熟。 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推广过程:我国电化教育事业自重新起步以来, 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和萧树滋、 南国农等老一辈的影响下, 逐渐在师范院校开设电化教育课程, 开办电化教育专业, 推动了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速度,培养了大批当时急需的专业人才。 综上,我们在把一种新的技术引入到教学过程的时候, 应该把技术应用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 把新技术的扩散看作是创新的继续和深化。从发展趋势来看,电化教育的发展还会进一步深远,并且其创新模式和方式会更加纷繁复杂。 这就要从开创早期的扩散和推广方式来看。我国早期个人采纳和推广的电化教育方式应该追述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全民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国人能够“ 处处读书, 人人明理”。”当时, 他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从平民读书运动开始的, 并借助电化教育手段提高知识传播的效果。当时,电化教育手段是通过在具体场景的使用过程中被普通群众所认识和了解的。其次,电化教育手段的应用效果是通过一部分骨干教师的影响逐步扩散的。第三,电化教育事业的扩散还得益于当时新安旅行团的宣传“社会即学校”。通过应用电教手段激发大众学习兴趣,重视教材资料的可理解性, 提高教学效果。 与早期个人采纳与推广相并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早期江浙一带的区域性电化教育的活动。这个时期主要从政府组织、 大学活动等几个方面, 分析电化教育事业从少数人采纳到大规模扩散的具体措施和方式。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将涵盖1922年至 1948 年以来的重大事件。 (1)政府组织的推广活动 早期社会领域和学校领域主要以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为主流, 密切结合当时社会需求, 借助政府、 专门机构、 大学的力量, 从硬件环境建设、 资源开发、 人员培训、 专业建设等方面, 搭建起电化教育早期成长的环境。 (2)大学的推广活动 早期大学一直活跃在电化教育事业推广的最前沿, 从资源开发、 实践活动、 专业建设、 项目研究等方面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 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广和扩散: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扩散与推广早期主要是在江浙一带迅速发展起来, 一直到全国解放后才逐渐在全国其他地区扩散。这个时期先后经过了教育电视、 计算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阶段,政府的政策支持极大地带动了当时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促使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过程中, 逐步走向成熟。 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推广过程:我国电化教育事业自重新起步以来, 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和萧树滋、 南国农等老一辈的影响下, 逐渐在师范院校开设电化教育课程, 开办电化教育专业, 推动了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速度,培养了大批当时急需的专业人才。 综上,我们在把一种新的技术引入到教学过程的时候, 应该把技术应用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 把新技术的扩散看作是创新的继续和深化。从发展趋势来看,电化教育的发展还会进一步深远,并且其创新模式和方式会更加纷繁复杂。 |
|
来自: peipei821 > 《黄盟1911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