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蠢才,庸才

 文苑折枝 2012-03-04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绝大部分人不是天才或全才,如果不去做庸才,也只能努力去做人才或专才。简明一点说,天才或全才就是什么都会且精,庸才是什么都会一点却什么都不精,人才或专才是对一个方面的技术在行、精。  
    早在十年前,韩寒在《穿着棉袄洗澡》的文章里就阐明了这样的观点,就是人不能做全才,只有做人才。而人才或专才最好的体现是术有专攻,做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或佼佼者。  
    但我在此不是只重复韩先生的观点,废一些话,而是要延伸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人不能做全才,又不要做庸才,再做不了专才,那就只能是蠢才了。也许这个问题不消我说,是一个大家都懂得的逻辑,但我忍耐不住,所以还是说了吧!  
    一个人做不了全才是正常的,因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就要说普通话做普通事,对很全面的事难免不懂。一个人不要做庸才也非常可以理解,因为要证明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庸才所能够。一个人做不了专才就可悲了,因为他既“不能”又“不要”之后,就只剩下这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他连这根稻草也抓不住,那就彻底完蛋。 
   譬如说,一个只会种地的人,如果他连地也种不好,他就是一个废人了。同样,一个只会玩弄政治的人,如果哪天把自己玩下去了,他也只有退休。  
    这里有一个例子,是我在电视节目看到的。歌星周华健接受采访,他说自己只会唱歌,嗓子很好;在以前的一段时间不唱歌了,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唱歌什么都不会,像是一个废人;结果他就再出来唱歌,这可以说是他的兴趣,也是体现他的价值,也就是说他的专长。话外之音就是他不唱歌,在那么多才里面,排除天才、全才、庸才、人才、专才,他只有给自己贴上蠢才:因为他除了唱歌的专长又不唱歌的情况下,什么都不会,不是蠢是什么?  
    老实说,我现在喜欢一个写些短文,自我感觉良好,也就是还可以写,但如果到某一天,不能写了,写了也狗屁不通时,我就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俨然是一个蠢才或废人了:因为我也是除了写字,什么都不会,又是一个既“不能做全才”又“不要做庸才”的人,如果专才也做不了,那的确是一个蠢才,而且蠢到家了!  
   不过,话虽如此说,要做一个有专才的人是不容易的,要非常努力去奋斗,不努力去奋斗就只有等着做蠢才;而这也是从另一方面印证和说明,为什么每一个时代的蠢才总是那么多?!因为他们就是这样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