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来培养人”倒逼高校教学中心地位

 Z教授的e 2012-03-04

谁来培养人倒逼高校教学中心地位

20111229,绍兴文理学院举行第一届教学优秀奖颁奖典礼。出人意料的是,为67名获奖教师颁奖的嘉宾,竟然是三位学生代表。
   
变化不仅体现在颁奖嘉宾上。从之前历年隆重举办校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到积极参加浙江省教学名师、教坛新秀评比,再到2011年底慎重启动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绍兴文理学院正是在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中,在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深化中,勇于探索,精心设计,在创新中突破瓶颈,在开拓中打开局面。
                          
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蔡元培曾经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因此,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的问题。
    2008
年,绍兴文理学院正式启动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2010年上半年,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步曲的头两步;目前,进入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阶段。解决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阶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解决谁来培养人的问题。
   
而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教师投入课题申报的精力多,投入课改的精力少;用于研究项目的精力多,用于研究学生和教学的精力少;忙于科研水平提升的多,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少。偌大的讲台上,难见丰盈师魂。
   
重科研轻教学,知名教授忙科研、忙论文而致使传道授业副业,这在国内许多大学已是普遍现象。杭州某知名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全校3000多名教师,没有承担教学任务的约占20%,这其中除了身体等特殊原因外,大多数是科研任务较重的高层次人才。科研业绩的显性作用,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导致教师的工作重心逐渐向科研偏移。投入科研的精力多了,投入教学的精力就显得有限。
   
科研是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教师职业说到底就是良心职业”……面对一些教师如此心声,绍兴文理学院领导班子陷入深思:谁来尽心尽职为一颗颗求知若渴的年轻头脑负责?如何让那些兢兢业业于三尺讲台的老师感到光荣与尊严?他们意识到,建设一支推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人才队伍,重树教师尊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成为一项首当其冲且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教学是最主要的学术工作
    2011
11月初,绍兴文理学院决定启动第一届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什么样的教师有资格获得教学优秀奖?评奖标准侧重于教学课时还是教学效果?除了学评教、督导组专家打分之外,还有没有更科学的计分机制?如何才能使评选活动引发蝴蝶效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奖项评选规则和程序,成为绍兴文理学院教务部门慎之又慎的一项工作。经过反复修订,评选活动以本校当学年在编在岗且聘在学术岗的专任教师为评选对象,力求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评选活动指向明确,强调教学工作,专门奖励教学工作又多又好的一线教师。教师在申报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富有教学改革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积极承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的各类教学任务,参评当学年必须承担至少一门课程(不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教学任务且课程教学工作量不低于学院平均课程教学工作量;当学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等级在B级及以上且每学期课堂教学质量综合测评成绩在学院排名的前1/2;教职工年度考核合格且当学年无教学事故;超过3个月未在岗(不含进修、挂职锻炼等)不得参加当学年评选。为了强化导向作用,甚至教师所获得的课题包括教改课题奖项也不纳入计分之列。
   
同时,该校更注重以评选活动促进经验交流。各学院创设多种载体,如同行评比、督导评课、教师说课、上示范课、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把评选过程同时变成了教学经验交流的过程、教风和师德建设的过程,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营造教学中心地位的氛围。
   
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整个过程紧锣密鼓地开展之时,正值绍兴文理学院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精力多了,会不会影响科研指标?强调重视教学工作,会不会影响学校的转型发展?对此,绍兴文理学院校长叶飞帆早在2011年暑期中层干部学习班、新学期教师干部大会等场合多次明确提出导向:大学的学术活动包括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而绍兴文理学院最主要的学术工作就是教学工作,教师最主要、最核心的学术水平就是教学水平,判断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是否成功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这为该校的教风师魂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教师的教学效果谁说了算
   
经过层层评选,67名教师获绍兴文理学院第一届教学优秀奖。在20111229晚的颁奖典礼上,一种别开生面的颁奖形式,再次掀起这所古老而年轻的江南学府的教改之潮。较之其他教学奖项,绍兴文理学院本届教学优秀奖颁奖典礼的独特之处,就是为获奖老师颁奖的是三位学生代表。据该校教务处处长朱志勇教授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彰显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育人这一中心工作,强调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谁?教师的教学效果谁说了算?都是学生。由学生来颁发奖项,一方面表示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学生对教师的崇敬,这正是教师的神圣与光荣之所在。朱志勇说。
   
从学生手中接过荣誉证书,获奖教师更加充分地感受了教师二字的涵义与分量。人文学院王晓初教授说:教学是一位教师最神圣、最基本的职责,是其工作与生存的基本方式,可以传承人类文明的薪火,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现代人的思维。化学化工学院李建法老师说:潜心教学,用心为师,这是我的从教指南。老师这一简单的称呼中承载着太多:责任、良知、名誉……我扪心自问,自己究竟为学生的成长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这种责问促使我努力加强自身学术修养,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人文学院王静义老师说:教学奖本身就是教与学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愿与学生分享这份荣誉。从学生手中接过荣誉证书,更加感受到了师者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受到学生理解、肯定与支持的喜悦。
   
办好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须有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具有高深学问和大爱心的教师队伍。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周达军表示,毫不夸张地说,绍兴文理学院教师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爱心,比许多重点大学多得多。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对家长们说,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一定会把孩子培养成才!周达军说。
张颖《中国教育报》201222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