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做好“观念调查”

 指间飞歌 2012-03-05
怎样做好“观念调查”
潘绥铭 黄盈盈
2012年03月05日09:08   来源:《北京日报》
  社会调查是了解和研究国情、世情、民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观念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问卷调查是为了研究“观念”,包括态度、意愿、评价等等。由于这些年来中国人在各个方面的观念变化相当急剧,所以观念调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做好观念调查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出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高层观念,要能够问得出来

  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或者信仰这个最高层次上,除非社会上已经有一个达到广泛共识的说法,否则要把我们的提问说清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在笔者的关于两性关系的调查中,“男主外,女主内”这样一个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如果笔者仅仅简单地提问:“您同意男主外,女主内这种说法吗?”那么城市青年中或者低文化人群中就很可能有相当一批人不明白笔者在问什么,或者他们对于“男主外,女主内”有着笔者所不知道的理解。笔者在问卷中是这样询问被调查者的:“有人说,对妻子来说,主要应该以家庭为重;对丈夫来说,应该主要以事业为重(就是‘男主外,女主内’)。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观念调查,最好不用排序的方法

  有些调查者总是想知道,人们的第一位的观念是什么,第二位的是什么,因此就在问卷里设计出排序题来,有的甚至排序排到第十位、第二十位。这样的设计者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社会学的调查,最关键的并不是您自己需要了解什么,而是被调查者有可能告诉您什么。除了不愿意回答之外,被调查者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回答您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笔者谈的不是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或者个人素质这样的问题,而是问卷设计者需要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与我们类似的“一小撮人”才会关注我们所提问的现象或者问题,才会经常地思考它,才会有答案,才能在有人询问的时候脱口而出。我们之外的人,有着自己另外的生活,想着自己另外的事情。对于我们所问到的问题,他们很可能从来都没有认真想过,也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可是我们又非要去询问他们,那么,信口开河或者随声附和已经是人家很有礼貌的反应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非要让人家排出序来,真是强人所难。说不好听的话,如果有的被调查者真的能够如实排序,那我们就是巧遇专家了。在笔者的“性调查”里,至少有8个直接针对观念的提问。笔者课题组的同仁们曾经自我试验,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它们排出顺序来。

  观念调查,其实无法“总汇”

  “总汇”是一种观念调查中时有所见的方法,就是先把小的或者低层次的观念一个一个列出来,最后询问一个总的或者高层次的观念,而且假设其中具有逻辑关系。例如,先问现在社会形势好不好,再问经济形势、治安形势、就业形势等等;最后再问:那么您认为总的形势好不好呢?在这种“总汇”方法中,如果所有的“分题”都回答的是“好”,而“总题”却说“不好”,就会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反之亦然。这种“总汇”甚至被认为可以起到测谎的作用。

  可是,这种“部分与总体相矛盾”的情况虽然不符合数学上的逻辑,但是却很有可能符合生活的逻辑。这是因为:

  第一,我们的提问没有也不可能涵盖被调查者的全部生活。例如我们只问了9个方面,而被调查者可能恰恰生活在第10个方面之中。如果这个人是出口商,我们什么都问了,唯独没有问外贸形势,那么他(她)给出的评价当然就不会符合我们所设定的逻辑。

  第二,我们无法预先把被调查者的生活赋予权重,可是他(她)自己的心里却很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在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些事情上做出“一俊遮百丑”式的或者“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汤”式的价值判断。例如,上述的出口商就很可能这样回答:虽然9个方面的形势都很好,但是总的形势却很不好。因为他自己最关注的外贸形势很不好,因此他就会“以偏概全”。

  因此说,“总汇”的方法不适用于生活逻辑,社会学研究不应该使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