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后调肺治百病

 AA程儿 2012-03-06

 

秋后,中老年朋友常出现皮肤瘙痒、腹泻等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也容易复发和加重。中医专家认为,秋季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肺脏有关,通过调理肺脏来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记者日前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刘丽红时了解到,秋季调肺能防治其他疾病,这是因为肺与秋在五行中同属金,肺喜清润、主肃降,与秋季气候清凉、干燥、肃杀特点相通应——这就是传统所说的肺应秋。又因为秋季肺在人体脏腑中起主要调节作用,所以肺功能健旺,其他脏腑虚对季节变化的功能就强,就不易生病。

清肺燥治皮肤瘙痒

秋后气候干燥,加上中老年人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粗糙,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其表现为阵发性瘙痒,短可数分钟,长可数小时,夜间为重,难以遏止,这是燥邪伤肺,使肺主皮毛的功能失调,不能给皮毛输注营养物质,从而肌肤失养所致。治疗皮肤瘙痒症应注重清肺润燥,肺不燥烈才能使血气和、瘙痒止。除选用镇静止痒剂外,还可食用四白膏来清肺润燥、缓解发作。取麦冬、天冬、杏仁、百合(四味药均为白色,故名四白膏”)50克,细捣并加蜂蜜适量,用沙锅慢火熬成膏,每天服用一、二匙。白色人肺,四药均味甘性柔润,所以能够清肺润燥,使肺主皮毛的功能正常发挥。

化肺湿治腹泻

不少中老年人秋季易患慢性肠炎、腹泻,多数与上年纪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有关。中医认为,腹泻是由于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等功能失调所致,所以治疗时除健脾胃外,还需化肺气以通水道,水道通则湿自去,泄亦止。可每天晚上食三仁粥,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各20克与粳米熬粥食用。三仁相合,有宣肺气、利水湿的作用,连食2周可防治腹泻。

佐肺金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秋后天凉血管收缩,更易导致血压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肺与高血压的形成关系密切。血液的运行虽以心气为动力,但有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因肺气可助心行血,肺气衰退必然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此外,中医认为肝阳上亢则引发高血压眩晕,在五行关系中肺克肝,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除平抑肝阳外,还需扶助肺金,肺气降则肝阳平。将菊花、桑叶各5克,天麻、钩藤各3 克,研为细末,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连服3周。菊花、桑叶均人肺经,能益肺金平肝木,天麻、钩藤可平抑上亢之肝阳,辅助临床降压,疗效明显。

益肺气治冠心病
秋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中医认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以胸闷、心痛、心悸、舌暗淡有瘀点、心律不齐为临床症状),除采用传统的活血通脉外,还需补益肺气。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贯心脉,推动血液运行,肺气虚则血液运行迟缓,就会导致心血瘀阻,出现神疲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状。益肺气可用黄芪、丹参各20克,葛根、瓜蒌、薤白各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2周,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有较好疗效。

刘研究员在介绍肺的调节功能时说,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由此可以看出,肺与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调护肺脏来治疗其他系统的疾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秋季调肺首先要少吃辛辣而多吃甘寒养阴润肺的食物,以防被秋燥所伤,使肺阴受损。起居上要注意避寒保暖,防止肺部受寒宣发不利。此外,可通过清肺燥、益肺气、滋肺阴等方法,防治秋季多发病和常见病。

滋肺阴治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其中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上消型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为烦渴多饮、咽干唇燥、舌红少津、苔黄脉数等,此型糖尿病多为肺阴虚:燥热所致。平时可常服五汁饮,将莲藕l00克、梨200克广荸荠 l00克洗净切碎绞汁,麦冬15 克、芦苇根30克水煎过滤取汁,将两种汁合并搅匀后饮用,每日 1剂。可养阴清热、润肺生津,对上消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

补肺母治肾功能减退

55
岁后,容易出现夜尿频多、性功能下降、腰膝酸软无力、足跟疼痛、畏寒肢冷、头发早白、耳鸣耳聋等肾虚症状。若单纯补肾,往往效果不佳,从调肺人手则能快速奏效。这是因为在五行中,金生水,肺为肾之母,补肺可起到强肾作用。平时宜食补肺益肾粥,将黄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煮开30分钟后取黄芪汤,与杏仁、百合各20 克,核桃仁、枸杞各15克,羊肾l00克;粳米200克同煮粥食用。常食此粥,可有效改善肾虚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