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云中雄鹰178 2012-03-06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 所以好多健脾的药物本身有利湿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等.

  脾虚寒湿为阴病治法相对较易,一般健脾,燥湿,散寒。

  脾虚湿热多为脾湿胃热属脾胃不合,脾胃共同完成饮食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升清不足胃腐熟太过常见症状,除上边症状外还可有,浮肿、出血、面红身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冷饮食、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都具有脾虚湿浸的特点,即纳食少,腹胀,饭后加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头身困重,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濡缓等症.如果兼寒湿困脾,则中阳受阻,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便溏,口淡不渴,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如果兼湿热蕴脾,则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发黄,或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舌质淡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称之为“常色”。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

  望面色要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

   病态面色简要的介绍:

  1;面红:多为热症。高血压患者面部红光满面。结核病患者由于低热,两面颧呈现绯红色,特别以下午为甚。红斑狼疮患者的面颊出现对称的蝶型红斑。赤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患者。

  2:面黄:要区别由疾病引起发黄或进食引起的发黄。食胡萝卜过量或小孩子吃橘子时,鼻旁会发黄,停食后即消退。如果不是进食引起发黄,则面黄最多见的是黄疸病。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炎,胆囊癌和胰头癌等病症。钩虫病病人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中医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为湿。此外还有疟疾,药物中毒等,也可引起面黄。

  3:面白:健康人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呆着的人皮肤也白,可病态白是色如白蜡。比如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病患者,里寒的剧烈腹痛,或外寒的恶寒战栗重者,可见面色苍白。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较正常人苍白。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寄生虫,白血病等患者,长期室内工作及营养不良者亦见此色。肠道寄生虫病,面部可见白点或白斑。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环受阻,也会脸色发白。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之体。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得感冒。

  4:面青紫:一般说来,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出现面色青紫。胃部或肠部之痉挛性疼痛,虫痛,胆道疾病引起的胆绞痛时,可使面色青紫。肺结核病晚期,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严重肺炎病人,面色常铁青。小儿高热,面部出现青紫,以鼻柱与两眉之间较为明显,是将发惊风的预兆。此外,忍受某种剧痛时,面部也可隐约显出青晦气。

  5:面黑:是慢性病的征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变,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病情愈重,颜色亦愈浓。古语云:“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庭”在颜面部最高位置,即额部,此处出现黑色,是病情危重的信号,病人常会衰竭而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变黑,但一旦停药后又可恢复正常。面色黑为肾精亏损,可用补肾药物进行治疗。

  望面色要区别常色中的客色与病色。客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或由饮酒,劳动,情绪变化,日晒等引起的临时性面色改变,不属病色,望面色时尤当鉴别。例如,剧烈运动,饮酒,日晒,情绪激动(害羞或愤怒)时,都能引起短暂的面部潮红,寒冷、惊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即可使面色变得苍白。

  老年人的面部,可见许多散在脂褐色斑点,称为“老年性色素斑”。妇女在妊娠期面部出现棕褐色对称斑块,称为“妊娠斑”,这些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痰饮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肺、脾、肾及三焦与津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之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痰饮的病证特点 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脉,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则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 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饮的病证特点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隔,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痰饮治疗的辨证论治----

  
痰饮【证见】 形体消瘦,胸脘胀满,纳呆呕吐,胃中振水音或肠鸣漉漉,便溏或背部寒冷,头昏目眩,心悸气短。舌苔白润,脉弦滑。

  
【治法】 温阳化饮。

  
【方药】

  
主方茯桂术甘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12克,生姜lO克。水煎服。

  
若小便不利者,加猪苓15克、泽泻12克。脘部冷痛、背寒者,加干姜10克、吴茱萸9克、肉桂6克。饮郁化热者,可改用己椒苈黄丸

  
己椒苈黄丸

  
防己12 椒目5 葶苈子(炒)10 大黄10

  
简 介:

  
[功用] 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主治] 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

  
[方解] 本方病证以水饮内停,郁而化热,积聚肠间为主要病机。水走肠间,一则阻滞气机,使腑气不通;二则使水不化津,津不上传;三则病及肺,使肺不能通调水道,往下输送到膀胱,故病人腹满便秘。本方中防己、椒目、葶苈子均可以利水。其中防己长于清湿热,椒目消除腹中水气,葶苈子能泄降肺气,消除痰水,另外大黄能泻热通便。

  
[加减法]

  
A.如果水饮犯肺,兼见喘咳,加麻黄4 杏仁12

  
B.如痰涎雍盛,加紫苏子12 莱菔子10

  
C.气滞较甚,腹满较重,加川朴12 槟榔10

  
D.如果病人久病体虚,中气不足者,加人参10(另炖服) 白术15 黄芪24

  
悬饮【证见】 病侧胁间胀满刺痛,转侧及咳唾尤甚,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治法】 宣利逐饮。

  
【方药】

  
1.主方柴枳半夏汤(李梃《医学入门》)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柴胡12克,玫瑰糠疹症状黄芩10克,枳实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仁10克,桔梗12克,赤芍12克,葶苈子15克,桑白皮12克,白芥子1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大枣5枚。水煎服。

  
2.单方验方悬饮汤(贾河先等《百病良方》)

  
处方:桑白皮、茯苓皮各30克,半夏20克,瓜蒌、葶苈子各15克,蜀椒目、生姜、苏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支饮【证见】 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颜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 温肺化饮。

  
【方药】

  
1.主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茯苓18克,干姜10克,细辛5克,法半夏15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五味子6克,北杏仁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支饮汤(袁桂生验方)

  
处方:麻黄1.2克,桂枝1.2克,干姜1.5克,北细辛1.2克,生白芍1.5克,五味子1.5克,甘草1.5克,瓜蒌仁9克,干薤白9克(白酒洗),法半夏9克。水煎服。

  
溢饮【证见】 四肢沉重或关节重,甚则微肿,恶寒,无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 发表化饮。

  
【方药】

  
主方小青龙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麻黄10克,桂枝12克,北杏仁12克,生姜10克,茯苓12克,细辛5克,法半夏12克,五味子6克,白芍12克,紫菀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肢体浮肿明显者,加猪苓15克、泽泻12克。内有郁热者,加石膏30克。

  
湿痰

  
湿痰,病证或病理名称。作为病证,则为痰证之一。湿痰有外感、内伤之分。《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当予化痰利湿,宜山精丸、三仙丸,或以二陈汤加苡仁、竹茹、杭芍、山药。《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倦怠,软弱喜卧,腹胀食滞,脉必缓,宜白术丸;或挟虚,宜六君子汤;挟食,宜保和丸;挟暑,宜消暑丸;挟惊,宜妙应丸。各宜从脾分治。”由此可见,湿痰其病重在脾经,故又有脾经湿痰之称。参见痰饮、外感湿痰、内伤湿痰、脾经湿痰条。

  
外感湿痰

  
外感湿痰,证名。外感湿邪,与体内水湿互结所致的病证。湿痰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外感痰症》。多因坐卧卑湿之地,或感受雨湿,与体内水液交凝而致。症见身发寒热,面目浮肿,恶寒头痛,身痛不能转侧,呕吐恶心,烦满不渴。治宜散风除湿,用羌活胜湿汤、化痰二陈汤、平胃散等方。参见湿痰条

  
内伤湿痰

  
湿痰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内伤痰症》。证见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多因脾胃阳虚,水液停留,生湿酿痰所致。治宜理脾燥湿为主,用二陈平胃散、二陈羌防汤、栀连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方。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干姜、白芍、五味子、甘草各9g,半夏15g,细辛6g组成。方中麻黄、桂枝开表逐邪,发汗平喘;半夏除饮;干姜、细辛温化水饮,桂枝助之;五味子收敛肺气以保肺;白芍牵制上药之温燥,以防伤及阴津;甘草调和诸药。故合而用之,为开表逐饮之良方。其方仲景所以有五种加减法者,是因为水饮波动,或上或下也。 此方在《伤寒论》有二见:一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噎,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一为“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在《金匮要略》有四:见一为“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一为“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主之。”一为“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小青龙汤主之。”一为“妇从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系外有寒,里有饮之证,若见肺胀咳喘,脉浮,为心下有水,烦躁为内热,因此为里饮兼里热之候。当逐饮清热,故方用小青龙除饮,加后膏者,清里热以除烦躁也。《金匮要略》云:“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溢饮系饮流四肢,虽非表证,但病位接近于表,故可用发汗之法,使饮邪从表而出。这是因利势导,并非以发汗来驱除表邪也。咳逆倚息不得卧,谓之支饮,邪在于肺,故用小青龙汤既开表使肺得宣降,又涤除饮邪,遂可令病转缓。此也是无表证用小青龙汤之例。妇人吐涎沫,也属水气或寒饮为患,虽无表证,但仍宜用小青龙汤温化水饮。上述说明,治里饮,无论有无表证,均可用小青龙汤治之。所以然者,以小青龙汤中之桂枝既能解表,又具有温阳化饮及平息咳而上气之功效;麻黄开表,使外不闭,有利于肺气之肃降,故能缓解饮邪引起之喘咳。基于上述,故麻黄、桂枝与小青龙汤中之余药相合,则化饮之力更宏也。

  
患者胃脘部经常出现水鸣声,以手振动,尤为明显,干呕时作,作则连续十余声。即治之,前医予旋覆代赭石汤等方药加减,均未取效。改用西药治之,月余而其病不减。又服中药半夏泻心汤,反见吐涎少许,心下及背部出现冷感。今诊,除上述外,尚见口干不欲饮水,头时晕,苔白滑,脉沉缓等。此乃水饮停于心下之候,当温化水饮。遂用桂枝、白芍、干姜、五味子各9g,半夏18g,麻黄、细辛、砂仁、甘草各6g,3剂而心下水声明显减少,10剂而诸症悉去。继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数剂而愈.

  
1、脾胃湿热

  
主症:(1)舌苔黄腻

  
(2)胃脘或胸脘或脘腹痞闷

  
(3)口苦而粘

  
(4)食欲不振

  
次症:(1)舌质红或淡红、体胖齿印

  
(2)口渴不喜饮或喜热饮

  
(3)脉濡缓或濡数

  
(4)大便溏

  
判断:主症(1)为必备,具备两个主症、一个次症即可诊断为脾胃湿热证。

  
2、脾气虚

  
主症:脾虚:(1)食欲减退

  
(2)大便溏泄

  
(3)食后脘胀

  
气虚:(1)消瘦

  
(2)体倦乏力

  
(3)头晕

  
(4)神疲懒言

  
(5)舌胖有齿印

  
(6)脉虚无力

  
次症:(1)口淡

  
(2)呕吐

  
(3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4)肠鸣

  
(5)虚胖

  
(6)面菱黄

  
(7)唇淡

  
(8)短气

  
(9)排便无力

  
(10)白带清稀

  
(11)浮肿

  
(12)咳痰多清稀

  
(13)失眠、不寐

  
(14)小便清长

  
判断:(1)气虚主症2个+脾虚主症2个;

  
(2)气虚主症、舌象+脾虚主症2个;

  
(3)气虚主症、舌象+脾虚主症1个+次症2个。以上三项中具备一项即可诊断为脾气虚证。

  
色白、有咸味的痰属寒痰,可选用干姜、细辛、桂枝、厚朴等温化痰液的药物,中成药有苏子降气丸、小青龙口服液等;色黄、粘稠的为热痰,可选用浙贝母、黄芩、竹沥、瓜蒌皮等清热化痰的药物,中成药有贝羚胶囊、金果饮、川贝枇杷膏等。另外,泡沫痰多为风痰,口干、粘腻的多为燥痰,痰中带血的称为血痰等,分别使用祛风化痰、润燥化痰和清热凉血化痰的方法,治疗均不相同。

   二陈汤

  
半夏、橘红各自10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5克。

  
【主治】

  
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正文】

  
用法:水煎服。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解:本方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

  
临床运用:

  
1.临床以咳嗽,痰多色白,苔白润、脉滑为辩证要点。

  
2.治疗各种痰证:风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以祛风化痰;寒痰者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热痰者加瓜萎、竹黄、黄芩以清热化痰;食痰者加莱菔子、枳壳以消食化痰;顽痰者加礞石、浮海石以攻逐陈积深伏之痰。

  
附:温胆汤《千金方》

  
即二陈汤加枳实10克,竹茹10克。水煎服,主治肝胃不和,痰多胆怯,虚烦不眠,眩晕,惊悸,苔腻之证。此方清而不燥,是与二陈汤区别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