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登徒子好色赋》有感

 秀水拖蓝 2012-03-07

《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后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名作,从这篇赋开始,楚国大夫登徒子便成了好色的代名词,对后世影响极大。

然而,这是一篇有许多漏洞,又不符合逻辑的文章,读罢,不禁使人感慨良多。其一,“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可见,在登徒子向楚王说宋玉坏话以前,宋玉与登徒子没有什么过节,而在“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以后,才有宋玉的辩解和这篇赋。如果说登徒子是“小人”,那么,宋玉也不是“君子”。其二,宋玉说“邻女窥墙”的故事,刀痕斧凿明显,使人难于置信,十有八九是编造,证明不了宋玉不是好色之人。再说,到底谁勾引谁还不清楚呢!其三,“东家之子”、“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然而,这也说明你亦经常在关注着她。其四,他说“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若是真有如此绝色佳人,恐怕早就进献给楚王立功受奖了。其五,登徒子妻子虽丑,而“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认为这是好色,这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既不符合逻辑,也未免牵强。其六,宋玉说自己不好色,“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龇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下笔太狠),这不但不能证明登徒子是好色之徒,相反,正好证明了登徒子不是一个好色之人,而是一个不嫌妻丑、有道德、守法度、对爱情忠贞不渝之人。如他身为大夫,面对“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而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疮”的妻子不是见异思迁、移情别恋、另觅新欢,而是忠于自己的妻子,表现了他对爱情的专一,这是非常难得的。

从《登徒子好色赋》,使人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如有的人“贵易交,富易妻”──地位高了换朋友,财富多了换妻子;有的人升官发财了,便养情人、包二奶;有的人身上有了几个钱便到处寻花问柳等等,这些人跟登徒子比起来,实在相距甚远;使人联想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也像楚王那样,遇事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多问几个为什么,偏听偏信,就会上当受骗,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使人联想到毛泽东同志的英明 、伟大,是他为登徒子平了反,为他洗清了二千多年来的罪名。如二千多年来,其中也有不少明君、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可有谁为登徒子说过一句公道话?只有毛泽东一人!正是:一人有庆,天下赖之。

《登徒子好色赋》给人的启迪:一是说话一定要看对象。如登徒子跟楚王(即楚顷襄王)说的心里话,楚王却告诉了宋玉,说明“非知难,说之难”;二是说话一定要三思而后言;三是人言可畏。对此,不管是登徒子说宋玉好色也好,还是宋玉说登徒子好色也罢,都说明了“人言可畏”的问题。再说,“人言可畏”不仅是对某一个人的问题,而且是影响整个社会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毒瘤。因为不管是谁,只要被冠之以“好色”的恶名,谁就倒霉。如在生活中,偶尔也会听一些人说某人好色等等,有的人甚至采取故意制造桃色新闻的伎俩来打压对手,以达到争权夺利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就像宋玉那样,极尽渲染、夸张、贬低他人之能事,在同事同志之间制造矛盾,不但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且影响了工作。

然而,值得肯定的是,《登徒子好色赋》在文学创作方面,辞藻华丽,表现手法高超、诡谲。如通过采取比拟、烘托、设问、夸张、反诘等修辞手法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把“东家之子”刻画成一个栩栩如生、秀色可餐的大美人,反映了宋玉在描写人物和创作想象力等方面高超的艺术才能,为后人在文学创作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精神食粮,正如杜甫所言:“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总之,《登徒子好色赋》被蒙受不白之冤的是登徒子,而标榜自己“守德”的是宋玉,被愚弄的则是楚王和章华,没有什么辨别力,人云亦云,这就难免会导致国家的败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