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雷与罗曼?罗兰

 yiyidaodao 2012-03-08
傅雷与罗曼?罗兰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4-10  发表评论>>

傅雷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去唤醒正在遭受着劫难与磨练的人们的心智,鼓舞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进行殊死的战斗。

——金梅《傅雷传》

留法期间,傅雷的第一篇译作《圣扬乔而夫的传说》,于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三日在达蔼维扬的“蜂屋”完成。傅雷将译文拿给刘抗、孙伏园等朋友看,得到了很大的褒扬。译文刊于一九三〇年的《华胥社文艺论集》,傅雷深受鼓舞,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翻译生涯。

莱芒湖畔达蔼维扬的“蜂屋”——第一篇译作诞生地,二层最右侧是傅雷卧房的阳台

傅雷与罗曼?罗兰

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患难而成为伟大。

——罗曼?罗兰

傅雷在法国求学期间,颇受浪漫派文学感染,但接触了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罗曼?罗兰的作品之后,钦敬不已,找到了支撑他人生的“战斗意志”,治疗了他青年时期的“世纪病”,于是选择罗曼?罗兰作为翻译的重点。

最早进入傅雷视野的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一九三一年春,他读罢《贝多芬传》,感动不已,在写给罗曼?罗兰的信中说:“偶读尊作《贝多芬传》,不禁嚎啕大哭,如受圣法之光照临,突然精神为之一振,如获新生之力,此实余感情生活中之大事”,于是开始翻译此书。傅雷后应上海《国际译报》要求,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刊于一九三四年第一期。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傅雷《贝多芬传》译者序

我许诺他们的是真理——不管它须以幸福去换来,是雕成永恒的灵魂的壮美的真理。

—— 《弥凯朗琪罗传》

一九三四年,傅雷译毕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弥凯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他通过翻译这门利器,以贝多芬“庄严之面目、不可摇撼之意志、无穷无竭之勇气”,弥凯朗琪罗“意志与才力”和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唤醒民众。

同年三月三日傅雷致函罗曼?罗兰,谈及翻译这三部著作“受益良多”;六月三十日罗曼?罗兰复函傅雷,并寄赠亲笔签名的照片。傅雷将此函题为《罗曼?罗兰致译者书》,作为《托尔斯泰传》的代序,此书与《弥凯朗琪罗传》均由商务印书馆于一九三五年出版。

《约翰?克里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难。

——傅雷《约翰?克利斯朵夫》译者献辞

一九三七年一月,傅雷所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余三册于一九四一年二月出版。傅雷从精神层面理解这部史诗性作品,并与罗曼?罗兰和克利斯朵夫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这一年抗日战争正式打响,全民族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浴血奋斗。面对长夜漫漫,傅雷思考的是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战胜自我、战胜敌人,他愿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能燃起“在绝望中再生”的希望。

1937年初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册时的傅雷

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

——傅雷《贝多芬传》序言

一九四二年,傅雷重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写下了感人的序言。他说贝多芬给他的启示是“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他在翻译的选择上,是本着儒家济世救国的传统思想。

为了向民众全面介绍贝多芬,傅雷同年撰写《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这是他一部有份量的音乐论著。

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法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及。

——傅雷

一九五二年六月至一九五三年三月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引用罗曼?罗兰的话介绍说这本书“仿佛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遗嘱。”《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初译和重译,反映了傅雷对完美精神世界的追求。

一九五六年七月至一九五八年二月傅雷翻译了《论莫扎特》,这是他最后一次翻译罗曼?罗兰的作品。

傅雷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初版本——平明版第一册

傅雷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三册重译本改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4-10  发表评论>>

傅雷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去唤醒正在遭受着劫难与磨练的人们的心智,鼓舞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进行殊死的战斗。

——金梅《傅雷传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4-10  发表评论>>

傅雷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去唤醒正在遭受着劫难与磨练的人们的心智,鼓舞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进行殊死的战斗。

——金梅《傅雷传》

留法期间,傅雷的第一篇译作《圣扬乔而夫的传说》,于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三日在达蔼维扬的“蜂屋”完成。傅雷将译文拿给刘抗、孙伏园等朋友看,得到了很大的褒扬。译文刊于一九三〇年的《华胥社文艺论集》,傅雷深受鼓舞,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翻译生涯。

莱芒湖畔达蔼维扬的“蜂屋”——第一篇译作诞生地,二层最右侧是傅雷卧房的阳台

傅雷与罗曼?罗兰

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患难而成为伟大。

——罗曼?罗兰

傅雷在法国求学期间,颇受浪漫派文学感染,但接触了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罗曼?罗兰的作品之后,钦敬不已,找到了支撑他人生的“战斗意志”,治疗了他青年时期的“世纪病”,于是选择罗曼?罗兰作为翻译的重点。

最早进入傅雷视野的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一九三一年春,他读罢《贝多芬传》,感动不已,在写给罗曼?罗兰的信中说:“偶读尊作《贝多芬传》,不禁嚎啕大哭,如受圣法之光照临,突然精神为之一振,如获新生之力,此实余感情生活中之大事”,于是开始翻译此书。傅雷后应上海《国际译报》要求,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刊于一九三四年第一期。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傅雷《贝多芬传》译者序

我许诺他们的是真理——不管它须以幸福去换来,是雕成永恒的灵魂的壮美的真理。

—— 《弥凯朗琪罗传》

一九三四年,傅雷译毕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弥凯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他通过翻译这门利器,以贝多芬“庄严之面目、不可摇撼之意志、无穷无竭之勇气”,弥凯朗琪罗“意志与才力”和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唤醒民众。

同年三月三日傅雷致函罗曼?罗兰,谈及翻译这三部著作“受益良多”;六月三十日罗曼?罗兰复函傅雷,并寄赠亲笔签名的照片。傅雷将此函题为《罗曼?罗兰致译者书》,作为《托尔斯泰传》的代序,此书与《弥凯朗琪罗传》均由商务印书馆于一九三五年出版。

《约翰?克里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难。

——傅雷《约翰?克利斯朵夫》译者献辞

一九三七年一月,傅雷所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余三册于一九四一年二月出版。傅雷从精神层面理解这部史诗性作品,并与罗曼?罗兰和克利斯朵夫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这一年抗日战争正式打响,全民族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浴血奋斗。面对长夜漫漫,傅雷思考的是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战胜自我、战胜敌人,他愿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能燃起“在绝望中再生”的希望。

1937年初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册时的傅雷

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

——傅雷《贝多芬传》序言

一九四二年,傅雷重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写下了感人的序言。他说贝多芬给他的启示是“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他在翻译的选择上,是本着儒家济世救国的传统思想。

为了向民众全面介绍贝多芬,傅雷同年撰写《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这是他一部有份量的音乐论著。

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法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及。

——傅雷

一九五二年六月至一九五三年三月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引用罗曼?罗兰的话介绍说这本书“仿佛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遗嘱。”《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初译和重译,反映了傅雷对完美精神世界的追求。

一九五六年七月至一九五八年二月傅雷翻译了《论莫扎特》,这是他最后一次翻译罗曼?罗兰的作品。

傅雷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初版本——平明版第一册

傅雷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三册重译本改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