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阅读何妨“不求甚解”

 MouseHappy 2012-03-08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名篇散文《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就是这句“不求甚解”自古至今引起了颇多的争议。不少人认为:读书贵在专一,精益求精,“熟读妙参理自知”;岂可如此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提倡此种读书法岂不误人子弟?“不求甚解”害人非浅。

陶渊明作为一代大诗人,其人品文格享誉千载而不衰,他的这几句话绝非胡言乱语,更不会有意误人子弟。实际上,它告诉我们读书要在产生兴趣的前提下,前后贯通,了解一个大概;还要“会其意”,即进行思考,领会要旨;千万不可死扣字眼钻进牛角尖。

这种“整体把握,重在感悟”的读书方法确实是科学有效的。在社会上呼吁加强素质教育,强调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今天,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所以,“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不仅不会害人,而且能使人终生受益无穷。

前几年,语文教学的主要误区不就在于过于求甚解吗?一篇课文层层分割,由段到层到自然段,由句到词到字,还有语法分析、修辞分析、写法分析、表达方式分析,真是连篇累牍、叠床架屋;教师不胜其烦,学生也不堪其扰。势必将语文课上成了“催眠课”,其结果是:学生患了严重的语文贫血症:词汇贫乏,文化素养差。很多人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连篇象样的文章也写不出来。语文教育搞到这个份上,岂不悲哉?如此“求甚解”才是误人子弟,害人不浅呢!

不求甚解,重在培养兴趣。不求甚解的关键是“好读书”,即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根也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前几年,语文教学的主要失误就在于教师的过于包办代替,以教科书的思想、教师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利,残酷扼杀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一个学生这样告诉我:“一篇那么精彩的、曾使我们深深感动的文章,不知怎的,给老师那么一分析,我们就兴趣全无,再读起来也味同嚼蜡了。”这些话,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所以语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广泛涉猎,让他们在读中体验美、欣赏美,在读中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感悟能力、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能力便会在潜移默化中突飞猛进。在怀有兴趣的前提下,多读书,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不求甚解”贵在思考。它既有别于“囫囵吞枣”,更不同于咬文嚼字、死抠书本的读书法。“囫囵吞枣”是一种“食而不知其味”的读书方法。此类读者津津乐道于动人的情节、人物的非凡事迹,只停留于浅层的消闲娱乐方面,而缺乏理性思辨和审美感悟,其读书结果必是一无所获或所获甚少。死抠书本者也许能博览群书,但他们又过于迷信书本,考据成癖,甚至牵强附会,望文生义,能读书却不能独立思考,更缺乏独到见解。我们常把这种人称为:书袋学者。他们的存在,只证明了一个观点:“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人读《五柳先生传》,每至“好读书,不求甚解”处,便认定陶老先生无知妄说,从而大肆口诛笔伐;却忽略了后面“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这至关重要的两句。陶渊明可谓善读书者,既不浅尝辄至,食而不知其味;又非死抱书橱。他提倡的乃是一种整体读书法:在贯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以领会其要旨。这种思考,当然也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可见他读书何等专心致志,凝神会思何等不遗余力。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种多么重要的启示:语文教师,应少做一些“碎尸万段”式的条分缕析。让学生试着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既不迷信教科书,也不迷信教师。每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动脑筋想一想书中或文中的得失,好的就吸收,不好的就摒弃。倘若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的地步,那确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