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股市大顶和大底的绝妙方法

 精彩实高 2012-03-09

按:2011年6月初,A股总市值大约为25万亿,GDP大约为42万亿。

总市值除以GDP=60%,相对安全。可以这么说,离大底不远了但是到底不等于大反弹!

还有总体不贵,但是很多中小市值股票还是太贵了,尤其是创业板和概念股

     巴菲特2001年底在《财富》杂志的一篇访谈中提出,虽然股市总市值/GDP之比“作为分析工具有其自身局限性,但是,如果只选择一个指标,来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则它可能是最好的指标。…该比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时,就应当被视为一个严重的警号”。他进一步认为,就美国市场而言,如果上述比值“掉到70%-80%的区间,大概就比较适合买入。如果该比值逼近200%,如同1999年和2000年初那样你再买入,就是在玩火了”

事实上,美国股市的每次暴跌前夕,其“股市总市值/GDP总量”都曾上涨到超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如1929年大崩盘前,该比值为创纪录的81%,其后几年中股市狂跌89%;1968年仅仅纽约证交所的总市值就达到GDP的78%,此后6年股市跌去41%;最近的一次就是巴菲特上面提到过的2000年初的高科技股泡沫,其结局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

这个情况也适用于其它国家。如1989年,日本的股市总市值第一次超过了美国,对本国GDP的比率高达292%在我国某些“专家”眼里,这大概标志着日本成为了“资本大国”。真实的历史却是,本股市从此迈上长达13年的漫漫熊途,跌去80%以上,对本国GDP的比率也下降到接近40%。

我国股市6124点时候的市值应该已经达到了2006年GDP的120%,疯牛的特征就出现在当时的8、 9月份。这也预示着A股很快将见顶。


巴菲特的股市分析指标在中国股市有效吗?
  计算了1992年到2008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率,结果发现,个指标与上证指数几乎完全同步。


  2000年底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9年新高,达到48.4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2073点,也创9年新高。


  2005年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9年新低,仅有17.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1161点,也创7年新低。


  2007年底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创16年最高,达到127%,上证指数年底收盘于5262点,也创16年以来最高。


  如果你看了巴菲特2001年的文章,知道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在70%~80%之间是合理的,

那么2007年高达127%肯定是过于高估了。


  如果你看到了,也做到了,在2007年底退出股市,那么你就能避免2008年一年下跌66%的悲剧。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文章宣布,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跌,将用私人账户买入美国公司股票。美国股票总市值占GNP比率在1999年最高峰时达到190%,经过2008年大跌之后,目前下降到75%左右,给了巴菲特一个充分的入市理由:“如果总市值与GNP的比率落在 70%到80%之间,进场购买股票可能会很有利。”


  2008年底上证指数收盘于1820点,股票总市值为121366亿元,GDP按照大部分经济学家增长9%的共识为280464亿元,那么国股市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非常安全的投资指标)。
  中国股市却从2008年10月28日最低的1664点开始反弹,2009年2月16日最高冲到2389点,最大涨幅超过43%。

美国股市在2000年崩盘的时候,上市公司总市值约占GDP的180%略多;

日本股市1990年初崩溃的时候,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占到其GDP的180%。

根据调查看:国际成熟资本市场中美国的证券化比例是150—160%之间,注意目前也只有76%左右了,观察1925年以来的证券化率走势,美国也是在90年代以后突破长期的平均值60%,而站在100%之上也不过在95年之后,08年金融危机跌破100%。

日本在100-110%之间,英国在120-130%之间,金融危机后也都大幅走跌。香港由于之前众多国内企业的异地上市则达到惊人的600%之上,参考的意义并不大。发展中国家一般维持在50%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