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酒文化

 qcw 2012-03-10
隋唐酒器:鸬鹚杓

规格: 通长29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 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鸬鹚杓

英文名称: Cormorant—shaped ladle

介绍

此杓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的一座唐墓中,腹呈八瓣状,每瓣上皆刻有缠枝花纹。长柄微曲,柄首似鸟头形,柄身錾小缠枝花纹。在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中,还藏有两件与此杓形状相同的器物,皆为银器。

鸬鹚杓的由来

这件酒杓的柄首部呈鸟头形,应是鸬鹚头。李白《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元代伊士珍的《琅环记》也说,金母召群仙宴于赤水:“坐有碧玉鹦鹉杯,白玉鸬鹚杓,杯干则杓自挹,欲饮则杯自举。”鸬鹚鸟,长颈,头颅低平,长喙,脚在后体,故站立时犹如蹲坐姿。这件酒杓的形制颇似鸬鹚静立状,故称之为“鸬鹚杓”。

鸬鹚杓的挹酒作用

在唐代,樽、铛、杓、杯等是最基本的酒器种类。杓的用途,是从樽等盛酒器或温酒器中挹取酒斟注于杯中。台北故宫所藏宋人摹本《宫乐图》中的贵妇们,就是用这种长柄的酒杓挹酒的。

宴饮图中的等级差别

1987年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发掘了一座唐代壁画墓,不仅随葬有各类酒器,而且墓内壁画中还绘有宴饮图,真实地再现了长安地区中唐时期中小贵族阶层欢宴畅饮的场面。

画面中间,置一长方大案,杯盘罗列,食物丰盛,周围九人均戴幞头,穿长袍,分三列坐榻上,正欢宴畅饮。有的侃侃而谈,有的拍手即兴,有的举物欲食,有的杯觥交碰。桌前放一大酒海,内有一酒杓,形状颇似前边介绍的这件鸬鹚杓。桌旁站立两个端盘的仆童,左右两旁各有五名旁观者。中间有戴凤帽拄拐杖的老人,有头裹黑布、手持马鞭侍立的农夫,有肩驮小孩侧身观望的妇女。一个个生动传神,妙趣横生。背景衬以花朵、流云,更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气氛。

据专家研究,此壁画当出自民间画匠之手,格调简率自然,不拘绳墨。作者以近乎写实的笔致,描绘出众多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幅珍贵的历史风俗画。

 

 

酿酒传说
·上天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
·仪狄造酒说
·杜康造酒说
·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
酒的酿造史
·中国古代黄酒的酿造
·中国古代蒸馏酒的酿造
·中国古代啤酒的酿造
·中国古代葡萄酒的酿造
·中国古代药酒和滋补酒的酿造
酒政酒制
·禁酒
·榷酒
·税酒
酒的典故
·媒人米酒
·同饮鸡酒
·以酒谏酒
古代十大酒局
·十大酒局之冠军: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十大酒局之亚军:汉初鸿门宴
·十大酒局之季军:青梅煮酒论英雄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