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医学的课程,老师讲到了“病”,我不禁想起了《红楼梦》,想起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国人都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第一病态人物。写到林黛玉的文本,就介绍了林黛玉的怯弱多病。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之时,众人从林黛玉的面部,就已经看出林黛玉有病症,就问吃何药,“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此时林黛玉也就7岁左右。 然而,我们不禁要发问了,小小林黛玉,生的是什么病?而这病又是怎么来的? 从文本当中攫取的信息,林黛玉的病,是不是天生的呢??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这不大可能。 什么人会一生下来就会得病呢?在娘肚子里就有病了?我们想想这个问题。林黛玉不是妖孽。如果林黛玉不是妖孽,为什么会长年的病?或许可以说作为曹雪芹的写作的失败点之一,这是大纰漏,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林黛玉先天得病,可能性不大。 那么就是后天造成林黛玉的病,我们想想林黛玉的母亲是谁?是贾敏。贾母的千金,贾母对林黛玉说,所疼者,唯你母亲。这是真话。为什么?可以从王夫人的话中挖掘信息。74回,因为王熙凤想要裁剪丫鬟节省开支,王夫人说了这么一段话,“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这话说明什么?远的我们先不扯,就顾名思义,贾敏是掌上明珠,娇生惯养,捧在手心里的一位小姐。 好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这么思考了。林黛玉如果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有病了,一方面可以想到的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或者父亲林如海,有病,林黛玉得了遗传病。但是,这貌似不太可能,这没有什么文本根据,贾家的人没有什么祖上的遗传病什么的传下来。那么另一方面原因,可能就是贾敏、林如海的不负责任,不会照顾小孩儿。是不是?为什么呀?贾敏是千金,没有照顾好小孩儿的能力,这是非常可能的一点,和林黛玉差不多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不是?那么不会照顾,就会造成林黛玉营养不良等等诸多病症,林黛玉从小就病怏怏的,这既有先天,也有后天,这是科学的结果。 另外,在书中34回,宝玉挨打了,晴雯送手帕,林黛玉写完题帕诗句,“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需要注意的是“病由此萌”四个字。哎呀,读蒙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不禁要发问了,读到这里你会怎么想?林黛玉不是从小就生病吗?怎么这里却说“病由此萌”了呢?难道这不是指生理上的一些疾病,而是心理上的??比如说,相思病? 林黛玉不仅仅可能因为父母的照顾不周造成病症,林黛玉自己后天添的病也不少。 我们可以看看林黛玉后天是如何添病的。 首先上面就说了,林黛玉生下来就生病,一直吃药,用现在话说,就是一个“药罐子”。林黛玉吃药就像吃饭,她药吃的比日常的饭多,多的多的多得多。 林黛玉经常多愁善感,以泪洗面,经常吃药的人,是药三分毒,身体方面,肯定虚弱,吃不消,营养不良,林黛玉就是的吧?用兴儿的话说,看见林黛玉和薛宝钗,不敢大喘气,只怕这气大了,不合适,把林黛玉吹倒了,把薛宝钗给吹化了。 林黛玉有严重的忧郁症,多愁善感,第一个原因,就是上面讲的吃药问题,没病也得吃出病。那么第二个问题,我们依旧回到《红楼梦》林黛玉的日常生活中去。 林黛玉的药,比饭吃的多,怎么讲?林黛玉的一日三餐,吃多少? 当然不是2010新版《红楼梦》里面讲的,林黛玉顿顿饱餐,不但我顿顿饱餐,我还加菜加餐。你看那蒋梦婕,角色完全和薛宝钗李沁反调了,李沁都快瘦成一把剑了,刺瞎蒋梦婕的眼,是不是?而蒋梦婕,是体丰,出演林黛玉这是不对的,非常不合适。。 那么,《红楼梦》里面,文本是怎么讲林黛玉吃饭问题的??饭前或饭后,57回,紫鹃服侍吃药,弄不好的话,听见贾宝玉快不行了,要死了,立马将刚吃的药,全倒了出来。 书里经常讲到,林黛玉一日三餐,是非常不规律的,三顿合作一顿,吃了,吃多少啊??大家族的小姐,想象一下,林黛玉吃饭,怎么吃?吃多少??吃不了多少,肯定没有史湘云这么豪爽、阳光的女生吃得多。林黛玉也没有现在女生的那种吃零食的劲儿,是不是,现在的女生,零食吃的比饭多。 吃饭没规律,三餐不正常,林黛玉就瘦弱,她没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那么健康,如此循环,身体肯定不行。。 再者,还是林黛玉的病,她长期咳嗽,用现代医学来讲,林黛玉得的什么病??有中医学研究过,是肺痨,就是肺结核,癌症,不治之症。 还有什么,我们想想,林黛玉一天睡多少觉啊?? 刚有睡意,天亮了!!王熙凤贫血,林黛玉失眠,她有这病的。书里面讲到,林黛玉白天想睡觉,但是又恐众人说她懒,就没有去睡。 林黛玉病,后天造成病最主要的,我看还是性格导致的,林黛玉的性格,那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多愁善感,这是病态,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病,心理上有严重的病,那这性格又由什么导致的呢??是环境。 林黛玉生活的环境,贾敏早死,林黛玉寄居贾府。林黛玉进贾府,有这么一句话——“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又是怎么回事??按说,林黛玉的家庭背景,林如海,前科探花,巡盐御史,肥差,也是官宦人家,到了侯门贾府,贾元春成了贵妃,贾家就是皇亲国戚,当然这是后面的事。林黛玉为什么“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对于一个新环境,充满未知,只听母亲贾敏讲过关于外祖母家的繁华,今日见到了,“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从另一方面讲,这就是一种自卑心理,不自信的表现。林黛玉在后文是一个敢于表露自己心情、内心想法的人,在未进入宝黛爱情之前,是个乖乖女。但是自卑的心理,还是在生根发芽,以后会逐渐表现出来。 比如史湘云,戏子龄官,农民刘姥姥,表现的都是林黛玉的自卑,同时也是优越感。我经常拿史湘云来和林黛玉比较,林黛玉称自己是奴才丫头,史湘云是小姐主子。表露出不自信,甚至在农民阶级面前,刘姥姥面前,也要表现出我是主子的心理。。和史湘云这方面我以前说过很多,林黛玉悲不悲伤??和史湘云比起来,林黛玉算不得悲伤。 寄人篱下??史湘云,“襁褓中父母双亡”,寄居在舅舅史家,和林黛玉一样,甚至比林黛玉更加不幸。 那么,林黛玉的忧郁、悲伤,比起史湘云多了一条什么??是情。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精神恋爱。林黛玉拥有得不到的感情苦,苦于金玉,甚至苦于史湘云的金麒麟,尽管贾宝玉一次次地发誓,除了老太太,太太老爷,心里第四个,只有妹妹一个人。 这就是林黛玉某种悲剧,她心里面想的,是怎么样得到贾宝玉,击垮薛宝钗。 心里面的苦,情爱的苦,使得林黛玉更加忧郁,眼光、世界更加狭小,病情更加严重,生命更加短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