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身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学习光靠兴趣是不够的,兴趣仅仅是踏入学习殿堂的敲门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不断地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课堂管理的实施是课堂教学得以动态调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课堂管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纪律管理,也常常被称为行为管理。这是有些大学和学院没有认真对待的一门课。而实践告诉我,课堂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当然也是个棘手的问题。许多老师走上职业生涯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会尊敬、支持他们,他们很难认识到尊重是需要努力才能赢得的。班级管理既可以造就一位好老师,也可以破坏一位好老师。一位可以管理好班级的普通老师也可以做的不错,而一个能说会道、掌握很多专业知识的老师,如果不能管理好班级的话,他(她)的教学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 我觉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种规则和方法。 一、课前组织教学 英语教学中通常称之为ice-breaking。成功的“课前热身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较快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这个环节可以采用的形式很多:英文儿歌、英语歌曲、游戏、绕口令,等等。效果比较好的是动口、动手、动脑“三动合一”的活动,根据Asher的TPR理论,这样的活动通过肢体语言的配合使用,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英语。 以儿歌为例,每节课前老师可以用这首儿歌组织教学,让学生明确课堂准备要求:Eyes on me, ears listen to me, hands on your desks, feet on the floor。教师还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Eyes? 学生回答On 以英语歌曲为例,恰当的英语歌曲既能作为课前的热身运动,也能达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目的。以PEP小学英语Unit4 Do you like pears ?第一课时教学为例,我在上课前为学生播放了一首An apple a day的歌曲,生动形象的动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了起来。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复习了apple 这个单词,也引出了本课的主题:水果。无论哪种活动,只要设计巧妙并能合理应用,都能成为很好的“课前热身操”。 二、课堂的信号指示 教师就像一名交警指挥着交通,学生就如行人,必须对各种交通规则熟记于心,并加以遵守,才能顺利地通过岔道口。教师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课上得很活跃,学生们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教师想结束活动却三番五次无人理睬。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明显的停止信号。为了使指令高效、明确,教师必须事先与学生约定几种简单的信号指示。 1、停止信号 教师可以说Stop---one, two, three. 学生说:Three, two, one. 当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简化口令one, two, 2、求助信号 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或者进行小组活动时,学生有问题往往会举手示意,寻求老师的帮助。但这种方式有缺点:有的学生边举手边叫嚷,影响其他同学;有时求助学生太多,老师无法全都顾及,学生长时间举着手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或活动,浪费时间。因此,可以为学生设计简单的求助牌,用色彩鲜艳、能立体放置在桌面上的厚纸板,上写SOS或 HELP,求助时,学生只需轻轻往桌上一放,老师就能看到,及时给予帮助。 三、基本规则 1、先举手后发言。这一点虽然从一年级就开始强调,但很多爱插嘴的学生就喜欢边举手边说,影响课堂纪律。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强调说明。 2、朗读规则。平时学生朗读都喜欢把书立在桌上,整个人就躲在了书后面,有学生就趁机开小差。为防止这种情况,朗读时要求把书平放在桌面上,方便教师检查那些“滥竽充数”的学生。在全班齐声朗读时,最好要求学生左手捂住耳朵,右手指读课本上的内容。捂住一个耳朵可使学生在听到他人或磁带朗读时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方便比较两者差异;指读课文内容则可以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3、听讲规则。教师或其他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的眼睛必须注视发言者,认真听讲,有不同意见者先举手后发言。 这些规则是最简单但也是最难遵守的,学生由于平时的习惯,很难纠正过来。所以这一点需要老师耐心的提醒和训练才能完成的。 四、制定奖罚制度 纪律要靠学生自觉遵守,更需要制度来维护。对于课堂表现优秀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如评选“学习之星”,发小奖品,等等;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也要适当处罚,如取消参与课堂游戏的资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出于习惯,很多学生会在英语课上“冷不丁”地冒出几句中文,如何帮助他们改掉这个毛病呢?老师可以在讲台上放置醒目的标语“No Chinese!”,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或者老师可以在前面设置一个“Chinese Chair”,凡在英文课上将中文者轮流坐此位置。 五、课堂中的dos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还必须了解课堂中的应为,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1、以英语为课堂教学用语。Jesperson说:“教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去做,而且使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是只是不时地喷洒一点水,他们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因此要提倡全英语教学,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英语。 2、语速要慢,发音要清楚。我认为在小学阶段,Slow English is good English.如果老师一味地显示自己流利的语速、漂亮的语音而不顾学生的反应,效果是不会好的。 3、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实物、图片、多媒体和简笔画等教学用具,辅助表达指令和意思。小学生大多是形象思维,多采用直观教学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开展活动时教师的指令要简短而清楚,并且教师要先做示范。以身示范比再多的语言和解释都来的直截了当,学生能够模仿老师来进行教学活动。 5、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问题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降低他们的学习焦虑;如果学生对于指令不能做出正确反应,老师可以友好地进行帮助,让学生享受成果的喜悦,并给予大力表扬。这样能够给胆小害羞的学生极大的鼓励,让他们不再害怕英语,进而喜欢上英语。 6、充分运用教室的功能,创造英语氛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教室,教室自然成了语言教学的重要阵地。但是现在放眼看教室,只能看到母语的影子,关于英语的几乎没有。教室英语环境的创造其实并不难,比如在墙壁上张贴一些英语连环画、小故事;还可以展示学生的作业,只要是作业认真的,写得好的,都可以在教室的一角来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接触英语,也是一种很好的英语教育。 总之,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英语课不是一蹴而就的,Rome can’t be built in one day。良好的课堂管理需要我们有正确、良好的意识,加上平时的探索和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再实践,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吴杏梅.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03). |
|
来自: bettygreen > 《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