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史与思》有感

 _巴黎左岸 2012-03-11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史与思》发表于20113月的《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90期。由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娬发表。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并反思各个阶段质量保证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未来发展的途径。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许多传统院校建立了专门的函授教育部门或校外教学部门,一些独立的函授院校也兴办起来,于是各国远程教育的星星之火被点燃了。这一阶段是远程教育的初步形成阶段,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并未产生,但依照教育的一般规则,学生的学业成果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评判,这成为远程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活动的历史起点。1930-1980年间的远程教育,经历了从第一代函授教育到第二代广播电视教育的转变,也是第二代远程教育迅速扩张的阶段。这一时期远程教育发展出现了两个重要特点,第一,一批专门的远程教学大学成立了,第二,远程教育结束了零散发展的状态,国家和政府成为了主导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这一时期不仅质量保障活动在远程教育系统出现,还形成了一套基本一致的质量观念。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快速发展的标志:(1)各国质量保障标准和指南的制定。(2)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专门研究和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容和方法。(2)独立的远程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机构涌现。(3)远程教育“质量”定义众说不一。(4)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体系逐渐形成。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实践准则;远程教育质量标准。(2)实践主体;独立的评估和认证机构。(3)实践方式;创新的远程教育质量管理。

在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上,我们一方面要吸取工业界已有质量管理的有益经验和理论,把全面质量管理等思想的精髓用于远程教育质量管理,实现远程教育质量管理的跨越式发展。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不好,很有可能成为“学历工厂”,使得学习水平无法和传统教学相同,质量得不到认可,我国要加强远程教育质量的保障,从而使远程教育得到普遍的认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