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佳宁图书馆605 2012-03-11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小尖中学  杨辉
    为什么阅读,阅读是什么,如何阅读,文本放在面前我们究竟要如何处理?
    老师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可能还不尽然,为什么阅读?是老师让我们读的。上语文课就是学一篇篇课文,就是个按部就班的程序,没有去多想,老师让我们这样做,可定有他的道理,至于什么道理就不是我们学生的事情了,听老师的没错。
我们老师呢或许也没认真思考过,我这么做的前因后果,因为大学里的老师也没好好讲过这问题,或许讲了,没记住。
    语文,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不过学生有的做到有的没做到,这样就影响课堂教学,字词教学占用多长时间,我们心里有没有标准,按照现在的学校要求,考试要求,是重点,字要会写,词要背上,考试的时候班级差距就是在这里形成的,基础知识得不到分,主观阅读有多大把握呢?只有这部分解决了,才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
    阅读文本我形成一个习惯,让学生能自主阅读,那就要给他方法,那就是“三个为什么”,第一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如果没有资料,学生有困难,就是老师没有教参等资料也不好回答,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学找,肯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要动脑的,现在学生,包括老师都不大肯动脑,都想有没有答案,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例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的时候,就问这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呢?书上横线线面有注释,帮助学生了解,如果没有注释,就有难度了,要查阅作者的时代背景,农村学生手头资料不多,个别学生有资料可以很快答出,其他学生就等答案了,这仅是查阅资料的能力,还不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     作者怎么写这篇文章,涉及到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问题,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不少学生就是 抄答案,根本就不是自己做的,这就谈不上什么效果了。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这样训练下来,效果是很好的。
    第三   看看那些名篇佳作是先有主题后如何思考写什么的呢,正如作文课上学生常思考写什么,实际上好像大厨思考用什么材料烧菜,取材的技巧方法,从名家的文章阅读中慢慢体会。
    总之,我们在掌握基本语言后,必须学会脱离语言本身,我们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文章的体裁、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文章是人写出来的,那就必定有一定逻辑。词句都不过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是解题之关键。考试都在向能力测试转变,我们也必须摈弃单纯强调应试技巧的老路。我有时也简单处理课文,把文本的上面三个问题讲了,我就和学生说,这篇课文我上完了,有的学生很惊讶,不适应我的这种方法,我认为和学生一起讨论作者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就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了,当然我认为完成了,不一定学生就完成了,有的环节进行的快了,可能效果不好,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可否继续,望老师批评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