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与脏腑的关系及脾胃病

  2012-03-12

脾脏居人体腹腔中,位于左季肋部,胃9~11肋之间。据《灵枢·本藏篇》记载:脾小、脾端正、脾坚均为正常,反之脾大、脾高、脾不、脾脆、脾偏倾均为病态。胃腑居人体之腹腔,其大部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在腹上部

脾脏其状近似长圆形,质软呈暗红色。《难经》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类经图翼》云:“脾形如镰刀,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椎下。”说明脾与胃相连在胃的背侧,以膜与脉近连于胃一膜之隔。
胃腑通常呈倒置的梨形,其上口名曰贲门,下口为幽门。《难经》云:“胃重二斤一两,行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五升……胃为贲门,大仓下口为近门,贲门又名上脘,魂门,又称下脘,上下脘之间为中脘,三部总称为胃脘……”《灵枢·肠胃篇》云:“胃纤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同书《平人绝谷篇》云:“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三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 
 

脾系的源流  就是指脾胃经脉循行线路和联络部位之起止源流,即: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端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骨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每日巳时,气血俱注于脾。本经血少气旺,又为脾疾出入之地面,因此,凡上述部位出现的病证,皆可责之于脾,或与脾有关。

脾胃系统,同属人体五大系统之一,是由脾脏、胃腑、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以及唇、口、肌肉、四肢等器官组织共同组成的体系,这些器官组织之间,无论在组织结构上,或是在生理功能上均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内脏联系,并具有特定的关联,故统称脾胃系统。又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又“脾藏营”。营气乃润泽肢体,荣养周身的水谷精气,卫气乃卫护体表,温暖肌肉的水谷悍气。营卫和谐,百病不生,营卫失调,诸病生焉。若脾虚则气弱,气虚则脉管松弛而失其统摄之力,则血液不循常道(脉中)而溢于脉外,就会出现各种出血性疾病,如长期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衄血、皮下出现等症,故前人有“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之说。
由此可见,脾之所以能行使“统血”之权,主要取决于脾气,脾气旺盛,则统血功能正常,脾不统血,是因脾气虚弱所致。
“统”就是统摄、控制、管辖的意思,脾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保持)内脏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而不致于溢于脉外的作用,使血各归其经,不能上涌、下漏。因此,皮对血液的作用是生血、统血、摄血。经云:“脾统血。”《血证论》云:“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则不能滋养血脉。”说明脾不仅为血生化之源,还具有“统血”之功能。脾统血功能,可能还与体内蛋白质代谢以及血管功能有关
《医宗必读》云:“后天之本在脾,脾应中宫为土,土为万物之母。”说明脾能消化、吸收、运输精微,为滋养元气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以营养周身、脏腑百骸,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故为后天之本。因此脏腑气血之盛衰,体质之强弱与否,与脾主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
由于脾气的这种运化水湿的功能,既能使体内各个组织得到水液(津液)充分濡润,又不致有水湿的潴留,从而维持着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但由于受某种致病因素影响而伤及于脾脏,或脾气不足,脾阳不振,运化失权,都可导致水湿潴留而致生各种病变。如水湿凝聚,轻则为痰为饮,所谓“脾为生痰之源”;重则溢于肌肤则为水肿,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巢氏病源》云:“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湿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遍身肿也。”此外,痰饮之变成病理性产物,阻于肺窍,则或咳或喘;阻塞经络,而致气滞血瘀。而且还会影响脂类代谢的紊乱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脾与苗窍的关系  脾开窍于口:经云:“脾开窍于口”、“口为脾窍”、“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因此,口腔疾病,可从脾论治。而且味觉改变,又可作脾胃疾病的辨证参考。如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五味,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饮食不香;脾有湿热,则常觉口中发甜,口腔黏膜红肿……等。
 
胃为脾之腑,互为表里,其生理功能恰与脾之功能相反,是一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生理关系,共同完成“气血生化之源”以营养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之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1)胃主纳谷:经云:“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使水谷之精微,营养周身,而为后天之本。
(2)胃宜和降:胃气以下降为顺,上升为逆;脾气以上升为顺,下降为逆,一升一降,升清降浊,共为脏腑气机升降调节之枢,以发挥脾胃生理之功。
    (3)胃气:胃气、胃阴、胃阳,一般称它为胃气。不论平人或病人,有胃气则生,胃气虚则虚怯,胃气衰则病重,无胃气则死。盖人之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之维持,全赖乎胃气i,所谓“人以胃气为本”。胃阴是产生胃气的物质基础,胃阳是产生胃气的原动力。三者互为资生,共为一体。
    (4)胃腑为多气多血之府。胃本属燥土,故胃喜润而恶燥。其性与脾同而畏木侮。
脾藏五神之意,谓脾者意之舍,在意之志也。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脾又主思,乃五志之思,志之思,志之存变谓之思。“意”是精神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由“思”为之。“思”就是思考问题,分析事物,是神志活动的一种表现。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俗云:“深思熟虑。”说明“思”又含稳重智慧之意,此皆脾之功能。是脾气作用的内在表现。故有“脾主思”之说。若思虑过度,不仅因伤脾而致“主运化”功能低下,而且累及于心,而致神志不安、失眠等心脾两虚证。
“中气”是指中焦脾胃之气和对饮食物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而言。故前人有“脾能益气,又为脏气之源”之说。脾气虚则中气不足、肢体倦怠无力、畏寒、懒言、嗜卧、行动气促。孕妇胚胎的成长与巩固,也关系到脾的中气。中气不足或下陷,可引起内脏下垂,在妇女则极易引起胎气下坠流产或阴挺;脾气滞则中气不健运,影响消化障碍,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产后脾阳不振,则气了怯弱、四肢畏寒、食欲缺乏、乳汁少、体力恢复差。同时,脾气虚,不仅致脾胃自病,而且累及于其他脏腑。所以,临床上,每见气虚病人,尤以脾气虚弱为多见,故其他脏腑气虚病证,其治疗亦应兼顾脾气。脾健则气旺,其病自愈。
    气是人体机能活动的根本,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关。因为脏腑的一切功能活动都离不开气和血。胃主受纳消化,脾主吸收输布。脾阳以运行为主,脾阴以静摄为功。脾胃共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脾胃各具有阴阳,两相结合,才能消化食物,以生气血,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前人提出所谓“先天在肾,后天重脾”,就是这个道理。
此谓脾恶湿,其功能可治湿而反恶湿,谓脾湿甚则病。如脾为湿阻,可出现脘腹满闷、腹胀、口不渴、头身重、四肢困乏、白带多,或经期泄泻、苔白腻等症,甚则面肢浮肿等脾虚湿困证。如湿紧成水,则提示脾病更甚。为脾虚水肿,在孕妇为“子肿”及“羊水过多”症。脾脏伤湿,有虚实两种,虚证是脾先弱而湿邪阻滞,舌上必无厚苔;实证是湿邪偏盛而影响脾气不运,舌上必有浊腻苔。从脉舌象之异而辨虚实,但症状可互见。

脾与四肢的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又云:“四肢皆禀气于胃。四肢懒惰,此脾精之不行也。……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气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气以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说明水谷如胃,化而为气,脾复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故《仁体汇编》云:“四肢为脾之外候”。脾胃俱旺,气血充足,则四肢强劲有力,灵活自如,所以经云:“清阳实四肢,四肢者,清阳之本页。”说明四肢运动惟赖诸阳之气,而清阳之气,则由水谷之精气所化,故云脾强则四肢健,四肢不健,皆可责之于脾。临床上常见脾气虚弱或湿邪困脾的病人,可出现四肢倦怠无力;脾阳不振,常觉四肢欠温等,即由“脾精不行”所致

脾与腑的关系

 
    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以膜相连,故互为表里,是脾胃系统的核心。脾胃在五行中属土,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在生理上,胃纳脾运,胃降脾升,二者相反相成,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脾胃者仓癝之官,五味出焉,人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不本之于脾胃,故有万物之母之称。”
      脾与胆的关系: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关系密切。吴东赐说:“肝木不升则克脾,胆木不降则克胃,何也?肝木赖脾土之升,胆木赖胃土之降也。”说明脾胃与肝胆,生理相关,病理相累。然肝为多事之脏,又为五脏之贼,故脾胃所受其害尤多。再者脾与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四腑,按其功能,同司运化之职,故关系致密,不可分割,为病每多互累而并见。

脾与脘腹的关系

 
    上自胃脘,下至趾骨,整个腹部都属于脾。但由于经络循行腹部的关系,又有分属它脏之不同。临床上“腹痛有分部、中脘痛、太阴也,理中汤之类主之。脐腹痛,少阴也,四逆汤主之。少腹痛,厥阴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主之“《此事难知》。此论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脾与咽的关系

 
    咽即在食道之上,由胃所主。陈无择说:“喉以喉气,咽以咽物,咽接三脘以通胃,喉通五脏以系肺。气谷攸分,皎然明白。“故噎膈病,饮食不能咽下,当属脾胃病,胃气不降,则食物不能由咽而入胃。因咽归胃主,故咽喉病亦多从脾胃论治。
    至于鼻,一般认为与脾无关。其实,蓄脓症、肥厚性鼻炎有的就是治脾而愈的。因脾与胃相表里,胃经始于鼻中,而与肺的经络,又同其阴阳之性,故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脾肺气虚证(食少便溏,咳喘短气,伴见气虚)

 
1久病咳喘,耗伤肺气,子病及母    2饮食不节,脾胃受损,累及于肺
肺肾气虚证(肾不纳气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和肺肾气虚)
久病咳喘伤肺   劳倦太过   先天不足   老年肾虚纳气无权
肺肾阴虚证(咳嗽少痰,腰膝酸软,遗精,伴见虚热)
1燥热、痨虫耗伤肺阴,病久及肾   2久病咳喘,肺阴亏损,累及于肾
3房劳太过,肾阴耗伤,不滋肺金

脾虚湿滞证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脉濡细。
病机: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
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方剂:黄芪建中汤。
<黄芪 桂枝 生姜 白术 当归 白芍 甘草 大枣 茵陈茯苓>

食滞胃肠证(脘腹胀满疼痛,呕吐酸腐食臭。伤食病史)

  概念:由于饮食停滞胃肠,以脘腹胀满疼痛,呕泻酸馊腐臭为主症的证候。亦称食滞胃脘证。
病因: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   2)素体胃气虚弱,稍有饮食不慎即可成滞。
    食不化,气滞——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见肠鸣腹痛,泻下不爽,便臭如败卵,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胃肠气滞证(脘腹痞胀疼痛,走窜不定)

 
     概念:由于邪气侵扰,或内脏气机失调,致使胃肠气机阻滞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多种原因所致的胃肠气机阻滞不畅。
    胃肠气机阻滞——脘腹痞胀疼痛,游走不定
    气机逆乱,胃气上逆——嗳气欲吐或欲泻,泻而不爽
    嗳气、矢气频作,气机则舒——矢气后胀痛得减
    气机阻塞,胃肠之气不降——大便秘结  浊气内停,气机阻滞——苔厚,脉弦

肠道湿热证(下痢或泄泻以及湿热征象)

 
     概念:由于湿热侵犯肠道,传导失职,表现为以泄泻下痢为主要的证候。
病因:1)夏秋之季,感受暑湿热邪,侵犯肠道2)饮食不洁,致使湿热秽浊之邪蕴结肠道
    湿热在大肠——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迫,色黄而秽臭,肛门灼热;
    热邪伤津  ——小便短黄,身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黄,阴部瘙痒,湿热内蕴)

1.感受湿热  2嗜食肥甘,湿热内生  3脾胃纳运失常,湿浊内生,土壅侮木寒滞肝脉证(寒疝)少腹,阴部,颠顶冷痛,脉弦紧或沉紧

饮食异常对脏腑造成的影响

饮食异常  饮食为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故为后天之本,健康之源。若饮食异常,则为百病之贼,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百病丛生”。然饮食异常之病,包括伤食、多食、不能食,和能食善饥等多种,为临床所常见,皆责之于脾胃。

能食为胃气充足的表现。但如胃中有热亦能食,甚至多食。临床许多慢性和虚损性疾病,饮食如常者,其预后多佳良,所谓“得谷者昌”。但必须是能食能化,才能化生气血,助长精神体力。若虽能食,而食后脘腹胀满者,则属胃强脾弱,这是邪犯脾土的预兆;又如虽能食而肌肉日瘦者,属中焦有热。

不能食,多因脾胃虚弱,或胆胃不和

不能食,多因脾胃虚弱,或胆胃不和,胆木乘克胃土,或为阴邪所干所致。例如:见食则恶,嗳腐吞酸、苔腻、脉紧或滑,多为宿食内积。若口干咽苦,舌红苔少,脉细无力,是胃阴不足。而致胃气不和,消化失权之故;饮食渐减,是内伤久病,常是脾胃气虚的表现;若素不能食,或少,今饮食渐增乃属邪退胃气渐复之象。本不能食,若突然暴食,见于久病之人,名为“除中”,是胃气衰败之证,预后不良。若食后脘腹不觉胀满,而因口味不佳,不思饮食者,则可用芳香开胃、醒脾健运等法以调之;如饥而不欲食,一为胃中有虚热,宜六君子汤加姜川连;一为阴火乘胃,宜六味加赤桂,五味子;又热病后,余热未尽,白虎加人参汤为宜,或为胃中有邪气,如寒热之邪,滞郁胃气,治当祛邪。

多食者,大抵均系胃中有热

多食,食量超过常人,或超过患者常日食量者为之多食。多食者,大抵均系胃中有热,或因肝火犯胃,或亦有因相火偏甚。故前人有“胃热则消谷,消谷则善饥”之说。此指胃热消瘦,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滑实有力者,则属中消病。多食的治疗原则宜清肝胃之热为主,佐以养阴保津。善饥一证,多属胃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