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故事:千孝不如一顺

 月未圆书斋 2012-03-12

母亲的故事:千孝不如一顺

  新年里母亲就80高龄了,仍旧一个人独居在山村老家的那个小院落里。
  十年前,我刚从部队回来时,父亲还健在,为了能让双亲过上我自认为舒适的生活,我塌下饥荒在县城买了房子,把两位老人接到了我的身边,记得那是2001年的春节。当时只是觉得老人在身边,就不用每天为他们的生活担忧,可以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春节过后不久,母亲就动员父亲要回到老家去住,在送老人回家的当天,我问了母亲为什么坚持不在我的身边,母亲说是父亲的主意;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又一直坚持回老家,我最后没有办法只好依顺了他们。
  2001年的冬天,卧病8年的父亲,在我们姊妹几个的千呼万唤中还是离开了,家里就剩下母亲孤单的一个人,独守着那个老院子。为了让母亲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此后的这些年月里,我和爱人孩子不止一次的回去接母亲来和我们同住,可每一次母亲不是说家里养着鸡子,就是这些天冷了、热了,或者说过两天谁家娶媳妇了,等过些天再去。无数次的拒绝,我在心里隐隐的有些痛恨母亲,索性不再提起一起住的话题。直到2007年秋天,姐姐去世,担心母亲无法接受事实,我再次提出一起住,又一次次的被母亲找出的各种理由拒绝了。
  此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呢?是我们不够孝顺吗?是我们哪里做的让母亲伤心了?我不止一次的在检讨自己。然而,每一年农历十月初一的夜里,传统的鬼节里,家里堂屋里父亲的香炉前摆放的贡品给了我答案:母亲是不忍留下父亲一个人,母亲要守着那个倾注了父亲一生积蓄的老院子,陪伴着父亲的灵魂。
  当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就再也没有提起一起住的事情了,也深刻理解了:千孝不如一顺的含义。
  我之所以在今天写这段文字,也是母亲对父亲的那份爱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许母亲不曾听说过情人节这个词汇,也不可能理解它的含义。但母亲对父亲默默的陪伴已足以证明——爱,是不朽的,爱,是永恒的。
  祝福母亲情人节快乐!也祝父亲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