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道要语

 天地虚怀一 2012-03-12

学道要语(一)----萧天石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此闻字,尚包括悟、得、证三步工夫。闻而不能有悟,闻犹未闻也。悟而不能有得,悟犹未悟也。得而不能证果,得犹未得也。吾人由斯语,可以想见学道、闻道、修道之要。 
   
学道贵乎博学而约用,博学则宜遍览群书,约用则宜取精一二。学贵博,用贵简。惟属于一般涵养工夫者,则宜即学即行,学一字即行一字,如是,学愈博,则养愈粹,则气愈平;气愈平,则心愈下;心愈下,则
神愈全矣。 
   
学道贵能悟道。迷即众生悟即佛。迷即凡人悟即仙。仙佛中人均重能悟。迷时被物转,悟时转却物。迷时乐境即苦海,悟时苦海即乐境。人生一场大梦,不自痴迷而能梦醒者,万不得一。
百年三万六千日,凡人总在梦中过。 
   
学道只是能悟不算,尤贵能行,能行方能有得。故学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许多人常是口讲头头是道,行时一窍不通。禅宗重行解不重知解,重行证不重悟证;学道则尤然!金丹大事,全在自行自证自修自验中来。
能晓火能沸水,火能熔铁,不是为道,确实做到水沸铁熔,方能证得道之究竟相也。 
   
学道有一八字诀,即「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打坐只是打坐,净心只是净心,养气只是养气,行善只是行善。不问果验,不问功德,不问福报。佛家好言功德,好言福报。劝人布施,曰有无量功德;劝人诵经,曰有无量功德;道家亦言果报,如太上感应篇是,惟不若佛家之甚。佛家则不但教你信佛,曰有功德有福报,即教你念一声佛号,或修持一句偈,亦曰有功德有福报。此与基督之信我者行救,同一意旨。
惟此旨在助中下根人也! 
   
读书求学,初在所以长识见,增学问,继在所以资修省,涵德性,而其最终一步,则在闻道证道。惟读书不只在求学问求知见,尤贵能身证力行。凡于身心性命有关者,读得一字即须行得一字,不可书自书,我自我,与身心了无干涉。若不在学道行道上用功夫,而徒摭拾浮华,自矜渊博;拉集词藻,自逞才华;或则略通之无,便以文章鸣世;稍涉堂奥,便以大师欺人;一问圣人心性工夫,修为半点毫无,甚且其行其事,亦无些须可为世人榜样,只会张口说空话,白纸写黑字,即名满天下亦有何益。欺世盗名事小,误人子弟事大!
此师道之所以大坏,世风之所以日下,而人心之所以不古,国事之所以日非也! 
   
学道人宜无入而不自得,无处而不自安,随时随地,悠然自足。身无半分钱,立无半锥地,而能自觉富甲天下。生无籍籍名,列无片字碑,而能自觉名甲天下。此要在平时能内而养得心定,外而立得脚定。凡世俗人之所贵者,我能贱之;世俗人之所尊者,我能卑之;世俗人之所争者,我能避之;世俗人之所重者,我能轻之。众人皆若是,而我独异于人!
超然世外,超然物外,超然人外;贱万有,小天地,瞬古今,独往独来,又何入而不自得自安自足自在也。 
   
古德有言:「贫不足忧,可忧是贫而无学。贱不足耻,可耻是贱而无德。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传。」修道人,则不可以立不立,传不传为念,!行善不可有行善相,布施不可有布施相,做功德不可有功德相,信道信佛,不可生因信得救相。无愿望,无希求,行善只是行善,布施只是布施,信仰只是信仰!此即所谓「无为为之之谓大」也。本来,有耕耘自有收获,为收获而耕耘,亦未始不可,然总不若只为耕耘而耕耘,不为收获而耕耘之来得上乘,而能「独立人天上,超然万化外」也!
故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此之谓也。 
   
古真有言:修道之士,存心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存心救人,于人必有所惠。积德非所以望报,行善不可以邀名。就吾力之所能,自行其心之所安而已。为善若耳鸣,岂为市惠地耶!(后二句不明,疑为错句
 
韩魏公尝言:「保初节易,保晚节难。故晚节事事尤着力。」修道亦然,做好初步工夫易,精进得精进,上乘复上乘,修到底,做到底,直至做通最后一关,做到最上一乘,透过生死方休者,万难得一。此所以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此点,修仙佛如是,修圣人亦然。故曰:恒之为贵! 
   
学道贵能有真精神,贵能以全生命力去辨。有真精神。乃有真事业,有真精神乃有真仙圣。懒惰者败事,萎靡者废事。修道修德,立功立业,为学教品,养气养神,均宜于二六时中,不可有半点懈怠,不可片时放松。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不可;一时曝之,半时寒之亦不可。断断续续,绝不会有丝毫成就。如鸡孵蛋,孵一天,歇一天,其能出鸡者,未之有也!
此则辨掀天大事业,亦复如是也。 
   
学科固重乎养生,然切忌贪生。贪生则忧患易入,烦恼易起,而反足以伤生,常易陷于自绝其生,自背于道而不自知。如能视身同太虚,则忧患无处生根,烦恼无处安脚;不重生而自得生道矣。老子曰:「益生曰祥」。盖亦在宜养其自然而已!庄子谓:「生者时也,死者顺也。」西铭谓:「存吾顺事,殁我宁也。」此均为修身立命了生了死之道。夫死生有道,得其道则生,不得其道则死。死生一准乎道!修命而不贪生,养生而不畏死。听于道命,安于义命,行事可对天地,存心可鉴鬼神;仰不愧,俯不;则即死犹生,否则虽生犹死。身未死而心已死,不死何用?故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修道之士,最宜三复斯言!古真谓:「未死而学死,当生而无生。」无生者,学死而忘生,忘生以养生之谓。亦即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养道。
一着贪字,则万有难忘难舍矣! 
   
学道切忌一贪字。不但财不可贪,色不可贪,利不可贪,即名亦不可贪。贪多务得者,身富而心贫;安时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身富有限,有值可计;心富无限,无值可计。至于「名」字,世俗人最怕不出名,最怕无名;修道人则切忌享名,切忌有名。以名足以累道也。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肥」。猪一肥,死期近矣。人一成名,亦复如是。因名一有,谤亦随之;且可使我不属我有。公书鞅掌,惟事是役;迎送酬酢,惟人是从;事多务广,交多游广,与道大违。故曰:名不可有!
而戒贪名,尤甚于戒贪色,戒贪财也。 
   
诸葛亮尝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此二语最可受用。当其高卧南阳时,常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二语,冀用以自全。异乎于三顾后,卒为刘备所用。其事功文章,固均已昭耀于史册,所谓名成功遂者是!设其能终隐南阳而不用世,则其所成者,又岂只千百倍于已有者哉!良以用则小,不用则大。自俗眼观之,功名实足以炫人赫世,富贵实足以光宗耀祖然自明眼人看来,则治世功名如草芥,乱世功名如粪土;富贵亦然,即得来亦不值半分钱也。自古帝王埋黄土,几人追念几人存!帝王尚不可为,等帝王而下之,如王侯将相,大官贵人等等,又曷可为乎?
徒自丧其我也。 
   
人世间济济众生,夙与夜寐,莫不醉生梦死;问其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为富贵乎?为功名乎?为财货乎?为妻妾乎?为儿女乎?莫不瞠目无以对!这些身外物,生不带一分来,死不能带一分去;且与「真我」了无干涉,有不能加我一分,无不能减我一分,人生如戏场,方其奏技也,演帝王时,不能加我一分,我还是我。演皂隶时,不能减我一分,我还是我,上台时,我是我,下台时,我依然是我。
故富贵不足喜,贫贱不足忧,尽舍假我,保存真我,即世间相离世间相,即世间法离世间法,即可得还我本来面目而入道矣! 
   
孔子有四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实三教圣人,千言万语,落叶归根,只在「无我」二字。无我相,则自无人相,无佛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矣。
无我执,则自无人执,无法执,无有执,无空执,无世出世间执矣。 
   
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旨在要能克去己私,即克去有我之病,无我则自廓然大公,天下归仁矣。凡人千病万病,只为有我。富贵我欲占尽,功名我欲得尽,安乐我欲享尽,权利我欲霸尽。甚至妄逞己才,愚而好自用;妄逞己见,鄙而好自专;亡逞己学,盲而好自师;亡逞己智,卑而好自尊;至死不悟,只为有我。此皆是人欲!设能无我,则自无人欲而天理见。宋儒常言去人欲存天理,下手工夫便在无我二字上。无我则能容人,无我则能容物。能容人,则与人为一矣;能容物,则与物为一矣!能容则大,大而无外,则与天为一矣。此即是人我合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会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圣功神化妙用。此一关捩子,千古圣人从未指点,使得众生有个下手修为处,有个入门处。作仙作佛作圣人,本是天下第一大难事,然亦极浅近极平易,只在我字上克即是。克去我相,克去我见,克去我执,克去我念,克去我私,克去我心。
克来克去,克至赤祼祼,空洞洞,一丝不挂,半点皆无时,便得见真我,亦即得见本来面目矣! 
   
昔豫章旅邸有题句云:「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邹景孟以为奇语,表而出之。彭执中亦云:「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亦属名言。惟行好事易,存好心难;以事显有名,而心隐难见也。能于不见不知时,戒慎恐惧,敬恭慎独,方是圣学要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