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集关于教学技艺相关资料

 指 间 沙 2012-03-15

新课程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而信息技术则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  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人们对优质课堂的要求、评价日趋增高。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也逐渐系统、完善。这也是我国当前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二)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外:美国在1997年就展开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的研究,各个项目组开始在各种学校进行应用试验,主要工作要集中培训教师,掌握IT和教师利用IT进行搜索。2000年,美国详细地列出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前到12年级教学的国家标准。2002年,英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与学习知识的整合,建立了全国学习网,连接了所有的中小学校、大学、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应用的实验。

2)国内现状分析:早在上世纪,我国就在高科技和国防建设中,引用计算机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1992年,中国联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后,大大加快了我国的计算机普及与应用速度;1994年,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领导下,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题,开始了把多媒体渗入到语文教学的初步研究。2000年,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报告中提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三)本校状况

1.硬件设施比较完备。微机课时每生一部电脑,每班都有一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2.领导高度重视。连续三年六个学期的寒暑假对教师计算机专业培训。

3.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教师上课能制做、使用课件的人较多。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是主要亮点。

4.学生对计算机的喜欢。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孩子们对计算机的操纵也是轻松自如,喜闻乐见。

(四)优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技艺的意义:

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五)优质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学技艺的运用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说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有以下特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3.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4.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5.利于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

6.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六)困惑

1.观念亟待改变。有一部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时尚,或者是上级号召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应用。还有不少的教师只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看作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更多的教师则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些说明很多教师根本不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实质。

2.思路不断更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时,只考虑到了部分内容的重点部分的突显,并没注重过程的整合。所以让有些教师的观念转变不上来。

3.方法勇于创新。创造出适合自己学校的“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方法,扔掉传统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中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一种奇妙的艺术享受!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优质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也是教育科学研究变革的一个核心和瓶颈。在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的课堂教学有效或无效,高效或低效的争论。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也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优质课堂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对课堂教学前概念的再认识,即教与学、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再认识。无论是有效还是高效,最终都要过渡到对其相互关系的优化和有效配置上来。所以,我们说,              

广义地讲,优质课堂就是教师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各环节优化发展的实效课堂。

狭义地讲,优质课堂就是教师依据课程纲要、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和目标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优质课堂的核心是优质,也就是优化,即教与学的优化、师生关系的优化、教学各环节的优化、主体与客体的优化、评价与反馈的优化、课堂生态系统内部的优化等。在优化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让课堂更像一首诗,一篇乐章,一件艺术品。

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我们今天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此项。

3.现代教学技艺

“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的统一的活动。”教学技艺,广义地讲也是一种教和学统一的技巧和艺术。它直接作用于教师和学生,把两者统一起来,实现知识或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人格、情感、精神的健康培养。狭义地讲,教学技艺是指教师教学的技术和本领,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向教师自身,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大脑”和“心脏”,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发动机”,这也从客观上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

4.应用:指能将学习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的拓展。代表较高水平的学习成果。应用需要建立对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在本课题中指的是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技艺。

总之,本课题概念的介定,是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优质课堂与现代信息紧密的整合在一起,起到教学技艺的效果,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对知道的理解,掌握,运用有“画龙点睛”作用。

二、             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新突破)

 创新之处:优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艺术,既不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也不能把学科教学当主体。它们是整合在教学实际中的一种创新方法,是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一种新时代课堂教学的载体。具体要的突破以下几个点:

1.创设教学情境是无限的;

2.获取知识途径是广阔的;

3.拓展思维空间是虚拟的;

4.提升形象记忆是快乐的。

四、研究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进行优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技艺的研究;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大家知道怎样有效进行优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技艺的研究;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大家掌握了优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技艺的方法。

(二)任务

 

 

 

五、研究思路(结合学校实际或学科特点)

以应用为目的,探索信息技术在优质课堂中的作用及艺术效果的新方式。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他人所取得的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利的证据。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按照一定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3、案例研究法 : 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引起反思。

4对比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就是把一组具有一定相似因素或不同性质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同质比较或前后对照比较,得出研究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5、总结研究法:做好总结,写好报告论文。

七、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

1.负责人是中心校校长和中心校业务主任,他们都是本科学历。

中心校校长辛红霞是中学高级职称,有多年的管理经验,参与十五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了十一五的课题研究工作,并且能顺利的结题,得到专家的好评。

中心校主任张德山,小学高级职称,协助校长完成了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丰富的科研经验,

对课题的管理有理论指导能力和课题研究的操作能力。

2.实验教师年青,学历都是专科以上,有科研经验,都是十一五科研课题的参与者。爱岗敬业,敢于总结,敢于创新,是课改的执行者见证人。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约需三年左右,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4月——20118月(筹备阶段)

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任务,组织并建立子课题研究队伍,落实子课题申报工作。

1.收集文献材料,成立子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辛红霞(中心校校长)副组长:张德山(中心校业务主任)

学术秘书:张亚萍(中心校科研主任)

2.组织研究队伍,加强组织管理,做好子课题前期征集意见和宣传工作,统一协调,精心组织实施;

3.筹备并召开课题“开题会”,落实子课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20119月——201312月(研究阶段)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落实课题的研究任务,要求领导及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工作。

1.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研究制度,积极组织并开展学习研修活动,不定期组织实验校教师进行教师培训活动;

2.积极探索并做好我镇小学“优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技艺的研究”工作。

3.做好课题组中期总结工作并开好“中期总结大会”,编辑并整理好课题校中期总结研究,认真开展教师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的研究,为后续的结题工作做准备;

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严格整肃科研纪律,改善科研环境,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第三阶段:20131月——20144月(结题阶段)

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组织鉴定验收,开好结题会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