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海市将大手笔改造老城区道路交通

 窗前有树905 2012-03-15

“架桥、拓路、凿洞、移除、拆迁”……近日,由市交警大队谋划编制的老城区交通改造五大方案已获市政府原则同意,其中,三条方案已正式立项并在今年开工建设,另外两条方案正在项目设计报批之中。这意味着:今后三五年内,我市老城区交通面貌将发生较大改观,届时,长期困扰我市的交通“两难”问题有望得到较大缓解。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从2003年的18138辆增加到2011年的84421辆),交通“两难”(停车难、行车难)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靖江路以西的老城区,是居民住宅、商场、医院、学校及风景区的集中地,因面积小、规划滞后、道路狭窄、停车泊位奇缺,是滋生交通“两难”问题的“重灾区”。
    为了缓解老城区交通“两难”现状,近年来,市交警大队多方谋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联合建设、规划、交通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治理交通“两难”的大举措:如增加警力每天在上下班车流量高峰时段加强执勤疏导;对老城区小商品等主要交叉路口进行交通渠化,减少交通冲突点;拆除鹿城路等主要道路中间的花坛,增加道路通行面积;在街道两侧漆划交通标线,开辟临时停车位;安装红绿灯,对城区交通进行合理分流等,使老城区交通“两难”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
    不过,由于城市规模小、车多、人多为患,交通堵点多,尽管交警及相关部门为解决城区“两难”问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实际效果仍然是差强人意,离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大截距离。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去年年初开始,市交警大队积极主动介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专门组织专业人员会同道路工程专家,对老城区交通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最终,确立了“南跨北连”的道路工程改造方案。
    南跨:即在104国道穿城公路——靖江路南端灵江二桥西侧新架一座桥梁,作为104复线大桥。工程建成后,灵江二桥的车流量将得到有效分流,天天堵车的现象将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北连:即通过对老城区南北向的赤城路和鹿城路这两条“无头路”的工程改造,对城门外的江滨西路北段的“羊肠小道”进行拓宽,使之与104国道连成一体。


    具体做法是:
    一、拓宽。
    即对城区最西端望江门外现有的绕城路——江滨西路北段全长2.1公里的“村村通”道路进行拓宽改造,使望江门城门与104国道后山车门桥附近的括苍大道连成一段宽阔(总宽度24米)、通畅的绕城公路。工程建成后,江滨西路将与北段新建成的绕城路连成一体,望江门城门四周的进、出口道路通行能力将大大通畅。
    二、移除。
    即对鹿城路南段进行人非共板道路改造。疏浚掉“航道”中心的“障碍物”——将鹿城路南段现有道路中间的花坛隔离带、路灯进行拆除、迁移。该项目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工,建成后,鹿城路南段的道路通行宽度较大增加,与江滨路与鹿城路北段的道路更加通畅、便捷。
    三、凿洞。
    即对赤城路北端哲商小学门口的“7”字形道路进行改造,通过收缩哲商小学东面的围墙,腾出空地造路,将大拐弯基本“拉直”并向104国道后山车门桥延伸,然后在北城隍山底下打一个隧道,使赤城路通过隧道与山北面的104国道括苍大道接通。该工程建设全长1公里,隧道总长300米,道路总宽度为22米,计划近期完成项目设计、政策处理工作,并将在年底前开工。工程完工后,赤城路北段通过北城隍山隧道与括苍大道接通,届时,赤城路北段的“无头路”将成为历史,哲商小学这个交通严重堵点也将随之消除。
    四、搬迁。
    即搬迁鹿城路北端临海电机厂厂房。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将现有的鹿城路北端的临海电机厂搬迁他处,使鹿城路北端道路与后山东湖村公墓附近松毛山脚的104国道相连。工程建成后,现有的鹿城路北段“无头路”与104国道连为一体,老城区内的许多车辆就可以借道鹿城路进出104国道,城区道路通行压力就有望大幅减轻。

    笔者了解到:上述“南跨北连”的方案 “北连”中的“拓宽”、“凿洞”、“移除”三个工程改造首期专项资金已经到位,其中“拓宽”、“凿洞”二项工程计划三年内改造完毕,“移除”(鹿城路南段道路绿化带)将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架桥”工程计划今年完成项目设计报批工作并力争在年底前开工建设;与此同时,“拆迁”工程中涉及到的临海电机厂搬迁土地置换、拆迁赔偿问题相关部门正在商洽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