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拍“江南第一庙”——南岳大庙

 故乡的云616 2012-03-15

 

                   实拍“江南第一庙”——南岳大庙 (文----王不留)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南岳大庙坐落在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山脚下,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号称“江南第一庙”。它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是仿照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因此也有“江南小故宫”之美称。我觉得哪怕就全国范围来讲,在寺庙的规模上恐怕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庙,能够于之媲美了吧。

       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同存共荣,堪称我国寺庙一绝。

       南岳衡山为宗教圣地,每年来朝神拜佛者众多,大庙常年香火旺盛。每年八月十五,这里还要举行盛大规模的庙会,不少东南亚的佛国华侨,日本佛教界人士,以及回乡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长途跋涉来此朝拜。而八月初一为圣帝神诞,以这一天进香朝拜的人最多。

 

       南岳大庙第一进是正门,也叫棂星门,由花岗石砌成,雕工精美。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进了正门以后,是一左一右两个碑亭。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二进为盘龙亭,又称奎星阁,以前是用来演戏的戏台。阁为方形,台基高约2米,花岗岩砌成,中有十字通道。阁楼木石结构,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檐下饰斗拱、彩绘雕镂。覆斗形藻井中雕有一条巨大的镏金盘龙,故又名盘龙亭。北面悬横额:“古往今来。”柱联为:“登峰巅俯视洞庭,高唱江从东去;问天下谁称福地,长歌风从南来。”南檐下有“奎星阁”竖额,柱联为:“亭有盘龙,何不在天飞霹电;岳常集凤,都来此地听箫韶。”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奎星阁的左边有钟亭,原有一口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铸造的重九千斤的大铁钟。右边有鼓亭,过去置有一面直径达2米的大鼓。二亭都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现修缮一新,新置了钟、鼓。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这是钟亭。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这是鼓亭。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三进正川门。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南门,进了正南门,就看到了玲珑别致的御碑亭。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从正南门看奎星阁。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四进为御碑亭。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柱碧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玲珑剔透。亭周四面为红墙,每方开一拱门,亭内置一巨大驮碑。状似乌龟,古传为负重之兽。碑高3.2米,宽2米,系整块青石镂成,上刻清康熙帝玄烨亲撰的《重修南岳庙记》,全文297字,楷体,此碑为1985年重置。亭上有“御碑亭”竖额,额枋上书不同形体的古篆“寿”字二百个,寓意南岳为“寿岳”。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御碑亭的两边,分别为六寺同门和天符殿。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五进为嘉应门,现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等。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六进为御书楼。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龙。楼上四周装镂空窗格,其斗拱形制奇特,七踩三翘,为古代所罕见。南檐下有“御书楼”横额。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七进为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如今的“南岳圣帝”是1983年复制的。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八进为寝官。亦称谨身殿,后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和正殿丹墀相连。殿中设圣帝和夫人景明后、圣帝父母亲坐像,故亦称圣公圣母殿。檐下装有粗犷的斗拱,天花绘制精美。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第九进为后山门。亦称北后门,是大庙中轴线的终点。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红墙黄瓦,屋脊上饰有宝顶和走兽。门东为注生殿,祀注生真君,民间亦称注生娘娘。门柱联为:“注性优劣惟善人知止善地;生命寿夭皆由自造不由天。”西为辖神殿。一门两殿相连,一字排开,装饰古雅大方。出了南岳大庙后门,便是登衡山的步道,因此一般香客或游客在前往衡山祝融峰等处朝拜或者游览之前,首先会把南岳大庙作为朝拜或游览第一步。  
2012年03月15日 - 王不留 - 不留的半桶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