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主体部分在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境内,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被尊称南岳圣帝。衡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早在20年前的1998年夏,我们第一次游览衡山并登上了祝融峰,但没有光顾山底的景观。因此,今年冬天再游衡山,必须从山下的衡山大庙开始。
南岳大庙在南岳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后有赤帝峰,前有寿涧水,庙址呈长方形,总面积达98500平方米,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
首先经过庙前仿古街。庙宇是古代享祭的载体,南岳大庙即为祭祀南岳最大的菩萨——“南岳圣帝”祝融的场所。
相传祝融跟火亲近,是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并镇守南岳衡山。从此祝融在这里管理南方的事务,教百姓取火,把东西烧熟吃。他住过的衡山最高峰,也被叫做祝融峰。
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中轴线上为儒家的建筑风格,即祭祀南岳圣帝的建筑群;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绝无仅有,堪称我国寺庙一绝。
中轴线上的大门叫棂星门。由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
棂星门内是松柏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院内左右各有水火池,蓄水以防建筑起火用,也常被道佛教信徒们用来放生,因此又叫放生池。
第二进为盘龙亭,又称奎星阁,旧时于此演戏。阁方形,台基高约2米,花岗岩砌成,中有十字通道。
阁楼木石结构,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檐下饰斗拱、彩绘雕镂。覆斗形藻井中雕有一条巨大的镏金盘龙。
阁楼内原来立着奎星塑像,以示崇文之意,相传谁被奎星点中,就会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带着子女来此祈拜。
阁的左边有钟亭,原有一口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铸造的重九千斤的大铁钟; 右边有鼓亭,过去置有一面直径达2米的大鼓。
钟鼓二亭都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现修缮一新,新置了钟、鼓。
第三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南门,亦称正川门,规模宏大。
川门的寓意是指前来朝拜南岳圣帝的信士川流不息、络绎不绝。正川门在古代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官才能通行,平民百姓,只能走东、西川门。
门内不远处建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柱碧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玲珑剔透。亭周四面为红墙,每方开一拱门,亭内置一巨大驮碑。状似乌龟,古传为负重之兽。
碑高3.2米,宽2米,系整块青石镂成,上刻清康熙帝玄烨亲撰的《重修南岳庙记》,全文297字,楷体,此碑为1985年重置。
此院落的东边还有座“文昌殿”,通大庙东侧的八个道宫;西边是“六寺同门”,通大庙西侧的八个佛寺。
第五进为嘉应门,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
嘉应门是历史上迎送宾客的仪门。嘉应二字取自《汉书.礼乐志》中“天地顺而嘉应降”,有贵客从远方而来的意思。历代皇帝及朝廷命官来南岳祭祀,地方官员和庙祝都在此恭候迎接。
第六进为御书楼。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龙。楼上四周装镂空窗格,其斗拱形制奇特,七踩三翘,为古代所罕见。南檐下有'御书楼'横额。
第七进到了南岳大庙的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
正殿不仅是整个大庙最大最高的建筑物,而且高出南岳古镇所有建筑物,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正殿建筑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
正殿内位于中央的汉白玉基座神龛内供奉着金身冠冕、高达6.3米的南岳司天昭圣帝坐像,也就是万民朝拜的南岳衡山之神——祝融火神。
圣帝左右立着金吾将军,两侧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圣帝殿由驻守在大庙的道、佛两教轮流值殿,虽然道、佛两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都敬仰南岳圣帝,长期以来和谐相处,同存共荣,为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一绝。
第八进为寝官。亦称谨身殿,后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和正殿丹墀相连。
殿中设圣帝和夫人景明后、圣帝父母亲坐像,故亦称圣公圣母殿。檐下装有粗犷的斗拱,天花绘制精美。
西八寺由前至后依次为化城寺、崇宁寺、云峰寺、观音阁、老南台寺、忠靖王殿、天堂寺、金龙寺。
这八寺建筑,各有特点,独立门户,都有大佛殿、小院落,大小天井,互为间隔通联。
金龙寺:寺内供如来佛,左供文殊菩萨,右供普贤菩萨。
天堂寺:寺内三圣殿供西方三圣,即中位阿弥陀佛,左位观音菩萨,右位大势至菩萨。
老南台寺:寺内供如来佛祖,左边是迦叶、右边是阿难,两侧分列十八罗汉。
东八宫由前至后依次为玉虚宫、万寿宫、清和宫、仁寿宫、三元宫、寿宁宫、纯阳宫、铨德观。
清和宫:宫内设雷祖殿,供奉雷神(雷公),雷神两侧为风、云、雨、雪四神将。
万寿宫:由两进组成,第一进为灵官殿,第二进为斗姥殿。
灵官殿,殿内供奉着一尊红须、三眼、披甲执鞭的护法神灵官。
斗姥殿即主殿,原供斗姥元君,现为道教文化博物馆展览室之一,室内立老子青铜立像。
王震将军提题字盛赞衡山“秀冠五岳”。五岳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北岳桓山,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同其他三岳一起,南岳衡山最初也是古代政治地理的范畴,是中原民族以其视角确定的政治国土边界。
巴士所经过的主要游览线路有忠烈祠、穿岩诗林、三清桥,直到胜境索道站。
人们常说'寿比南山',诸多史料证明了南山与南岳衡山的关系。
到达南天门(北斗岭)的祖师殿。这里是上望祝融峰,下观林海云烟的绝佳地段。
祖师殿主祀道教北方之神玄武祖师,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石墙铁瓦建筑。
殿宇为两进三横,建筑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由真武殿、寿星殿、财神殿、慈航殿等组成。
因为南天门在南岳衡山的北斗岭,而真武与北斗星关系密切。根据“四象”的说法,玄武是北方之神的代名词,南岳的真武祖师就应当坐在北斗岭上。
传说明朝被永乐皇帝朱棣赶下台的建文帝并没死,逃出宫后出家为僧,在南岳曾住在此处。
经过皇帝岩,即宋徽宗为南岳题的“寿岳”,刻在金简峰巨石上,字径六尺。隐瘦金体秀丽之容;显宽博端庄之体。游人览止,浩气横来。
南天门位于衡山山脚至祝融峰9公里处,是登祝融峰必经之路,海拔1100米。有石坊一额镌'南天门'三大字。
坊柱镌一联:'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可惜今年,我们已经年迈体衰,实在无法再次徒步登顶,只能在此遥望20年前曾经登上过的祝融峰。
祝融峰,海拔1300.2米,高耸云霄,雄峙南天,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其景点包括老圣殿、上封寺、望月台等景点,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的景区。
古人说: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青烟里'。祝融峰之高被誉为'南岳四绝'之首。
祝融峰附近寺庙林立,南岳佛教的五大丛林,祝融峰就占了两座。
海拔600多米的金刚舍利塔,是我国江南规模最大的高山舍利宝塔。
南台寺在于瑞应峰下的三生塔南面,号称“天下法源”。古寺四周绿树环抱,风景宜人。
衡山上还有一个新建的中华万寿大鼎景区,是经吉尼斯确认的、目前世界上最大、寿字最多的鼎,称为“世界第一寿鼎”。估计今后也没有可能去攀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