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态度的是人对该事物的认识,即对事物有怎么样的认识就对该事物会有怎么样的看法和态度。而人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认识,他就自然对世界具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说到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即对世界具有什么样的认识,他就对这个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并在这个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社会活动。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感知、观察、思维、实践、认识、理解、再实践、再认识及再理解等过程。人首先对外部事物通过视觉、听觉等感知这个事物;然而,当人对这一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想了解它时,人就自然会去观察该事物。观察愈细致愈全面,该事物就能为人提供较多和足够的资料给予人进行逻辑思维的基础条件;因而,人对该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就愈全面和客观。当人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一思维结果与该事物事实情况下,人对该事物有了一个真实的初步的认识;并通过这一认识来理解和诠释它。如果实践的情况与思维、认识结果有误差时,人又可以通过新一轮的思维来重新认识它和理解它的,直到人认为自己对该事物已具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为止。人在对事物认识程度上的不同或阶段性的不同,他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并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观念,最后他依照自己对该事物的看法和观念去行为它。这就是世界观影响和决定人意志和行为的必然结果。
如远古时代,原始人对感冒疾病的认识是以为邪魔的入侵才出现这个疾病的;到了古代时,人类则认为感冒是伤寒侵入人体造成的。而到了现代,人类已能够多方面客观地认识到感冒产生的综合原因了,如伤风、受寒、暑气、病毒等。现代人有了这个较全面的认识之后,就会对病进行下药治疗,能够较好较早地康复。但是,在现代中人类对于患有临时的一时尚未认知的病毒性感冒时,人类又是要通过研究才能得到认识这一新型病毒的。从而,人类才能克服它战胜它。又如,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中的中国社会,因为麻雀有啄食粮食的行为现象,因此,人们就以为麻雀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因而,将麻雀列入与老鼠、蚊子、蟑螂等并称为四害。不管这个说法是否起源于一种政治阴谋和政治逼害也好。但是,随着人们对粮食真正减产原因和麻雀生存行为习惯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之后;人们才对麻雀重新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形成一个新的看法和观念:粮食减产其中很大成分更是害虫所为,如麻雀却是以这种害虫为主要食物。从间接来说,麻雀反而是保护粮食避免减产的功巨呢。至于麻雀有啄食粮食现象,这也是仅仅是麻雀其中的次要食物而已。总的来说,麻雀并不是粮食减产的真凶。相反,它是粮食在自然状态下丰收的保障。只是后来麻雀几乎绝迹后用农药代替了麻雀除害虫,而这又成为危害人类自身的愚蠢行为。这也是人们后来在几乎灭绝麻雀以后所取得的证实。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之所有会出现粮食短欠现象,其根本原因除了一些自然灾害因素外,绝大部分实乃为政治家用粮食去换取武器和换取外交的结果。在国人普遍饥饿情况下,拥有麻雀肉的麻雀就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了。此正是:被害者反为凶手载了赃。随着人们认识和看法的根本改变,现在麻雀已成为了保护动物,麻雀用自己的几乎灭绝行为,终于洗清泼在自己身上的污水。
再如,人类对地震和洪水的认识等,都从无知和迷信中走出来的。关于地震和洪水的人为因素,地震可以在人类改变它周围地下的地质结构和重量比例产生的,也可以因为核聚变下形成地震,如在地震断裂层搞核弹实验等。对于洪水产生原因,人为因素可以为滥划滥砍树林的原因。要杜绝这些人为的无知愚昧行为下所酿成的人祸,人类就必须对大自然有一个明智的认识;遵循自然法则,并在正确科学的思想认识下进行社会活动,人类才不会自己为自己制造灾难。
所有这些,都需要人类通过理性地思维和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后的结果。所以说,最终决定人对事物态度的是人的认识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