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瓯骆文化

 wsyd 2012-03-16

瓯骆文化


瓯骆文化遗粹瓯骆文化遗粹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江南以及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越人,因其支系繁多,故统称“百越”。瓯骆是西瓯、骆越的简称,是战国至汉代百越族群中活跃在岭南的两大部族。从历史文献记载的情况看,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重要支系。西瓯人主要生活在今广西西江中游及灵渠以南的桂江流域,骆越人则主要聚居于今广西左右江流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西南部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秦统一岭南后,西瓯、骆越聚居的广西地区隶属桂林郡,秦末汉初,又一度纳入南海郡尉赵佗所建的南越国,直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并在该地重设九郡,岭南的郡县制才最终稳定下来。瓯骆地区属于当时的苍梧、郁林与合浦三郡。

编辑摘要

 

瓯骆文化 - 瓯骆文化

是指西瓯和骆越的简称。战国秦汉时期,江南以及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的越人,因其支系繁多,被统称为“百越”。《汉书·地理志》臣瓒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西瓯和骆越是“百越”当中的两大主要支系,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这个广西和越南北部。实际上,远在商周时期,岭南就与中原有着密切的联系,越人的活动范围就达到了湖南江西一带。

瓯骆文化 - 瓯骆文化的特征

例如赛龙舟一俗,很多人认为这是战国时代楚国人为纪念屈原而演绎下来的习俗;也有人认为赛龙舟是古代吴越人祭祀他们崇拜的“龙”时所举行的一项活动。

商周时期这一地区的越人,保留了先民崇鸟的遗俗,《越绝书》与《吴越春秋》等古籍书记载的越地“鸟田”之事,是东南越人崇鸟的一个写照。八十年代初浙江绍兴306号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铜屋模型,其屋顶柱上的大尾鸠鸟雕塑,更被人认为是古代越人崇鸟的鸟图腾柱而备受关注。

蛇灵信仰是古代百越民族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以闽越人为首的蛇图腾崇拜,更被古籍冠以“东南越,蛇种”的著名称号。近现代考古发现的不少资料,进一步印证了越人崇蛇的事宜。

铜铎在古代既是一种青铜乐器,同时又是一种礼器或祭器,除了充当乐器具之外,在许多场合,往往还被人们做为祭器加以使用。古代百越民族以铜铎做为祭器的例子也不少见。在福建南安县,曾出土一批青铜器具,其中有类似小铃的乐器,这些乐器也非实用物,其与春秋时期当地越人的原始宗教祭祀当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古越人以这些乐器入祭,可能与娱神、礼神有直接的关系。

干栏建筑是环太平洋地区一种颇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其以高脚、底层透空不居人为特征,浸润着浓烈的海洋文化特性。这种建筑的起因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在多雨多涝的沿海地区,为了防潮防湿防水,在很早的史前时期,环太平洋沿海的原始居民们就已经十分聪明地采用了这种实用的建筑方式以安居。在中国南方各地,这种干栏式建筑可谓从古至今,屡见不鲜。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沿海区域,众多的乡村居民村寨乃至村头的谷仓草垛,都保留了干栏建筑。这些建筑物无一不是高脚、底空,保持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建筑风格。古代越人活跃的商周秦汉几百年间,同样建有大量的干栏建筑。在广州汉墓中曾出土不少干栏式建筑模型,从中可以依稀追溯南越人的民居建筑风貌。

古越人的拔齿习俗,可以远溯到史前时期的先民身上。考古发现的资料表明,江苏邳县大墩子、上海崧泽、福建闽候县昙石山、广东增城金兰寺、佛山河宕、台湾恒春垦丁、屏东鹅銮鼻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程度不同地发现人为拔齿痕迹。越人的拔齿习俗,见于《管子》等古籍之载,如《管子》曰:“吴干战,……摘其齿。”干指干越,其载十分明确。在中国南方众多的越人后裔民族中,拔齿习俗得到广泛的流传。

古代越人的文身习俗流行广泛,十分著名。中国上古时期的不少古籍对此有众多的记述,如《墨子·公孟》载:“越王勾践,剪发文身。”《战国策·赵策》载:“被发文身,错臂左任,瓯越之民也。”《山海经·海内南经》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

在社会文化交流方面,古代越人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及其连带的一些社会习俗如建筑习俗、埋葬习俗、拔齿习俗及文身习俗等,都先后从不同渠道传入或影响着周边地区。时至今日,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后人不能完全感受到古越文化东传的强大影响力,尤其在鸟灵信仰、蛇神信仰及拔齿、文身习俗等方面,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百越文化博大精深的伟大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