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感觉统合失调症”

 wanglingxu 2012-03-16
有个二年级小学生叫马宇,平时聪明伶俐,可学习时遇到了困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的字部首笔划总是颠倒。经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专家纪慈诊断,他患了感觉统合失调症。为此,这位专家提醒年轻的父母:目前 3-10岁儿童患该症的日渐增多,应引起注意。
    感觉统合失调症是一种现代儿童疾病,造成这一病症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胎位不正、早产、剖腹产、婴幼儿时期摇抱少、活动空间不足以及孩子太放纵或干涉过度等。
    常有一些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或与他人交往困难等原因带他们到医院测试智商。这些孩子平时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可特别害怕数学,阅读时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或出格,有时只写半个字或笔划颠倒;有的动作不协调,显得笨手笨脚;也有的独占性特别强,孤僻不合群,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然而测试结果表明,他们的智商属正常。经诊断,有不少孩子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
    目前,许多教师、家长尚不了解这种疾病,以为在学习、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孩子不听话或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出了问题教师找家长、家长打孩子,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类的智慧是天生而无法改变的。但根据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智慧与人格除了受遗传的影响之外,受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二十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Piaget)认为,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美国行为学派也认为性格的形成,与个体环境和学习经验有密切的关系。而近代解剖学家及神经学家也证实,个体在环境中如接受大量的感觉刺激,则其脑部功能可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让孩子在环境中获得充分的探索及操作机会,使神经、肌肉及骨骼均获得正常的发展,才能形成开朗的个性、稳定的情绪及适当的行为,日后进入学校,也才能顺利地适应团体生活和课业学习。

(育儿园(),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2410

 
感觉统合是认知和学习的根基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个体先将各种感觉,如内耳前庭(注1)、平衡觉、皮肤触觉、本体感受觉(肌肉关节动觉)、听觉及视觉等输入,在脑干部位组织整合,然后再适当地反应到生活上来。
在六岁以前,孩子还无法以抽象的概念来认识外界的事物,而必须以实际的感觉来认识与学习,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以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因此,教育幼儿通常须以具体的事物与教具,同时,要提供大量的活动,以培养他们肌肉关节的动觉及对自己形体的认识。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感觉运动组合逐渐成熟,才能接受文字及抽象符号的教学。所以,良好的感觉统合是幼儿将来认知学习的根基。
 
有障碍当然学不好
     感觉统合功能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虽然大多数的儿童的发展在时间上有快慢之分,但都是在相同的发展轨道上前进。可惜的是,部分儿童因偏离这一轨道,或发展过于迟缓,以致在情绪、行为、学习或人际关系上遭到困扰。例如,有些儿童因触觉通路有障碍,无法正确地解释触觉信息,以致当他被别人轻碰时,会误解别人正在攻击他们,久而久之,养成与别人保持距离的习惯,形成孤僻的个性,而别人也不愿与他们亲近,使他们无法建立安全感及归属感。又如,儿童因前庭系统通路有障碍,必须不断地调整姿态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有时还会不小心从椅子上摔下来,但父母亲或幼稚园老师却误认为他们是故意捣蛋,不愿意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受委曲。另外,也有部分儿童因视觉通路有障碍,无法将字的形状正确地传送到脑部,因此抄写功课时,容易发生遗漏子句、颠倒字形或颠倒数字等现象,但父母或老师恰往往误认为他们很笨或不专心。
      以上这些情况如果不能获得改善,久而久之,儿童因无法与父母、老师或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会产生情绪障碍或行为问题,导致用逃避或拒绝的方式,来应付学习。
 
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还有:
  1.胎位不正所产生的固有平衡失调。
  2.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
  3.父母太忙,造成右感觉刺激不足。
  4.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5.祖父母采用传统方法,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6.洁癖症母亲和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7.要求太多,管束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现象。
  8.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9.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支撑力不足。
  10.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那么家长如何在生活中观察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呢?
  专门对感觉统合问题进行长期研究及治疗的儿童心理问题咨询所——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儿童是否有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常的症状、表现
    根据研究,三岁到八岁是感觉统合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神经可塑性最好的时期,所以在这期间,教师们和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感觉统合异常的现象,应尽速予以帮助,这是最有效且最节省时间的方法。以下就介绍儿童感觉统合失常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和表现:

一、穿衣服的能力
  1.扣扣子:观察扣扣子的抓着力,双手协调程度。
  2.坐着穿拖鞋:观察身体是否僵硬,是否笨手笨脚,是否缺乏耐心。
  3.站或坐着穿脱裤子:观察动作的灵活性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4.戴手套:戴手套时,是否经常两个手指同穿进一个指洞中。

(育儿园(),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4411

二、用餐时的表现
  1.是否固定用一侧手拿汤匙。
  2.吃饭时饭粒是否会撒满地。
  3.将水倒入杯中是否困难,身体是否僵硬。
  4.整理餐具是否有顺序性,条理性。

(育儿园(),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4411

三、生活上的现象
  1.剪指甲时的表现:剪指甲时是否特别紧张,反感。另外,是否特别不喜欢洗头发,洗脸。
  2.排列整理东西的能力:排列东西时是否会把方向搞错。
  3.拿扫帚时的姿势:拿扫帚时是否好象在拿拖把,姿势笨拙,很难掌握身体的双侧协调。
     4.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
     5.经常碰撞淤血或碰伤: 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
     6.动作笨拙,容易绊倒;玩跳绳、踢球或丢球等游戏时,经常发生困难;左右常混淆。
     7.学不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或绘画。或者是,虽然学会了,但比同年龄的儿童慢很多。
     8.上学离校、外出游玩或玩球类游戏时,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育儿园(),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4411

四、游戏时的表现
  1.俯卧在垫子上的表现:是否特别紧张,是否能同时抬头,举起双臂和双腿。
  2.伸开双手绕圈圈的表现:是否显得笨手笨脚,是否特别紧张。
     3.玩耍意外碰伤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
     4. 害怕搭乘电动扶梯;
     5.不喜欢玩秋千、翘翘板、旋转地球或木马。
     6.太(特别)喜欢玩旋转或摇动的游戏,而且不会感到头晕。
     7.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
     8.学不会骑木马、爬架子或骑三轮车。即使会,也无法熟练。
     9.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

五、学习中的表现
  1.注意力持续时间:是否较短,小动作是否较多。
  2.作业多了是否易烦躁,焦虑。
  3.作业速度:是否明显慢,做做说说。
  4.坐姿是否端正,是否易疲劳。
  5.握笔姿势是否正确。
  6.做作业有无一定的计划性,顺序性。
     7.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
     8.有重听或语音分辩不清的现象。
     9.特别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

(育儿园(),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9499

六、作业中的问题
  1.是否常有漏字,串行,写字笔划颠倒等现象。
  2.有没有写反字,分不清p和q,b和d等问题。
  3.字迹:是否偏大,出格,比例不当,大大小小,轻轻重重。
  4.计算是否常出错。
     5.常把数字或字句颠倒写,例如: 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或把数字或字句反转写,例如: 把9 写成 6 ,把“哈”写成“合口”。

(育儿园(),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9499

七、情绪方面的表现
  1.是否个性顽固,急躁,任性,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或强迫别人做某事。
  2.在伙伴群体中,是否个性孤僻、不合群,显得胆小内向和不合群。
  3.遇到挫折是否特别容易沮丧或会自我伤害。
  4.自信心和自我评价是否低下,常觉得自己很笨,容易遭受挫折。
     5.不喜被人碰触或抚摸;
     6.不喜碰触某些粗糙的衣料或物品。
     7.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摸;
     8.过分喜欢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地重复某个动作) 。
     9.特别怕黑,在暗处经常不知所措而哭闹。
 
 
 在生活中促进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活动
    为了使教师和家长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发展感觉统合功能,谨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恐怕这也是幼稚园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话题。
 
一、触觉方面
 
1、多爱抚孩子: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均有赖安定的触觉系统,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形成安定的有效方法。为人父母千万不可因生活忙碌, 而疏于爱抚孩子。
2、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孩子利用触觉探索环境以认识外在世界的过程,是触觉辨别能力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因此,要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别老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其丧失爬行及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3、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手巾,轻缓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
4、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玩触摸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5、对触觉过分依赖的孩子,父母处理时要谨慎。一般这种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的习惯。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度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此前提下,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二、在前庭平衡觉方面
 
1、要善用摇篮、秋千等设备。每位做母亲的,大多有摇动孩子使其入睡或平息其哭闹的经验。大人们也喜欢坐在摇椅上,享受晃动的乐趣。的确,摇动对促进大脑组织功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父母可多利用摇篮,以轻缓的摇荡来平缓孩子的情绪,加强其神经抑制功能;或利用秋千、旋转地球等设备,以较快的摇摆或旋转,使孩子兴奋、愉悦,提高其神经促进作用。(注2)
2、多提供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跳弹簧垫等活动。如果孩子前庭抑制功能不良,易出现头晕等反应时,家长仍应让他们从事上述活动。只是要适度加强保护,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三、肌肉关节动觉方面
要重视孩子运动,孩子也需要活动,以促进神经、肌肉及骨骼的生长。尤其重要的是,活动可以增加孩子肌肉关节动觉的输入,以促进对自我身体性象的建立,及对外在环境的认识。孩子玩弄或舔咬自己的手脚、摔东西、敲打玩具、搬弄桌椅或爬上爬下,都是在从事有益的活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为了避免事后收拾麻烦,或怕孩子遭到认何一点小碰伤,就全面禁止孩子活动。相反的,应以更积极的态度,使孩子得到适当的活动。
 
四、精细动作方面
1、在婴幼期间要提供孩子丰富的触觉刺激。
2、给孩子适度独立的机会。
3、在上小学前,家长应让孩子有许多涂鸦、剪贴、捏塑泥巴和粘土、扣钮扣、握笔、做简单家事的机会。
 
五、视觉方面
1、婴儿期的视觉刺激。
2、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如积木分类、卡片配对、走迷津、玩拼图等。
 
六、听知觉方面
1、对听知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训练孩子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他们带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2、对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消极的作法是,在孩子学习的场所,控制不必要的噪音。积极的作法是,在背景音乐的环境中训练他们注意倾听,并辨别主题声音。
3、对听觉记忆能力不佳的孩子,可带孩子多做“听命令做动作”、“听指示画图”、“复诵数列”或“朗诵文章”的游戏,让他们学习将所听到的话,有组织地储存在脑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