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服药如何避免副作用

 爱美6858 2012-03-16

 

 

     据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人约8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的人需长期服3—5种药物,不少人因服药出现过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一定要了解一些常用药品的副作用,才能有效避免它们对人体的伤害。

     利尿降压药

 临床上常用的有安体舒通、氨苯喋啶等。通过利钠作用使血压下降,服药2—3周后可稳定发挥作用,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降压尤为适用。长期服用的副作用为口干、烦渴、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小腿无力、便秘、手脚酸麻等,主要是利尿剂引起低血钾、水电解质紊乱等造成的不良反应。

 对策:定期监测血钾,平时注意从饮食中补钾。富含钾食物有红枣、榴莲、芹菜、香蕉、橘子、山芋、海带等,每日食用50---100。许中老年高血患者,因整天尿量减少或血压控制不住,喜欢夜间睡前加服利尿剂,其实这是不正确(应选择在晨起或上午),因为这会造成夜间频频排尿,不仅影响睡眠,还可能导致排尿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易于引发脑栓塞。

     阿司匹林

 为中老年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用于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等。其副作用为长期服用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痒痛,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对胃黏膜会产生直接刺激,引起胃肠道反应。

          对策:改变服药时间,在晚善后服用,这样不仅能减少胃肠刺激,而且可抗夜间血小板聚集。晚间运动少,血液黏稠,血小板易于聚集,因此肠溶阿司匹林晚上服用效果更好。白酒、啤酒、咖啡、茶水会“放大”阿司匹林对胃肠刺激,因此服药期间尽量回避。胃肠症状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胃肠溶制剂。胃肠片只能在碱性肠液中释放,并缓慢吸收,使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延迟到60分钟以上,可减轻六成以上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刺激症状。

     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

         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降糖药,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服用的副作用为嗜睡、情绪激动、心慌、出虚汗等。这是因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若服用方法不当容易造成低血糖所致。

对策:α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宜同第一口饭一起嚼服,不要空腹服用,更不要自行加大药量。由于身体状况、活动量及气候变化都会对药效和血糖产生影响,以便及时调整药量。另外,进食过少、运动过多都会降低血糖,如果此时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增大低血糖的风险。

 他汀类降酯药

 包括阿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卢伐他汀和弗伐他汀等,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合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其副作用为口干、腹痛、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转氨酶升高等,多因他汀类药物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产生相互作用而引起。

 对策:改变空腹服用。不少人担心空腹服药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多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殊不知这样虽可避免恶心等,但却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等更严重的副作用。恶心症状一般较轻微并能耐受,随服药时间延长大多会自然消失。((医药养生保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