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官”与“做漏”

 聂耳小书屋 2012-03-16

“做官”与“做漏”

有道是:“公鸡不阿尿,各有各的巧。”干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或巧门密诀。在官场上,要做官,要做大官,一些奋斗者花花绿绿的肠子都会翻出来,演义出一套套巧门,其中官场“做漏”就是其中之一。

据记载:纪晓岚做官采取“做漏”的技巧,即有意暴露出工作上一些明显的疵漏或问题,好让上级发现,以此贬低自己,凸现出上级的能耐,实质是“投其所好”的办法。特别在才高八斗,处在儒林高智能、高水平的领军位置上,出现疵漏且被上级一眼就看见,可想上级的水平远在其上,反衬出上级智力水平更高。最直接的佐证是纪晓岚在精心校对《四库全书》时,故意留一两处漏校地方,且这些漏校很容易发现,皇帝发现后很是得意,下一道谕旨,对其加以申斥,并且罚俸。纪晓岚如此自屈自卑,现在看来莫名其妙,但在封建社会,这是做官的一种妙诀,其主要看准了皇帝性格是好“高人一等”的特点,进而被皇帝容纳,喜欢,被擢升。

另据史书记载:李鸿章也有此心理。下面让其给皇帝转送奏折,没有一两处明显错误时,奏折在李的手上是迟迟不送的。若出现一点“疵漏”,李欣然提笔改之,方才转送。为了满足或增强上面的自尊自足感,抬高上面的水平,不少人在写奏折时,故意“做漏”, 一抬笔有意出错,且放在显要地方,一眼就可发现“疵漏”,让李逮个正着。下面如此低三下四,自暴无知,赢得的是上面的欢喜,拉近了与上面的距离,从而官运亨通,连连升迁。试想,本来才太高,已震主,如果再那么优秀,无懈可击,水拨不进,油盐难浸,比领导还能,那个领导敢用你?

考证官场“做漏”的背后,其用意有三:一是悦主。给主子留一个新印象,即我这个人不如主子。二是荣主。也就是拍马溜须,我才高八斗,仍出现问题,且被主子发现,反证出主子比我高出一筹,真正高才高学高能者,主子也。三是买主。别人只知下级的优点,无知无人知,却被主子发现了,主子是“一漏之师”,下级“一漏结缘”,遇上了知音了;主子也感到能发现下级的“疵漏”,方显出自己的本事,身价无形中抬高了许多,在欢喜容纳中注意到了下级,彼此距离猛然拉近,亲和力加重。下级在自残自损中成全了主子的主人欲望,也使自己在精心选购的权力上找到了上家,进而求购推销自己,使自己求主得逞。

大千世界,谁人无过,有缺点,有问题,有过失是很正常的事,被人发现也是正常,但是若一意为了迎合上面,自己给自己下巴支砖,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以自己故意摆弄折腾出来的失误,抬高或拔高领导者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则是一种心灵的扭曲,其自我栽脏、亮丑、做漏的行为实质是一种奉承拍马的伎俩,而根子在上面,不在下面。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如果上面能做到自警自知自明自戒自廉,这种官场“做漏”的秘诀将不会灵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谁再会如此拍马,则会处处拍在马蹄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