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媒介观

 教技1001李璐 2012-03-16
                                                                                                     我的媒介观
 
 媒介”的词源

英语中“媒介”(Media)一词,该英文单词最早出现在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在《现代英汉词典》中它被译作“大众传播媒体”;在《简明英汉词典》中,它被译作“媒体”。其主要含义是: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体、手段、工具等。汉语中的“媒介”一词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词源意义上,“媒”最初有“吸引”“婚姻介绍人”的意思,譬如《诗经》有“匪我衍期,子无良媒”的诗句,媒就是媒人的意思。后来,这个词又引申为中介、导致、招引之义,进而又引申为居间的工具的意思。“介”字则指“处于两者之间”。例如《左转□襄公九年》:“使介居二大国之间。”“介”又有“介绍”之义,如李康《运命论》:“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媒介的意思中都有一个“中间的,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意思。

 

外国学者的媒介观

外国学者中,传播学之父施拉姆认为:在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传播媒介。我们必须把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能够表达意思的鼓声、烽火以至于宣讲人和集市都归于媒介一类,因为它们扩大了人类进行交流的能力。

麦克卢汉则认为:媒介即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美国学者菲德勒如此解释媒介(Media)一词:(1)传输信息的工具;(2)一般指新闻机构,如报纸、新闻杂志、广播及电视等新闻部门。

德弗勒认为:“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中国学者的媒介观

郭庆光教授认为: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

张国良的观点是:“从词义分辨,媒介一般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指传播的渠道、工具(Channel);其二,指传播机构(Press 或者Media),如电视台、报社等”。

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则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我的媒介观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信息,质,精神,信息这三者构成三元的世界。麦克卢汉说“媒介及信息”,如果没有麦克卢汉的话,我们也可以想象信息包含的东西有多广,信息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产生联系的中介体,那么这样说媒介当然是所不包的。所以我觉得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实在是太广了,特别是与社会学相联系,无论发生什么公共事件,或者任何个体的传播行为,传播学都可以研究,而且应该研究。当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的一生无可避免的要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媒介,那么如果培养一个人的媒介素养,也是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