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悲情红颜(十四):不共楚王言之息妫

 闪闪星1978 2012-03-17

 

悲情红颜(十四):不共楚王言之息妫

 

闪闪星1978的个人图书馆 整理&收藏,http// www.360doc.com/userhome/2206147

 

 

2010-08-27(定稿于2010.8.26) 作者:雪梅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解读息妫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从王维的这首《息夫人》诗开始。这首诗的背后有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故事里是三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争夺。

红颜祸水,女人误国的故事,在历史上不乏其例。吴王因恩宠西施而荒废政事,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因为陈圆圆而引清兵入关,但一个女人引发三个国家战争的故事,在历史上还是少见的。

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位美丽的女人。她——就是春秋时期的息夫人。

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的妫姓世家,又名息妫,楚文王灭掉息国后掠其为宠妾。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满园桃花盛开,引来百鸟朝凤,她额上带着桃花胎记,仿如桃花女神转世。当她长到豆蔻之龄时,“目如秋水,脸似桃花,修短适中,举动生态”。微步如凌云仙子,娇美如临水照花,因她姿色绝佳,面若桃花,又称“桃花夫人”。

对于她的美,后人有诗云:“桃花夫人好颜色,月中飞出云中得。新感恩仍旧感恩,一倾城矣再倾国。”她的美,倾国倾城。

身为大家的公主,息妫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识礼,聪慧贤良。在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的混乱年代里,她一个弱女子很想为自己找到一份依靠,过上钟鸣鼎食之家的富贵生活。在任何时代,美貌都是女子攀附的资本,当然,息妫也利用了这一点,最后她嫁给了息国的国君息侯。

其实,息妫并没有真正的为自己找到靠山。因为,息国是一个小国,在那个大国吞并小国,小国之间相互攻伐的时代,息国随时都有被大国吃掉的可能,所以,她嫁到息国后,忧国忧民,她劝诫息侯,勤于政事,亲贤臣,远小人,奖耕战,兴农商。息侯听从了夫人的劝导,奋发图强,亲理国事,使息国慢慢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息妫不仅貌美如花,还知书明礼,关心国政,深得息侯的宠爱,息侯每遇大事,都喜爱听夫人的高见。所以,息侯和夫人之间恩爱有加,说不完的浓情蜜意,诉不完的心曲,常惹得月亮嫉妒的偷偷钻进云层。

如果息妫和息侯就这样相爱相守着,那也该是十分幸福的事,但历史偏偏会捉弄人。而这缘起,竟是一件小事。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陈国探亲,路过蔡国,顺便去探望为蔡侯夫人的姐姐,谁知这一去却惹了祸。“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祸端皆因为息妫的美貌。蔡侯第一次看到这个如火似玉的小姨子,顿时,双眼发痴,呆若木鸡,忘了言语。蔡侯喜不自禁,用盛宴招待息妫,并明目张胆的在席间调戏她,不仅言语轻薄,还拉着息妫的玉手舍不得放开。

也许有人会说,息妫的姐姐哪去了,不能出来阻止吗?要搁在现在,哭爹骂娘,撒泼放赖,诉诸法院,都可以。可那毕竟是春秋时期,那时盛行嬴妾制,姐妹同事一夫的现象相当普遍;况且当时女子地位低下,君侯妻妾成群属于极正常的现象,蔡妫讨好蔡侯还来不及,哪敢指责丈夫。

而息妫在蔡国被戏弄时忍而不发,也是有所顾忌的。具体可能有下列的原因:一是她顾忌息侯的名誉;二是息蔡两国本是友好邻邦,她不想因此而伤了和气;三是蔡国国力强于息国,一旦开战,对息国不利。

息妫不想把事情闹大,不想让别国知道发生在息蔡两国姐夫对小姨子的桃色新闻,给人落下笑柄,所以聪明的她只得隐忍。但她的心里又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她想独自忍受,但又觉得委屈,想说给夫君听,又怕息侯动怒。她左思右想,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回国后,她闷闷不乐,息侯见了,再三询问,无奈之下,她说出了被蔡侯戏弄的实情。顿时,息侯火帽三丈,要报复蔡侯。息妫再三劝阻,说如果攻打蔡国,不仅影响了两国的关系,削弱彼此的力量,也让他国见笑。

息侯让人带了绿帽子,这口恶气,他哪能忍下呢?

美妻就是男人心中的宝,天天看着疼着、摸着抱着,还是爱之不够,哪能舍得让他人触碰呢?就是丢掉山河社稷也不允许他人触碰的。息侯心中窝着一把火,那种灼烧的痛啊,让他五脏俱裂,寝食难安。

当时,蔡国国力强于息国,息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硬和蔡国开战,肯定敌不过蔡国。权衡利弊后,息侯决定借刀杀人,报夫人被辱之恨。

当时息国依附强大的楚国,而蔡国仰仗与齐侯连姻,没有屈从楚国。息侯想借助楚国的力量攻打蔡国,于是他向楚王献计,由楚国假装攻击息国,让息国向连襟的蔡国求救,再合兵进攻蔡国的军队。此计对楚国有百益而无一害,楚王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于是,楚国攻打息国,蔡侯中计,果然亲率大军来救,楚兵与息兵四面包围进攻,蔡军被打的狼狈逃窜,蔡哀侯落荒而逃,楚军紧追不舍,捉住了哀侯,把他带回楚国。

蔡哀侯知道被息侯耍了,对他恨之入骨,又对楚国无辜出兵极为愤怒,在楚营大骂不已,楚文王大怒,下令烹杀蔡侯以祭太庙。楚国的忠耿大臣鬻拳犯颜直谏,指出:“大王准备问鼎中原,若杀蔡侯,别的小国都害怕了!会结成联盟与我国为敌,不如放了他,结为盟友。”楚文王听从了鬻拳的建议,打算放走蔡哀侯。

蔡侯被连襟所耍弄,对息侯怀恨在心,在回国前,极力向楚王称赞息夫人的美貌,听得楚王抓耳挠腮,巴不得立即就把息妫抢到手里。

男人大都是好色之徒,听到美女,总是想千方百计的看上一眼,最好能弄到手,尝一下,过过馋瘾,所以风流漂亮的女子身边总不乏贪色的男人。看网上的那些美女贴,点击率就是高,养眼啊,谁不想多瞅瞅。

美人如花,艳着男人的目啊!

再来看看楚王,他听了蔡哀侯的话,将美女息妫记在心头,谗言欲滴。这正是他施展大国威风的绝好机会,于是,好色的楚王像玩游戏似的,率领大军,巡视息国。息侯不敢怠慢,连忙设宴迎接楚王。楚王酒酣耳热之际,要息夫人出来给他倒酒,息侯惧怕楚王,只得招呼息妫出来为楚王斟酒。

息妫罗袖半掩,凌云舞步而来,飘若仙子,她不笑而媚,举止娴雅。楚王见了,一下子成了呆雁,忽的走了神,失了魂。

楚王痴痴的望着息妫,直看的息妫脸上红云乍起。她给楚王倒了一杯酒,把酒杯交给宫女,再由宫女端给楚王。楚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目光追随着离去的息妫。这一见,息妫把楚王的魂都勾走了,当晚,他就派兵包围了息侯的宫庭,抓住了息侯。

息妫听说息侯被抓,自叹道:“引狼入室,咎由自取!”她欲投井殉情,被楚王手下人拉住说:“夫人难道不为保全息侯的性命考虑吗?您这样俩人都活不了。”最后楚王答应不杀息侯,不毁息国宗庙,将息妫封作了楚国夫人。

就这样,息妫忍辱偷生地成了楚王的宠妃,而息侯却屈辱地做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

息侯因夫人被戏弄,本想借刀杀人,却引火烧身。当他勾结楚国企图报私仇的时候,就注定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这颗定时炸弹就是美人息妫。

美人就是男人眼中的尤物,即使看一眼也会筋骨酥麻。所以,楚王对息妫百依百顺,宠爱有加。而息妫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每天想的都是息侯。毕竟,息侯给了她最初的爱,和他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楚王的恩宠,怎抵得过息侯旧日的恩情?所以,她和楚王共处的三年里,始终不发一言。

姿容绝佳的息妫因为郁郁寡欢而变得容貌黯淡。楚文王真心的付出,却不能得到息妫的一句言语,一个微笑,楚王念念于心,闷闷不乐,要她给个理由。在楚王的再三追逼下,她终于说话:“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一女不事二夫,她一生只为息侯而守。

不知好胜的楚文王听到这话,该是怎样的暴跳如雷?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看花满眼,三年不言。该有多少暗泣的泪水?该有几多的愁怨?而她只是默默的忍受着,生不如死。

有些人的心,只为一个人守。即使远隔天涯,花落人亡,想的念的依然是他。

息妫在楚宫里苦苦熬了三年,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但她心里放不下的依然是息侯。她无数次的想去城门看望息侯,诉说她心中的思念,无奈楚王对她心有戒备,派人看的太紧。

在千万次的等待中,机会终于来了。

一次,楚王外出打猎,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息妫偷偷跑出宫中,私会息侯,两人相见,抱头痛哭,互诉相思之苦。她哭诉着:“人终有一死,为什么要活的这样苦?我没有一天不在想念你,只所以不死,是为了保全你的性命,为了见你一面。我们彼此相爱但却身隔两地,不如死后在阴间相守。”她泪流满面的作诗说:“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息侯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忙劝阻,但她去意已决,于是头撞城墙而死。息侯看到夫人死于眼前,万念俱灰,不愿苟活,也撞墙而死。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就这样,两颗“无转移”的心紧紧相依,两个人为爱而双双殉情。

楚文王打猎归来,得知此事,为失美人而悲戚,同时又为其忠烈真情所感动,于是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妫氏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后人在山麓建祠,四时奉祀,称为“桃花夫人庙”。至今,息县一带还流传着“挂灯劝息侯”及“三年不语”的故事。

西汉刘向《烈女传》里记述了“息君夫人”的故事,把她归入“贞顺传”里。显然,刘向对息夫人是持同情和颂扬态度的。

不论是传说,还是真实,息妫为死而殉情的故事,足以感天动地。

死亡是一场华丽的悲剧,被息妫演绎的倾国倾城。

关于息妫的结局,《左传》里还有另一说。文王死后,令尹子元心怀不轨,在息夫人的宫旁建造新馆,每天歌舞奏乐,诱惑息夫人。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斗射师斗廉劝阻,子元不听。息夫人派侍人密奏楚成王。秋天,申公斗班杀死子元,从而缓和了楚国的危难。

息妫的故事,无论是见于何书,无论属于哪个版本,她在人们的心目中,大都是忠贞、节烈的女人。但对于她,后世诗人褒贬不一。

王维《息夫人》诗中的息夫人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有降志辱身之恨。悲恨交集,如两块大石重重地压在心上,即使是高堂华殿,春花满眼,她依然潸然泪下,哪还有什么言语。

这不言是对息侯的无限眷恋,是对强权的抗争,是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沉默,包含着人格的污损,精神的创痛,以及蓄积在心底的怨愤和仇恨。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无论是爆发还是死亡,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尊严。尊严没了,活着是多么的屈辱!

息妫就是被三个男人争夺,失去了尊严而屈辱活着的弱女子。

所以,不必责备她,让我们为她洒一抔同情的泪吧。

有些人则从节义出发,认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杜牧在《桃花夫人庙》一诗中写到:“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晋代大富翁石崇的爱妾绿珠“金谷坠楼”,宁愿一死,为夫守节,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赞誉。在杜牧的眼中,忍辱偷生的息夫人怎能和刚烈决绝的绿珠相比呢?

诗人邓汉仪面对明清易主的尴尬心境,写下了《题息夫人庙》一诗:“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他在息夫人的悲伤故事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艰难中,饮泣吞声,需要韧性和耐力,需要极大的勇气。息夫人隐忍的活着,正表现了她遭遇的无可奈何,和他的不幸相比,道义上的亏损又算得了什么?

寒月清宵倚白楼,梦系伊人徒伤愁。”心系息侯,梦里相依,而身边躺着的却是仇敌楚王。遥望寒月,独倚危楼,多少的愁怨,多少的泪水!

今时与旧日,现实和梦幻,恩宠与仇敌,息夫人该如何面对?又将如何承受?

一颗幽怨的女儿心啊!有谁能懂?

无论生还是死,我们都无需责备息妫,生和死都是对爱的坚守,对情的执着,对家国的眷恋。

司马迁忍辱不死,是为了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蔡文姬在胡天大漠忍辱偷生,是因为心中有一份归汉的渴望;苏武牧羊书写着历史的传奇而不死,是为了一份忠贞爱国的情怀。

他们都有一份执着,一份坚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爱国誓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面对死亡的坦然情怀;“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的革命誓言。

所以,无论是死还是生,历史终将给他们以定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