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说,春秋战国时期乱臣贼子因为尚有知耻之心,害怕孔子春秋笔法记上自己的恶行而遗臭万年。这句话是孟子为阐述《春秋》源流时说的。其实,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礼崩乐坏。在孔子看来,许多人已经不法周公,而是为所欲为,孔子心忧忡忡。他所作《春秋》,原意是想效仿周天子时期的史官赴各地记录诸侯王的作为,为天下留下笔墨,了解兴亡更替的规律或者道理。在他看来,有太多不合礼法的事情,值得记下告戒后人,因此,许多做了不肖事的乱臣贼子都“幸运”地被也孔老夫子秉笔写下,而成为天下读书人不齿的“可怜虫”。 2500多年前在孔子看来已经礼崩乐坏的时代,那些乱臣贼子因知耻而惧春秋。想想我们现在一些混帐,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无耻到何等地步?但他们惧怕过什么?没有羞耻,从无敬畏!为什么?因为孔子离我们太远了,而这个时代可以出人民币,没有必要出圣贤人。历史一再写明,没有羞耻,从无敬畏的下场一定是很可悲的,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和重视?经常唱着要仰望星空的人,必须身体力行,做出榜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