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后勤

 联合参谋学院 2012-03-19
解析未来战争中的后勤补给


隆美尔曾说过:“战斗在第一枪打响之前是由军需官决定的。”这话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看起来也一点儿都没错,而且就是在第一枪打响之后也同样重要单不说弹药和油料的消耗,就是几十万大军的吃、喝、住、用就成问题。所以现代战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后勤战、装备战。
作战是后勤,后勤也是作战
作战与后勤日益融合是现代高技术战争十分突出的一个特点,现代战争已经越来越表现为后勤的战争根据美军的统计,1991年海湾战争中,伤亡最大的不是一线战斗员.而是为他们提供食品、燃料、饮用水和弹药补给的后勤人员“后勤不再是后方的行动”在390名死于“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的人员当中,有50%是在为一线部队运送补给当中阵亡的,这其中大多数是死于高速公路,而不是子弹。伊拉克战争在伊境内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4个师,即第3机步师、第1海军陆战师、第101空中突击师和英军第1装甲师,加起来一共有15个旅,约60000人,依靠自身携带的油料、食品、弹药只能维持2~3天,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它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后勤队伍。一辆M1A2坦克跑半英里就要消耗一加仑汽油。两个“阿帕奇”直升机营一个晚上的加强飞行就能吞噬掉60000加仑的JP-8油。虽然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开战前已经特意铺设了一根输油管道到科威特北部,不过,大量的加油任务还得由无数的5000加仑容量的加油车完成。还有2500加仑容量的加油车提供辅助。如果一天没有油料和饮用水,美军自身生存都难以为继,更不要说作战了。当前驻阿美军后勤补给线频频遭袭同样如此。虽然北约和美军一直声称袭击所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这种零敲碎打的方式给美军造成的困扰和麻烦同样不可小视。
为此,在美军作战纲要中有这样一句表述:Wars are won on logistics,即后勤制胜。驻欧美军总司令在海湾战争结束后也曾经指出,作战与后勤的一体化,是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最早提出“后勤平等论”的应该是美军著名后勤历史学家和后勤理论家危姆斯·休斯顿。他在1966年出版的《美国陆军后勤史》一书中就曾指出:“战略、战术和后勤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们是一个图周上的三段弧线,没有起点或终点,每一段弧线都形响特其它两段弧线,同时也受它们的影响”美军之所以如此强调作战计划与后勤计划在制定上的一体化,原因就在于现代高技术战争十分明显地呈现出作战与后勤相互融合的趋势。比如,海湾战争42天,而将近半年的时间是“沙漠盾牌”后勤行动。美国对阿富汗、对伊拉克进行打击,虽然少不了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社会以及舆论上的准备,但这些准备工作的完成,却都直接服务于最关键的准备工作——军事准备。而军事准备的主要内容——美国军队的战备情况,部队的部署和运输,后勤部队的集结和运输,后备役人员的征召、动员和部署,战前训练的完成状况,战备物资的保障情况——包括燃料、弹药等物资的到位情况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后勤准备。所以美军强调,在一定意义上作战是后勤,后勤也是作战。这是有其深刻含义的
从储备型向速度型转变
后勤基本形态从储备型向速度型转变,是信息化后勤的鲜明特征。高技术战争高度机动的特点,使得后勤的机动能力正在成为与火力同等重要的战斗力因素。在海湾战争四天的地面战中,多国部队后勤快速跟进保障,确保了多国部队对伊军的快速穿插、分割、包围。尤其是美军后勤,快速反应比较出色。在地面战进攻前夕,隐蔽、快速地将物资、设施运到预设战场前沿,并建立起弹药所、加油站、维修站和救护所;在地面战打响前夕,为达到突然性,改变美军部队部署,美军后勤迅速出动大量的运输车辆和直升机,快速将重装部队及其携行物资、器材,从沙特东部运送到沙特西部,确保了主攻部队按时、快速地发起攻击;地面战一打响,为了切割伊拉克军队,美军后勤又以300架直升机等运输力量,将101空降师4000多人及其所需物资、器材运到伊拉克南部;为了及时保障深入伊拉克南部美军的急需,迅即在伊南部建立起补给基地群;为了保障多国部队地面战的顺利发展,美军后勤组建起庞大的快速支援部队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多国部队实施快速、充足、有力的保障。
解析未来战争中的后勤补给



上述大量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多国部队快速反应、速战速决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后勤快速反应、及时保障的胜利。试想:如果不是后勤的快速反应,多国部队的军队能迅速部署到海湾吗?不能。如果不是后勤的快速反应,多国部队能对伊拉克大规模持续轰炸38天吗?不能。要不然,六七十万吨弹药和300多万吨油料哪里来?如果不是后勤的快速反应,多国部队能在四天之中解决地面战斗吗?不能。要不然,大量的物资消耗(美军一个装甲师日耗弹药、油料各多达1800吨左右)从何处去索取?所以,世界各国都纷纷指出,多国部队海湾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后勤快速反应的胜利,是后勤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的胜利,是“以后勤史上从未见过的、最令人惊异的行动载入史册”的胜利。


现代战争后勤“管道”中物流速度的加快,正从根本上改变军事后勤依赖大规模物资储备的传统模式,物流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物资的数量。“速度型”后勤的本质是“精确后勤”,即它的后勤系统像精确制导武器一样,部队战斗到哪里,后勤就“适时、适地、适量”地保障到哪里,物资流形散而神聚,从而为作战部队提供全方位、远程、多手段、持续可靠的保障,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和浪费。美军指出,在后勤系统的各个上层梯次,最能体现精确后勤实质的指标之一就是“后勤反应时间”,也就是从需求被发现到其完全得到满足所需的时间。“它直接影响着为确保供应而必须掌握的补给品数量”。“速度型”后勤与以往的“储备型”后勤相比,一个明显的不同是过去后勤人力物力主要是预先部署和储备在前方的,而现在装备物资则既可预先配置,亦可与应急作战部队同时部署。它主要依靠后勤“管道”中补给品的快速流动,减少库存量,从而通过战场上每一梯次的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资源高效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实施兵力、补给品和后续保障物资从卸载港到作战部队的直达输送,优化补给品在整个战区的流动,进而在使整个后勤系统得到精简的同时提高后勤效益和效率。
控制整个补给链是重心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后勤领域的今天,后勤的信息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要素。后勤信息不仅继续发挥着将各后勤基础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媒介作用,而且其本身越来越表现出巨大的能力特征。正如美军在《联合作战后勤》中所指出的,“知道部队和补给品的位置,与实际拥有它们同样重要”。毫无疑问,准确的信息对于有效的后勤计划工作、部队调动的协调,以及持续保障作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解析未来战争中的后勤补给


1991年海湾战争时,40%的船载集装箱在运抵海湾时必须打开才能知道里面装的物品,因为外面的标识不充分。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每个集装箱都设有条形编码以及ID号,而且这些都已输入计算机数据库。这个加密的信息在整个因特网上都可使用,在它们装载上船运往海外的任意时间都可清楚地知道它们在什么位置以及里面装的是什么。在联军后勤补给大本营的军事基地内,每一箱弹药、每一箱战靴的储存和调配都由电脑系统管理。基地有一个礼堂大小的作战指挥室,几十名军官坐在电脑前,对每一支前线部队的弹药、燃油、水等军用物资的消耗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并据此制定补给计划。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初期的保障计划很多是用人工手段制定的。为了保障在气候恶劣的沙漠环境中战场物流及时准确到位,美陆军还对数百辆战术轮式车安装了新式移动跟踪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通信与跟踪能力,配备的微机可以显示滚动地图,驾驶员任何时候都能确切判定所在的位置,能够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后勤指挥员能够适时了解车辆位置,跟踪行车路线并与驾驶员联络,指挥战场保障资产准确及时的流动与输送。准确、实时、可靠、充分的信息,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后勤保障效率,而且可以使后勤物资的储备量降低,从而发挥一种与有形物质同样的作用。


随着后勤系统中流动的信息流比例的增大,后勤工作的重心开始从对库存物资的管理转向对整个补给链的控制。正如美军所指出的,“后勤本是一个以补给为基础、依靠大量库存运转的系统,现在转变成了一个迅速发展的、依靠计算机网络的配送系统,它利用商业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来建立全资产可见性系统并改善对补给链条的管理”。如果说新军事革命是一种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作战平台引开的革命,即它改变的是那种认为军事力量主要是军舰、坦克和飞机的概念,那么同样,军事后勤革命也可以说是一场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后勤物质基础引开的革命,即改变的是那种认为后勤能力主要来自于后勤物资、后勤装备、后勤设施等物质因素的观念,而把注意力转到思考信息和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后勤能力上来。后勤工作的重点正转向如何了解后勤资源和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需求信息、怎样传递上述信息,以及怎样利用上述信息对作战部队实施精确保障这类问题上来,信息技术和后勤信息装备的发展正使得后勤天平向这些新技术一方倾斜。

解析未来战争中的后勤补给

补给向“量体裁衣”转变
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前,曾任1991年海湾战争后勤司令的帕格尼斯将军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曾预言,根据上次海湾战争的经验,此次对伊作战美军至少需要提供60天的后勤补给。而比照美军后勤保障的实际情况,我们虽然并不能因此说这位传奇人物的经验在今天就过时了,但是它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12年后的伊拉克战争和12年前确实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1991年100小时的地面进攻中,美国人在中东储备了足够60~100天的弹药,到战争结束时,运到战区的大约4万只集装箱有一半没有用上,价值27亿美元的备用物资被运回国内。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则试行了充满商业意识的、首先考虑经济成本的补给战略,并以此代替了美军迄今为止通用的“以防万一”式的后勤补给战略,即一切物资只是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间投放到需要的地点,而没有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做预留储备。
伊拉克战争美军所试行的后勤补给新战略的核心,是强调后勤在充分满足作战需要的同时必须讲求效益。它强调“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满足任何特定的需求”,即通过对后勤力量的优化和有效运用,达到既能充分满足战争需求,又能节省后勤资源的目的,从而实现军事效益和军事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其实现则依赖于对后勤资源的精确掌握、对后勤需求的精确预测和对后勤资源的精确输送。正是信息技术为后勤奠定了“能力基础”,使得后勤资源“透明”和后勤需求“透明”成为可能。它使军队第一次有能力对后勤资源和后勤需求了如指掌,而这不仅意味着将更少的物资运往战场,而且意味着精确保障的最终实现。
民力已成为战略后勤力量的主要来源
美国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曾说过:10年来美国的军事系统“非常依赖预备役军人”。1991年的“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美军动员了将近25万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军人。“9·11”以后,布什调动了8万多名预备役军人和国民警卫队员支持对阿富汗的战争,服役期长达一年。美国有着非常完备的动员体制,这已经在几次局部战争中得到了检验。美军第3和第4机步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82空降师、海军陆战队等执行地面作战和特种作战的部队,都是由民用飞机送达海湾地区的。上次海湾战争中,美军80%的后勤技术保障人员是征召的预备役人员;34家地方航空公司提供了各种飞机115架,运送货物和人员占美军全部空运货物的22%和空运人员的69%。为此,近年来美军提出了“后勤是一种威慑力量”的新观点。美军1995年版《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纲要》明确指出:“威慑是国家军事战略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后勤部队以及预备役后勤部队的启用,能在威慑方面起到一种关键性作用。”后勤之所以成为一种威慑力量,其原因在于“充足的后勤资源和能力传达着国家打持久战的意志……后勤部队战备程度的提高和国防预备役后勤力量的启用,或数量减少了的作战资源战备程度的提高,都可以使紧张局势趋于缓和……这些行动通常比战斗部队摆出作战姿态具有更少的挑衅性,故常被视为联合作战计划中的威慑手段”。在冷战后的新军事战略中,美军明确地将海、陆、空战略机动力量(后勤力量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常规威慑力量看待,投入巨资进行建设,并明确提出,战略机动能力是美军“海外军事存在”和“兵力投送”相结合的新战略的“基石”和“支柱”,是美军常规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美军认为,除少量军事性极强的核心后勤职能外,几乎所有后勤业务都可交给民间公司承担。1996年,以美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为首的“武装力量作用与任务委员会”在其致国防部的报告中指出:国防部的有些工作如果交给外面去做,可以节约20%的经费。报告建议交给私营企业的工作包括:社会服务,装备研发,装备管理,物资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和训练,货物运输,数据处理,不动产维修,装备维修,卫勤保障,基地维持,设施劳务,产品制造和其它非战斗行动后勤保障工作。美军认为,军队中有许多行业具有军地通用性,“没有必要花大笔钱招募、训练士兵做老百姓也能做的工作”。军队的许多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那些非战斗性的保障工作,完全可以由市场承担,如社会服务、卫生勤务、基地维修等。美军后勤保障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承包的项目。比如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所有大型兵营,如多哈兵营、阿里法贾恩兵营的营房维修、军人商店、伙食供应、娱乐设施、邮件、环境清扫等,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服务公司承包管理,军队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美军的军队医院也比较少,如太平洋总部只有一所后方医院,军队平时的医疗保障主要是与地方医院签订医疗合同。


50多年来,美国还一直保持着一个庞大的预备役船队,以便国家在紧急事态时快速征用。最初这些船是二战后遗留下来的,1950年高峰期曾达到2277艘。朝鲜战争中,美国动员了540艘船。目前,美国预备役船队共有540艘船,其中133艘是备件船,65艘长期储备,76艘是一类预备役船。2001年,美军43%的装备是在海外的商船上或飞机上。而且战时美军大量征用民航飞机执行战略空运任务,对二者来说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一方面美国防部可节省大笔开支,提高使用和管理效益,另一方面民用航空公司也可从中受益。“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美国的航空运输业遭遇巨大冲击,公司经营不景气,有些大型航空公司接近倒闭。国防部与其签订租借飞机合同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它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