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军先生

 水草堂 2012-03-22

李战军,名蔡石,老石,号千仆。1954年出生于河南上蔡,1978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自幼喜欢舞文弄墨,酷爱书画艺术,在乡间野地里自由生长,随意摆弄着文字符号,中小学时适逢文革,通过写墙报办版报得到了大量的练字机会,加之少小聪慧,再得高人指点后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并因此走进省委大院,成了省里的干部。到省会后,得以与众多方家交游习练,先后师从霍春阳、李世麟等多位名师巨匠,个体精神及书画作品跃上了更高境界。战军先生现任下一代英才杂志社副总编,河南省现代艺术院副院长,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理事,擅长中国花鸟画、山水画,兼长书法、诗文,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在省内外参赛并获奖,并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展出,受到广泛好评。

战军先生为人卓异豪放,宏阔中有着睥睨群雄的气概。肤色黝黑,双唇微抿,瘦削高耸的颧骨,高扬的眉峰里桀骜不驯的几丝白眉杂然而出,类苏轼之旷达博观,似放翁之一览无余,古人所谓“超以象外”,正此之谓。他心灵的情态自由跟随着他走遍天涯,在儒家济世事功的追求而外,他更有庄子坐忘、撄宁(“撄宁”,庄子语,意谓从纷乱中归于宁寂)的修养。他有着与天地并生、万物齐一的宇宙生命观,近耳顺之年仍能粪土当年万户侯,击楫千里,浪遏飞舟。他可以与草木万物同生同腐,他可以蔑视人间的一切荣名地位,彻底解脱生命的倒悬之苦而进入无我境界。他的书法气势雄浑,结体如行云流水,作画主张道法自然之精,力追天籁之境,精于布局造势,尤喜写意山水。他绘山则雄奇险峻,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虹霓缭绕,写河则恢弘磅礴,如骏马奔腾,一泻千里。

战军先生风骨奇峻,清净澄明,坚硬躯壳下有一颗飞扬的灵魂。他的作品,一眼即可打动人,此后屡看而不厌,在画面上往往有新发现,让人得到审美的愉悦。战军先生的笔墨,得益于长久的读帖临摹,颇有八大的厚重与清脱,通篇充盈着雅壮之气。 他是性情中人,“情貌略似”是战军为人为画的真实写照,既可视为他的舒朗,也可视为他的自信。“缘物寄情”,是诗人的气质,也是画家的当行,战军先生激越昂奋的内在气质,使他的艺术创作显得超群拔俗。激情洋溢之作最易感人,俗话说字如其人,喜欢战军先生书画作品之读者,多与喜欢人物率直真情相关。

战军先生追求卓越,永不满足,有一种顽强的战斗精神。“亦或有感焉”,情至而发之,每创作一个题材,战军先生总是心存感动,首先激动自己,面对笔墨纸砚,像将帅演兵于沙盘,动感似有神助,结篇时有新意。其作画时的态势若神悟之达摩,不作面壁状,而是举首望天,双目荧然,奋笔疾书,如龙腾虎跃,驰骋天地。在茫茫宇宙之中,一切生命都要面对属于自己的大问题,除非大智大慧,何以解之,何以处之?虽无奈为业内俗人,但对宇宙万物心存敬畏之心,入世中抱出世之态,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战军先生如是生活情态,亦随之寄寓于书画,作品空灵净美,努力达向至高完美之境界。

战军先生既有古人高士的情趣追求,也有时尚风雅的浪漫情怀。他饱读诗书,传统文化功底深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吟诗作赋,无所不能。嬉笑怒骂,目空俗世,时露狂放之态,多显愤世嫉俗,有魏晋名士之风。名士多好朋友而嗜酒肉,战军亦然,当高朋满座,酒至酣时情至浓处,常常手舞足蹈,慷慨悲歌。针砭时弊,鞭辟入里;讥讽世风,入木三分;指点江山,逸兴遄飞。战军先生人生崎岖,命运跌宕,然而,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熏陶的他在特有环境中养成了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纯净透明,无所畏惧,始终如一地真实展现着自我,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姿态顽强地表达自己的存在。

战军先生行走在传统书画之林,奔波于现代艺术之途,习古而不泥古,向古人学习,也向当代名家前辈请教,博众家之长,取百家之精,勤于磨练笔墨,书风渐渐成熟。他的行草犹如闲云野鹤,飘飘欲仙,行楷天真飘逸,率性自如。近年,战军先生又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他迷恋黄宾虹的人格魅力和画风,沉吟于王雪涛的意境,创作另辟蹊径,不落俗套。用诗意的画境,皴擦点染,巧用笔力,以高古之心时代之感,形成了自家面貌。在布局上,他常将笔墨延展于宣纸之外,做到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画外有音,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山水云霓已被战军先生赋予了人格,它要挣脱精神的羁绊,到高远的地方寻找灵魂的故乡,那里或有深山人家,或有得道高僧,或有桃花仙境,或有耶稣圣灵······此是何等潇洒、何等浪漫!无边的情绪蔓延,笔墨承载着思想,沿着一条虬劲的人生轨迹浸沉于岁月。深厚的文化传承加上自觉的现代意识,使战军先生走着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不附庸、不造作,作品清衢行简,没有浮华之气。他在这种境界里守住自己的人生真气和艺术纯气,作品里深刻地印载着自己的影子,画面上那些与高山流水自然相处的人,那些花鸟虫鱼间的自然嬉戏,都传神地表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化氛围,表现着天人合一的艺术空间,体现着画家的精神气质和生命的本真,让人们在欣赏秀美壮丽的山水画面时,多了一份对我们生存状态的自觉体认,大化自然大意人生在笔墨上尽情的释放着,为社会呈现出一朵又一朵艺术奇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