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安国父子事略

 朱刚伟 2012-03-22
胡安国父子事略
2009/3/31

胡安国(1074-1138年),字康侯,福建崇安人。历官湖北、湖南提学,永州知州,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直学士。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胡安国父子因不与投降派秦桧合作,为躲避靖康之乱,由弟子黎明引领,举家从湖北荆门来到湘潭隐山,构筑了一座居住、撰写、讲学的庭院。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胡安国创建碧泉书院,边撰写理学文章,边授徒讲学,得到4个儿子和弟子的共同参与及帮助,完成了《春秋传》30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100卷,《文定集》等理学著作,开创了以“经世致用”等为灵魂的湖湘文化学。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胡安国逝世,其4个儿子继承和发扬父志,继续在碧泉书院等地授徒讲学。季子胡宏成为确立者,长子胡寅成为巨匠,次子胡宁和四子胡宪成为得力干将,最终真正形成了湖湘文化学,使隐山碧泉书院成为湖湘文化学的发源地。在此期间,胡宏以碧泉书院等地为教育基地,主教20多年,完成了《知言》、《皇王大纪》、《叙古蒙求》、《五峰》等主要理学著作。

胡氏父子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弟子,包括张栻、彪居正、朱熹、毛舜举等人,形成了一个规模大、势力强、较稳定的湖湘文化学学术群体——湖湘学派。当时,湖湘学派被称为天下最盛的一个学派,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胡氏主要理学著作被元明两朝定为科举考试取士的经文范本,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文化、生活达数百年之久。

绍兴31年(公元1161年),胡宏在碧泉书院病逝。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刘琪知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聘请张栻任主讲,彪居正任主管,胡宏的其他弟子也纷纷到岳麓书院授徒讲学。从此,岳麓书院成为湖湘文化学的活动中心。

胡安国墓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宋高宗赐金、帛委命湖南监司安置丧事,由潭州官府所建,又赐田十顷以养其后人。胡宏逝世后,与父母合葬。明正统(1436-1449年)初年,皇帝诏令将胡安国神主入文庙,随从孔子接受祭祀。景泰年间(1450-1456年),皇帝又诏令给胡安国父子修墓。时至今日,胡氏父子墓庐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周围松柏青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