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我见

 红烛453 2012-03-22

在语言实践中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我见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语言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继承优秀传统,扬弃陈旧经验。扎扎实实的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     把握教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语文是祖国语言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实现与维恩教学的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离不开课文的。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引导学生去领略、感受、体验祖国语言的美感、诗意、和情趣。因而,正确地把握教材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在不同的课文中善于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教材的系统性,从阅读教学的创新需要出发,深入钻研教材的语言现象,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的规律。

面对教材,不应当因它的浅显而基于去考虑教学方法,而应先抛开叫餐,独立思考才会有可喜2的发现。《飞夺泸定桥》以军营文化的语言特点,折射出解放军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游金华双龙洞》虽都属参观记之类的文体,但有口语化与文学化的不同语言特色,有纵写与横写的不同组材形式,有简单和复杂的思维过程……“一览众山小”,当把握了课文的的个性化语言所反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后,我们就会善于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就会较容易地准确揣摩出编者意图,以及语文知识链的构成与发展轨迹,准确的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果每一堂课都教得富有新意,就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萌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     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据

要实施创新教学,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为依据。为什么一些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呢?在众多的原因中有一点是主要的:那就是教师是从教的需要与便捷出发去设计、操作教学过程,而忽视了教学对象——学生的认知思维过程的发展轨迹。

小学生的认知具有先易后难、现形象后抽象、现具体后概括的特点。因此,先给课文分段然后逐段讲读的思维定势就有冲破的必要,先讲写作顺序后研读具体句段的顺序也需颠倒过来。品读欣赏尤其要充分暴露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必须吃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起点,根据教学重点,正确把握导学活动的基点和难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可能。为学生指引学习捷径是教师的使命,学生在这条捷径的探索中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认知水平,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对那些较为浅显、容易理解的语段,应当防守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而对那些过难得语段,进行模糊处理页未尝不可,或者干脆避而远之。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达到的,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未必会接受。

比如学习老舍的《猫》中关于老猫的片段,过去常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引发点,通过论证式的研读,提问“这表现在哪里”之类的问题,要求学生从第一节中找出“老实”、“贪玩”、“尽职”的三方面特点,然后再引向下文。这种教法现在看来似乎有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倾向,学生是被动的一步步地阅读的。因此,尝试着改为以下的办法,似乎较为恰当:1、引导初读。老舍非常喜爱他家的老猫,细读课文之后,便会发现老猫的确有不少可爱之处。——把作者笔下的老猫的特点通过学生研读思索之后的汇报,板书出来。2、引导品读。老师提出问题“你读了课文为什么会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请先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再说说感受和原因。——充分给学生以读议的自由,让学生暴露自己的认知水平与直觉思维,并在讨论中得以补充校正。3、形成整体。到后来,只有对“古怪”,少数学生还一时难以捕捉到老猫的具体表现,于是,请学生把目光从课本移到黑板,仔细观察这些特点之间的联系,学生便会很快醒悟,“古怪”一词统率其余,而其余又一一相对,于是设法把各对词穿成一个句,再把各对句连成一段话——参考课文的转折语言表达形式说一说,再尽兴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的准确与优美——“我好像到了他家。听他像对老朋友介绍一位可爱的孩子那样讲述他的老猫。”

总之,要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火花,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去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

三、     注重运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教学大纲从能力方面提出的教学目标。语言文字训练涉及“理解”“积累”“运用”三个方面。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把“理解”目标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认为只要学生理解了,其余的就不在话下,教学也算是成功了。其实,理解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包括识记、感悟、领会、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层面。课堂中要求学生理解语言,显然是越过了“积累”“运用”环节的高要求,占去了大量的课堂训练时间,学生很难达到,冲淡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造成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

要实现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切实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把教学时间重点用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去。如《小珊迪》这篇课文,语句生动,情节感人,对话比较多,适合学生朗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代讲”“读中升华”的方法,对课文中的重要语句,如卖火柴过程中的对话、小利比对哥哥遭遇的叙述,小珊迪临死前的话等,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读,读中体会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制度强烈不满的情感,增强了教育效果。也更有效地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     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风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必须要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要引导学生体验饱蘸着作者情感的语言文字中的喜怒哀乐。唯有如此,才能唤起学生学习语言的情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品味、感悟语言之中,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为短小精悍、寓于情趣的故事。有意境优美、朗朗上口的诗文;又充满哲理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这些都为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般采用“教师范读,以情转情;学生试读,初步知情;配乐朗读,以情激情;再读文句,以情悟情;角色朗读,入景入情”等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情感体验往往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创新思维的过程往往是难以撇开情感因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善于引导,善于升华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这样才会创意迭出,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