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军认为,后勤是国家经济与作战部队之间的桥梁,是进行战争的经济基础,是军队作战行动的命脉。特别是在对外作战中,后勤保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后勤的基本任务是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在战场上部队需要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提供其需要的一切。这一任务贯穿于后勤全部工作之中。
美军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后勤保障计划与作战计划融为一体,积极、主动、适时、适地、适量地靠前保障第一线战斗部队完成战斗任务;重点是保障在战斗中起关键作用的战斗部队,特别是对作战有重大影响的武器系统。
后勤保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要素之一。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所产生的战斗力,始终是衡量后勤保障是否成功的唯一尺度。
理论原则
1.后勤指挥管理原则
(1)防止设施、勤务、补给品和设备的重复,以提高部队整体的战斗力;
(2)设计好能在紧急情况下实行扩编以担负高峰支援工作量的后勤系统;
(3)对指挥官在作战和技术方面的要求能快速作出反应;
(4)避免使作战部队失去重要的保障手段;
(5)对于各军种共同使用的设施,要指定一个军种机构统一负责行政管理;
(6)对后勤人员的业务工作实施积极的领导和监督。
2.后勤保障工作原则
(l)掌握情报。后勤保障决心需要可靠的后勤情报。指挥官必须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和分析后勤情况,以保证对作战部队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
(2)明确目标。一切后勤工作都必须指向一个明确而可以达到的目标。
(3)主动创造。主动性、创造性、探索精神的发挥和专业知识、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后勤系统充分发挥潜力,完成课障任务的基础。
(4)相互依存。后勤系统的各职能部门必须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5)简便精干。后勤系统的保障环节和各级单位必须力求简便精干,反应灵活。
(6)及时准确。后勤保障必须作到及时准确一适时、造地、适量地提供支援,确保战斗任务的完成。
(7)靠前实施。后勤保障的动力是积极主动靠前保障战斗部队,满足其对各种物资和勤务的需要。
(8)提高效益。对后勤资源必须制订周密的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9)保证安全。后勤保障系统各个环节的安全必须得到可靠的保证,防止后勤资源受到损失,确保对作战部队的持续保障。
3.后勤保障工作要求和目标
现代作战条件下,美军对后勤保障的总的要求是:具有预见性;实行一体化;确保支援的不间断;反应灵敏;随机应变。其具体要求和应实现的目标如下;
工作要求 |
(1)在人力、物力方面要能保障部队的战备并能作出快速反应 (2)在后勤兵力结构方面要能适应平时和战时的需要 (3)在保障能力方面要建立能够对现有兵力和已规划的兵力 进行保障和持续保障的后勤态势; (4)在动员和展开方面要具有迅速动员和展开兵力的能力; (5)在未来发展和现代化方面要为新型和改进型以及处于换代过程中的装备系统提供全面、有效、充分的后勤保障; (6)在教育训练方面要确深对从事后勤工作的士兵、军官和文职人员进行有效的训练; (7)在资源方面要使后勤项目拥有与总体规划相称的足够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而充分的管理; (8)在安全援助方面要有一个符合国家目标和政策的安全援助规 划; (9)在参谋工作方面要配备一个紧密团结、管理得当、积极主动、有效工作、不断创新、事半功倍的参谋班子。 |
工作目标 |
(1)为作战部队提供一切必要的、可靠的、便于保障的、战备程度很高的、在技术上优于潜在敌人的武器装备系统; (2)建设一支结构平衡、训练有素、技术高超、顽强善战的后勤保障力量; (3)保持一种适应干部队平时和战时需求的后勤态势; (4)能迅速部署一个充分的、运转灵活的战斗后勤保障系统,在物资供应、设备设施和各种勤务方面持续保障部队的战斗,确保其完成战斗任务。 |
4.战区以下野战后勤保障系统的活动与管理原则
(1)尽量减少战斗核定储备表和规定携运量表中所列物资项目;
(2)加强对库存物资和运输活动的管理;
(3)尽量减少补给品的装卸次数;
(4)尽量精简补给、维修、运输以及其他各种勤务的设施和部队;
(5)日常需要的补给品和非紧急补给品应尽量依靠美国本上的补给机构提供;
(6)紧急需要的第二类物资(用于修理的工具)和第九类物资(修理零配件)利用正常航班飞机前送;
(7)根据作战情况和安全方面的要求,尽量疏开配置后勤设施和后勤部队;
(8)尽量利用驻在国的现有后勤机构、当地资源、公用设施、战激物资、民工和战俘(以不违背日内瓦公约条款为准则);
(9)尽量节约人力和物力;
(10)充分利用预备支援路线;
(11)广泛使用现场修理组,加强对一线部(分)队的保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