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正中《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水月清华 2012-03-24

冯正中的词,最出名要属《谒金门》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但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的则是十四首《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关于冯正中的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延己,又一说延巳,但据夏承焘先生考证以为当作延巳,所据乃佛典:「可中时,巳时,正中时,午时。」古时以十二地支代表二十四个小时,巳时是在午时前的一个时辰,九至十一点是巳时,十一至十三点是午时,所以延巳则恰好到午时,而午时是正中之时,他名正中,所以号延巳。我自己的习惯也叫他延巳,因为他还有一个名叫延嗣,与延巳声音相同。可知其号延巳的可能性相当大。
       
       任何一位作者都可能写出大半与一般作品相近似的作品,也往往能写出来最能代表他自己特色的一类作品。温飞卿的代表作是他的十四首《菩萨蛮》。韦庄的代表作也是《菩萨蛮》,不过那些直抒胸臆的小词同样也能代表韦庄的特色。至于冯延巳的词,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则是十四首《鹊踏枝》,《鹊踏枝》别名《蝶恋花》,北宋初年的作者晏殊和欧阳修的词中有许多首《蝶恋花》,冯正中的《鹊踏枝》跟晏、欧的《蝶恋花》有许多在他们的词集中是互见的,唐圭璋先生写有《宋词互见考》,对这些互见的词的归属问题颇有研究。这种互见的现象之所以产生,乃因三人之作风有相似之处,不过他们也各有其特色。关于冯正中的词,后人有许多评论,晚清词人王鹏运刊刻了冯正中的词集——《阳春集》,前面有词人冯煦写的序文,因为是同姓,冯煦非常推尊冯正中,常称“吾家正中翁”,说他“上翼二主,下启晏欧”,既增强了南唐词风的影响,又为大晏、欧阳开启创作之途径,将冯正中树为中国词学发展史转折期的代表性作者。说他“上翼二主,下启晏欧”。冯煦的话并非溢美之辞,冯正中确是为词之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道路的重要作者。他何以显得如此之重要?我们把他和已经讲过的两位作者比较来看,温飞卿词本身的境界是不具个性的艳歌,尽管他有非常精美的物象,尽管他与美人芳草的传统有暗合之处,可以引起我们很多美感的联想,但却缺少主观的抒写,不易给读者直接的感动。韦庄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主观的抒情诗,“其中有人,呼之欲出”,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最真切、最深刻的感情的抒写,这是韦庄的成就。然而,韦庄的抒情诗与艳歌相对尽管是一种进步,但他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事都是分明的,因此也就有了他的局限,他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他所写的悲哀愁苦,都往往被一时、一地所限。而人类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感情像韦庄所写是为某一件事情而产生的,而另一种感情则是长存不去的。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他说我的春恨,在荷叶生时萌生,在荷叶枯时成熟,只要身体存在一天这种感情也就存在一天,就像那江头的流水源源不断。李商隐又有诗说:“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潺湲”二字不仅是说流水潺潺不竭,而且是水流之声,是缠绵婉转哀怨的声音,它的经久就如同那不断的、不消失的、不停止的、长存永在的感情。你一定会分辨出,有的人写的哀愁是短暂的、片刻之间的,是由某一件事情引起的哀愁,有的人写的哀愁是由他内心所涌现的长存永在的怅惘哀伤。冯正中与温飞卿、韦端已不同,他兼有飞卿的不受拘限和端已的直接感发。飞卿的词给人联想但不给人直接感动,端已的词虽是以直接叙写给人感动,但却有拘限的,是因某一件事而产生的感动。而冯正中的词则既有直接感发的力量,而又没有事件的拘限,所以我以为冯正中的词所写的不是感情的事件,而是富有深厚感发力量的感情境界。最能代表他这一特色的就是这十四首《鹊踏枝》,历代词评家每评这十四首小词,他们的看法都很相近,冯煦评为“郁伊怆怳”,王鹏运评为“郁伊惝怳”,张尔田评为“幽咽惝恍”。“惝恍”二字是不大十分清楚、不大十分明白的意思,是说不能明言、不可确指。“郁伊”是沉绵郁结的意思,“幽咽”是一种被压抑的、非常沉痛的悲哀,所以冯正中所写的是一种不可明言,不可确指,非常沉郁悲哀的感情,是这样一种感情的意境。
       
       我们现在就来讲他的一首《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我们上次讲韦庄的词,说陈廷焯对韦词的评语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冯正中的词也是沉绵郁结,但与韦庄又有什么不同呢?下边我们就要细加分析了。首先要讲的是冯词的感情境界和韦词的感情事件不同,其次讲传达叙写的方式有何不同。先从第一点来看,韦庄的词:“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事件说得很清楚,是两人之间的分别。“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无处觅。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写得非常诚挚,感情的事件也很分明。而冯正中的开头一句是“谁道闲情抛弃久”,什么是“闲情”,就是最难摆脱的,是说你一清闲下来就会涌现在心头的那一种情思。魏文帝曹丕有一首四言诗《善歌行》,其中有几句说:“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高山之上必有崖石,树林之中必有树枝,我心中的哀伤忧愁却不知来自何方,而且我这种感情也无法向人诉说。如果你是为了某一个事件而哀愁,你就可以分明的向别人诉说,可是有一种哀愁是连你都不能说明的,闲来就会涌上心头的,这是所谓闲情。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情绪,一种是暂时的,一种是永恒的,所以我说韦庄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冯正中所写的是感情的境界。下面再来看传达方式上的不同。“谁道闲情抛弃久”,是说我曾经致力于抛弃闲情,冯正中的词,如按西洋的悲剧精神来说,他是晚唐五代词人最富悲剧精神的人物。悲剧的精神有两点特色,一是要奋斗挣扎的努力,二是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冯正中的词不但表现了一种境界,而且还带有奋斗挣扎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温、韦、冯词时,各选了他们一句词来代表其特色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已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和泪”是一种悲哀,“和泪试严妆”是说冯正中的词中对自己的感情有一种固执,有一种操守。“试”是努力尝试,是在和泪的悲哀之中也要保持严妆的美丽,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身无悔的精神正是正中词的特色。“严妆”是要对镜梳妆的,正中词中对他自己的奋斗、挣扎,对他自己的固执操守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故而有一份反省自觉,是心甘情愿的做这一选择的。不管是对学问、对事业、对感情,如果遇到一次失败就不再干下去,那真是缺乏悲剧精神,屡次经过挫折,屡次努力站起来而终于成功,固然最好,即使最后跌倒了不能再起来,也仍然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这首词开端所写的“谁道闲情抛弃久”,“闲情抛弃久”,是说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挣扎努力,要将那间情抛弃,而加上“谁道”二字,用反问句表示这竟未能做到,使“闲情抛弃久”的奋斗化为乌有。下面再继之以“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每到”二字的口吻非常重要,只是一年的春天到来吗?只是今年的春天到来吗?不只是一年,不只是今年,而是每年,他所写的不是某一年的偶发事件,而是长久存在的一种情意。“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他所写的完全是自己盘旋郁结的感情的姿态。“闲情”二字值得注意,它没有具体的情事,是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的一种闲来就会涌上心头的情绪,由“闲情”说到“抛弃”,是一种挣扎的努力,是一种带有反省的挣扎的努力,是我在与自己的闲情奋斗抗争,所以说要将闲情抛弃。我们可以用韦庄的一句词做说明,韦庄词的“不忍把伊书迹”,是说我不能忍受、负荷这种相思怀念的感情,因为一旦看到她的墨迹,那相思怀念的感情就会把我压倒。韦庄所写的是确指的“伊人”,而冯正中所写的是抛弃不掉的那一份闲情,是他不能负担得了的那一份闲情中的痛苦和悲哀“闲情抛弃久”,是说他经过了长久的努力去抛弃闲情,然而他又在此句开端用了“谁道”二字,又完全把“闲情”打回来了。“谁道”者是没有料到之词,我以为已经把闲情抛弃了,谁想到我竟没有把闲情完全抛弃,这里有多层的转折,是经过挣扎而无法摆脱的感情。冯正中再下面写得更是盘旋郁结,“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是每到春天都有这样的惆怅,“闲情”是没有确指的,“惆怅”也是没有确指的。所谓“惆怅”者,我以为就是一种好像若有所追求,又若有所失落,是你精神的彷徨追寻而无所依托的感觉。冯正中所写的“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正是说他心中有一种无法具体言说的感觉,不是悲哀,不是忧愁,不是为某一个人,某一事件,而是经常处于这样一种若有所失落、若有所追寻的怅惘之中。这正是他感情的状态。下面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王国维一再强调“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我们若只看外表,就只会看到他消极的内容,故而得考查其所传达的精神境界。花前为什么要病酒,可以分成几层来体会他的意思。李商隐的两句诗说:“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更无人。”花与月是大自然的美好事物,酒与人是人世间的美好事物。纵然大自然有花有月,本来圆满,但因为既无酒又无人,却是缺陷,就因为这圆满与缺陷的对比,使本来圆满的也变成缺陷了。应该与什么人一起欣赏这花与月,李白的诗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花与酒是美好的,然而“独酌无相亲”却是人世的遗憾和悲哀,李白要挣扎起来,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与词人的作品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就因为他们各自对人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李商隐沉没于悲哀之中,而李白虽有悲哀寂寞的一面,却又有飞扬腾跃的一面。杜甫也写过两句诗说:“竹叶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指酒,有花必要有酒来酬答,就是说必须用美酒来表示对花的喜悦和爱护之意,这是为什么有花必须有酒的原因。为什么有花有酒而非得到“病酒”的程度?杜甫的《曲江二首》有句云:“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一片花飞减却春”,一般人的感觉迟钝,要看到很多花都落了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而杜甫却只从一片花瓣的飘落便意识到了春天不再完美,那是对春天何等真挚的爱情,何等严格的要求,仅是看到春光的渐减,就有此感觉,又怎么能有心面对那风飘万点的落红。最后,杜甫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的对句推进感情,一般人写对句感情是平行的,而杜甫的这一对句是渐进的。“经眼”是形容花期之短暂,如过眼烟云。“欲尽”则言残红,从“一片花飞”、“风飘万点”到“欲尽”的残红,是美好生命的消亡,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过程。看得不多、看得不久,故谓“且看”,“且”是姑且、暂且,是对花开花落的无可奈何,无法忍受这种美好的爱情,也无法忍受这凋零的深重悲哀,所以我才要喝酒,“伤多”是说已经沉醉,“厌”是厌拒推辞,你不要说酒已经喝得很多了而加以推辞,因为有对“经眼”之花那么深挚的爱惜,有对“欲尽”之花那么深重的悲哀,所以杜甫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这正是为什么要在花前醉酒的缘故。我之所以讲这样多首诗,是因为很难说明为什么冯正中要“日日花前常病酒”,正是对花这种美好生命的珍重爱惜,和对这种无常生命的哀惋,使这两种复杂感情的无可奈何于此达到极点。“不辞镜里朱颜瘦”,“朱颜瘦”是人之生命在这种感伤之中的消损,“镜里”则带有明显的自我觉悟,“不辞”则要坚定的将感情投入其中而不逃避,是明知要殉身消损也要努力为之。这是冯正中的感情的境界,而不是感情的事件,它没有人物、时间、地点,感情缠绵郁结而不知其何所指,所以有人评他的词是“郁伊怆怳”、“幽咽惝怳”、“郁伊”、“幽咽”是说他这样的缠绵郁结,“怆怳”、“惝怳”是说他的感情的不可确指,只是一片迷茫的悲哀怅惘。可以说他前半首完全是在以赋笔直接叙写感情的境界,不是一样使人感动吗?何必一定得用比兴呢?特别强调比兴不一定都能收到好的效果,赋的叙写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有的诗尽管完全用比兴,却也不能避免用赋笔来叙写,感发的力量都需从叙述的口吻、文字的结合之中传达出来。可是冯正中并没有完全停止在赋笔,下半首的开端是很妙的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上半首全写情,至此才有一句完全写景的句子。有人评说陶渊明的诗,说他没有一句是完全写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难道不是写景吗?但陶渊明写的又何曾是景。他虽然也写了篱下的菊花,南山的飞鸟。但是“此中有真意”,实在才是他要写的东西。所以过去的批评家说陶诗中的“所有景语,皆是情语”,我们要说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根本就是以他的感情、思想取胜的作者,陶渊明所要写的原就是他心灵意念的活动,自然不会只是单纯的写景,真正的抒情诗就是如此,应该是一切景语,皆是情语。晚清著名的词评家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也曾云:“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不得已者。”他所谓“不得已”,也是指内心中的一种感动。冯正中这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惆怅的增长,闲情的难弃都与此有关。而后面的“新愁年年有”也正由此而来,“河畔青芜堤上柳”即是引起新愁的感发因素,而这也是有悠久的传统的。古诗《饮马长城窟》:“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是因为看见河畔的青草引起来她对远人的怀念。唐人的诗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是因为看见陌头的杨柳引起来她对远人的思念。“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是说我的新愁随着那河畔的青草与堤上的杨柳一样年年长起来。然而冯正中又没有简单的把忧愁的增加和青芜杨柳的生长等同起来,他没有用肯定的话来说,而是用了一个反问句:“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为问”、“何事”四个字与前面的“谁道闲情抛弃久”一句的口气连贯下来,代表着他持久的反省和挣扎,更见其“闲情”、“惆怅”、“新愁”之无法断绝,之不能自已,但却又不能明白指出何人何事,这正表现了冯正中的特色,使你读了他的作品只觉得那么一大片缠绵郁结的感情将你笼罩住,但却又完全不能指说。结尾两句是“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表面上没有写感情的一个字,只是客观的把一个感情背景呈现在你面前,没有再提“闲情”、“惆怅”、“新愁”,而只说“独立小桥”,“桥”是供人通行的,给人过路的,不是可以居住的,不是可以停留的,桥上四无遮避,寒风四袭,那你为什么要立在桥头上不走,而且是“独立”,他独立了多久?是一直独立到“平林新月人归后”,是新升起的月亮到了树林的梢头,所有的行人都归家之后。清人黄仲则写有“为谁风露立中宵”的诗句,“风满袖”也就是立于风露之中,黄仲则还有两句诗“小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也是一种难以解脱的孤独寒冷的景况。现在我们要讲什么是“新月”,上次讲韦庄的“残月出门时”,对“残月”有两种解释,即低沉和残缺的月亮。早晨西沉的月必是残缺的月,而“新月”则是入夜后新升起来的,而且是没有残缺的,将圆未圆的月。这两种情况是合一的。也就是说凡是早晨西沉的月必是残缺的月,而凡是黄昏时最先看到的月亮一定是新的月牙。这首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二句全不写感情,而每一个环境的景象之中都暗示了他的孤独、寒冷和寂寞。他前面所写的“闲情”、“惆怅”、“新愁”都凝聚在这两句之中了,而且是无可排解的。所以他才久久的伫立于桥头之上,任凭寒风吹满双袖,直到月亮升起,行人归尽。


冯煦曾在《阳春集序》中这样评论冯正中,说是:
       [淘股吧]
       
       翁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词,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若《三台令》《归国谣》、《蝶恋花》(即《鹊踏枝》)诸作,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怳之所为。
       
       又云:
       
       周师南侵,国势岌岌,中主既昧本图,汶暗不自强,……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救,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
       
       冯煦还说冯正中的词是“上翼二主,下启晏欧”。以前我们曾提到词集《花间集》,而南唐的作者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冯延已的作品均不在其中,王国维认为其所以没有收入的原因,是因为南唐作者的作品和《花间集》中作品的风格不同。他的这一论断是错误的。龙榆生先生在编《唐宋名家词选》时就曾提出来说《花间集》之所以没有收入南唐词人的作品,并不是因为风格不同,而是因为时代和道里(地域)不相及。总之,我以为南唐作者与《花间集》作者的不同在于:南唐作者的词作更富于诗人兴发感动的质素。一般说起来,《花间集》所写的闺阁园亭、男女相思是比较落实的,而南唐中主、后主和正中的词则更富有诗意,更能以感情触引你的感发,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点,也是词史之一大演进。王国维曾经说过:“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又曾说:“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还曾举冯延已的词句“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认为有诗人“忧世”之心。凡此种种,都是读词时的一种感发。李后主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感发的力量都是直接的、强烈的,冯正中的感情也是如此,但他的感情的姿态与中主、后主是不同的。总之,南唐词的特色,就在于能够带着直接的兴发感动的力量造成一种意境,这种特色是词的一大演进,这种质素影响到北宋初年的大晏和欧阳,正因为如此,所以冯煦才说正中的词是“上翼二主,下启晏欧”,他们三人的风格有相近似的地方,词也多有互见,但实际上,他们词的风格也是有差别的,晏殊常表现有一种圆融的哲理的观照,欧阳修的词则富于遣玩的意兴,他们都不像冯延巳一直沉溺在感情的盘旋郁结之中,而是时有飞扬之致。冯正中的词之所以写得“郁伊怆怳”,是与其本身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就每个人而言,外在的环境和遭遇,并不是每个人可以选择和掌握的,但是每个人对环境遭遇的反应则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古今的诗人、词人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就是因为当他们在遭到忧苦患难的恶运时所取的面对忧患的态度不同。苏东坡所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就是李太白之所以为李太白。个人的遭遇是不可避兔的,而所采取的态度则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冯正中的词是自己的内在天性与外在遭遇的结合,他的遭遇有注定不幸的一面,我们以前就讲到过冯正中的词表现了悲剧的感情和精神,他有一种挣扎坚持固执的感情和精神,他本身的经历也是一个悲剧性的过程,他一生下来就与一个偏安的弱小的国家结下了不可分离的命运。冯正中是广陵人,他的父亲冯令頵在南唐烈祖李升时曾官至吏部尚书,因为这个关系,当正中二十余岁时,“以白衣见烈祖”,烈祖欣赏他“有才学,多伎艺,辨说纵横”,便以白衣起家为秘书郎,与李璟(后来的南唐中主)交游,李璟比冯正中小十几岁,李璟初封吴王,又改封齐王,冯正中一直在其府中为掌书记,因此和李璟有了极密切的关系。南唐偏安江南,在五代十国纷争的战乱中,不发愤图强的话,只能是坐待消亡。在夏承焘先生所编的《唐宋词人年谱》中曾讲到这些历史背景。由于对政局的看法不一,南唐一直存在著党争,当时主战派曾经发动过伐闽、伐楚两次战争。本来在烈祖李升时就有过对战争的争议,中主李璟即位后,冯正中就做了宰相。正中的异母弟冯延鲁急于邀功升官,正中曾经劝阻他不要以不正当的手段追求仕进,但冯延鲁不听,结果由冯延鲁指挥的伐闽战争失败,冯正中被牵涉罢相,出任抚州节度使,抚州治在今江西临川附近六县之地(晏、欧的作风之所以与冯正中相似,除去某些条件的相近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冯正中任抚州节度使达三年之久,晏、欧二人都是江西人,而且晏殊恰好还又是临川人,冯正中当时作的歌词一定有所流传,晏殊的传记就曾记载他特别喜爱冯正中的词,而欧阳修的年辈又是晏殊的门下,所以晏、欧的词都受到冯正中的影响。)后来冯正中服母丧去职,复出后又做了宰相。本来在冯正中任抚州节度使时,南唐曾又发动伐楚战争,最初曾一度获胜,而后来由于处理不当和战将的背叛遭到失败,丢失了获胜时占得的楚国疆土,冯正中第二次被罢相。南唐对外的两次战争既然都以失败告终,于是自然便一步一步的更走向了败亡的道路。冯正中临终前的几年,南唐已经丢掉了自己的国号,而尊奉了后周。所以冯正中是亲眼看到了南唐从开国到消亡的全过程的。这正是冯煦所说的“周师南侵,国势岌岌……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救”,冯正中自认为是有才干可以扭转乾坤的,却不能不忍受这国家日渐消亡的剧痛,而他内心之中这种巨大的负荷,又因为朝廷上敌对党人的诽谤而更加沉重。我们不必去深究冯正中的词是否有心要写寄托,我们更不必指实他的每一首词是写的什么具体事件,只是说一个心情中有如此沉重复杂的负担的人,自然有这种沉郁的不能表达的一份感情,所以说“翁俯仰身世,所怀万端”、“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正因为他无法摆脱和南唐这种根深蒂固的关系,心中有万种感情,所以“缪悠其词”,缪悠是恍惚的、不可明言的、沉郁而不能自达的,“若显若晦”,他的词表面上看并不难懂,好像是显,可你要实指,却什么也指实不到,所以又是“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这与我前面说的好像是有冲突,因为我曾说他所用的都是赋笔,不过我也曾说明过比兴有几层意思,一是作法上的比兴,二是指作品在表面一层意思之外还有暗示的另一层意思,冯正中的词就是常能引起读者有另一层意思之联想的,所以有不少人认为他的词有“比兴”的喻托之意。香港的一位学者饶宗颐写有《人间词话平议》,他对冯正中的几首主要的《鹊踏枝》词都曾做过评说,认为“不辞镜里朱颜瘦”一句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又以为“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是“进退亦忧之义”,更以为“独立小桥”二句,是“岂当群飞刺天之时而能自保其贞固,其初罢相后之作乎?”还有另一首“惊残好梦”,饶氏以为“似悔讨闽兵败之役”,又以为“谁把钿筝移玉柱”,是“叹旋转乾坤之无人矣。”总之,饶先生按当时的政治背景给这些词都分别加了按语。饶先生对“不辞镜里朱颜瘦”一句所提出的“具见开济老臣怀抱”的说法,是结合了冯正中与南唐王朝的密切关系而言的。什么叫“开济”,那是杜甫咏诸葛亮的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是开国,“济”是挽救危亡,是从国家的开始奠基直至眼看着国家危亡要去挽救,一个人和国家结合了这样密切的关系,自然会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为挽救国家而殉身无悔的感情,也就是我以前所提到的在冯正中身上所存在的悲剧精神,尽管南唐的国势是无法挽救的,但作为一个老臣又怎么能不尽力挽救呢。我们并不是要将他的词一定比附什么事实,而是说把他的性格和身世结合起来看会有这样复杂的感情。近代学者张雨田《曼陀罗寱词序》也曾说:“正中身仕偏朝,知时不可为,所为《蝶恋花》诸阕,幽咽惝恍,如醉如迷,此皆贤人君子不得志发愤之所为作也。”饶宗颐还说过:“余诵正中词,觉有一股莽莽苍苍之气,《鹊踏枝》数首尤极沉郁顿挫。」这些评语都是极能掌握冯词特色的有见之言。最后我想附带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谁道闲情抛弃久“这首词也见于欧阳修的词集的问题。时至今日,还有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首词是冯正中的作品,因为他所表达的缠绵郁结的感情是和冯正中的感情相同,而与欧阳修的风格不十分近似的。像刚才所举的张惠言、饶宗颐、张雨田诸人就都认为这首《鹊踏枝》是冯正中的作品。
       
       --听叶嘉莹教授讲课笔记整理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