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传地菜煮鸡蛋源自华佗、神农

 文山书院 2012-03-26

民俗传说

相传地菜煮鸡蛋源自华佗、神农

2012年3月25日

    本报长沙讯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为“上巳节”。“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地菜煎煮,可使蛋味更加鲜美。地菜又名“荠菜”,其谐音是“聚财”,“地菜煮鸡蛋”既沾一点财气,又能防病健身。

    关于“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来历,湖南省博物馆民族民俗文物部主任曹学群告诉记者一个和华佗有关的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上山采药,突遇大雨,他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家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叮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纷纷用地菜煮鸡蛋吃。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三。

    另有一种传说: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孝感),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吃。当人们吃了以后,头就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记者徐海瑞 胡力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