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循环小数 2012-03-27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第一课  太阳和影子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影子是怎么样的方向、长短受太阳的影响。

知道气温和太阳的运动的关系。

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不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也不知道气温和太阳运动的关系。

       层次2:学生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但不能将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层次3:学生能够将影子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1:学生不能进行自行观察。

       层次2:学生能够进行自行观察,但不能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3:并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气温与太阳的运动。

 

教学材料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和学生猜一个有关影子的谜语。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探索和调查

1、在黑板上画一个人,让学生画出人的影子。

 

 

 

2、师:太阳和影子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3、到室外进行太阳和影子之间关系的测量。

4、进行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

 

1、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因为没有太阳的存在,就画不出影子,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密切。

 

 

1、  实验检测。

 

 

回顾和解释

1、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

2、布置课后观察一天影子、气温和太阳运动的关系的实验。

1、总结。

 

2、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并不能代替实际观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进行实际观察。气温的观察也是一样。

 

 

 

 

第二课   太阳钟

过程与方法:

*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可以利用影子推断时间。

会自己制作太阳钟。

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了解古代计时工具,但不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2:学生能够大概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3: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探究能力: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1:不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2: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太阳钟。

               层次3: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太阳钟。

 

教学材料:硬纸板、双面胶、铅笔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出示几种影子,让学生估计当时的时间

为后面做铺垫。

探索和调查

1、刚才你们是如何根据影子来推断时间的呢?

2、你们知道哪些用影子来推断时间的例子?全班交流。

 

3、如果让你自己制作一个太阳钟,你打算怎么做?小组讨论。

 

 

 

 

4、制作太阳钟。

 

1、引起学生思考

 

2、以古代的计时工具引发学生思考,为后面制作太阳钟做铺垫。

3、通过讨论,思考,学生对太阳钟就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再进行制作,在制作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把钟面复印给学生进行制作。

回顾和解释

1、用自己所做的太阳钟进行实际检测时间。

2、课后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推断时间。

1、应用。

 

2、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第三课   昼夜交替

过程与方法:

*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的成因。

*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行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

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的历程。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

       层次2: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但不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层次3: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并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探究能力: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1:不能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3: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教学材料:手电筒、地球仪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引起学生思考。

探索和调查

1、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同一时刻,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时间不一定一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2、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3、实验的时候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国家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找出不同时间的国家例子。

 

4、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1、将时间与地球、太阳建立起联系。

 

 

 

3、用实验和前面的问题建立联系。

回顾和解释

1、课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1为后续学习留有余地

 

 

 

第四课   昼夜交替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意识到如实观察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月相变化的顺序和规律。

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

       层次2: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但不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层次3: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1:不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

       层次2: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但不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3: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教学材料:月相变化盒、硬纸板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请同学上黑板画月亮。

 

1、让学生回想原认知中月亮的形状,学生画出的月亮肯定是有不同的,就为后面月相的变化做了铺垫。

探索和调查

1、让学生交流曾经观察月相的经验。

2、小学讨论,提出月相变化可能是什么规律。

3、用月相观察盒,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4、再交流月相变化的规律。

 

 

 

5、讲解月相为什么会变化。

 

 

 

6、制作月相日记卡纸。

 

 

 

7、分观察小组。

 

2、让学生养成自己思考、总结的习惯

 

 

4、月相变化的规律也可以留在学生自行观察月相、记月相日记之后进行。

5、应该让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原因,不要让他们感觉月相变化有那么神秘。

6、在课堂上把卡纸做好,有利于激发学生记日记,而且可以统一格式、材料。

7、学生个别观察的时候常中途放弃,组成小组观察可以起到相互提醒的作用。

回顾和解释

1、布置记月相日记。

1、鼓励学生重在坚持,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月亮每天“出现”的时间不同,和出现阴雨天如何处理。

 

 

 

 

第五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知道动植物、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层次2: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但不能举出实际的例子。

               层次3: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并能举出实例。

探究能力: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层次1:不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层次2: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层次3: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教学材料: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昨天晚上你干了什么事?

 

 

探索和调查

1、你所做的事情,哪些事你白天一般不会做。

2、还有哪些事情是你白天做,但晚上不做的呢?

3、你还知道哪些情况是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的。资料交流。

 

4、这些昼夜交替对动植物影响的事实,能够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5、如果让你研究昼夜交替对动物或植物的影响,你打算怎么做?

6、交流观察计划、注意点。

 

 

 

2、让学生先从自身认识到昼夜对自己的影响。

3、课前要准备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分动物、植物两部分进行。

4、可以从身边说起,也可以说通过资料收集找到的。

5、指定计划。

 

 

回顾和解释

1、布置课后观察。

1、观察活动不要困难。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光怎样行进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方面: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l         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l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

教学重难点: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能认识光源

l         光线沿着直线行进的。

l         小孔成像的原因

教学准备:有关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图象资料。分组实验材料:小孔板,电筒、白纸屏

学生准备:纸盒、剪刀、胶水、透明纸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

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  情境导入。

(1)、我们首先来朗读一首优美的小诗。

(2)、猜猜这里的“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谈谈关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4)、导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光与色彩的知识。

2、  认识光源

1)、你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

2)、学生说,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说的物体写在黑板上。

3)、介绍光源的定义: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4)、辨别会发光物体中的真假光源。

5)、黑板上的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你能分分类吗?

6)、学生讨论分类说出理由。

7)思考:会发光的物体都会发热吗?

8)介绍冷光源。

3、  光的直线传播

1)、出示三幅图片,问:光怎样行进?

2)、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

3)、你们该如何来证明你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呢?

4)、布置任务: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纸屏上。

(注意:这个实验最好在暗室中进行效果比较好。)

5)、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6)、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

7)、讨论:从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4、  小孔成像实验

1)、导入:在古代有个叫墨子的学者有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学们想知道吗?

2)多媒体介绍墨子的发现,认识到什么叫小孔成像。

3)、我们也来试一试小孔成像。

4)、介绍制作方法。

5)、学生制作、实验、观察现象。

(注意小孔成像实验最好在遮光比较好的教室里进行,这样现象会比较明显。)

6)、汇报你们有什么发现?

7)、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

8)、讲解小孔成像的成因。

 

 

探索和调查

 

 

 

回顾和解释

 

 

 

 

 

 

 

2照镜子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方面: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

l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和想法。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         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

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发现镜子的有趣现象

l         从平面镜成像和成像的物点了解镜子的用途

l         利用镜子的特点制作潜望镜。

教学准备:镜子、汤匙、金属面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

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一、    设情境导入

(和学生一起到有镜子的大舞蹈房上课)

1、这间教室有什么特点呀?(有一整面墙都是镜子,我们进来后,镜子里也有很多人)

2、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经常照镜子吧,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呀?

二、    识平面镜及特点

1、大家玩一玩手中的一面小镜子,你能发现些什么有趣的现象?

2、生分小组自由活动,教师巡视

3、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其余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4、学生可能会发现很多:

镜子里能照出自己;镜子里的左右和物体本身的左右相反;镜子在阳光下可以在墙上照出光斑还能移动;我可以利用镜子看到坐在我身后的人;把书放在镜子前,镜子里的字是反的.

5、你能想个办法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吗?想好可以试一试。

( 可以提供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脑后的头发在后面的镜子第一次成像,又在前面的镜子第二次成像。)

你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了吗?

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师:镜子的用途很广呢,你瞧!(出示一个简易潜望镜)让一位学生上来看看,说说有什么发现?课后大家也可以做一个。

6、如果把两面镜子夹成一定角度把好,把小玩具放中间,你猜镜子里会看到什么?在改变角度会怎样?多试几次吧。

你有什么发现?(夹角越小,看到的东西越多。)

三、    联系生活,讨论用途

1、课前,让大家找一找能照出别的东西的物体,你找到了哪些?向大家介绍一下。(汤匙的两面、汽车的后视镜、河水面、比较光亮的金属面等。)

2、  们照一照,和刚才用的镜子比,有什么新的发现?

(弯曲的面很好玩,照出得像是变形的,像哈哈镜)

   师:弯曲的凹面镜和凸面镜,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呢?

  (马路上的后视镜,摩托车、汽车使用的后视镜,因为在这种镜子里比平面的镜子看到的东西多)

四、课后活动,小组竞赛

小组根据材料和说明,合作制作潜望镜,进行观察,想想潜望镜为什么从下面能看到上面的物体,下节课向大家讲解。可以把小组的想法画出来。比比那个小组合作的好。

 

 

探索和调查

 

 

 

回顾和解释

 

 

 

 

 

 

3、研究透镜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方面: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l         尝试制作望远镜。

知识与技能

l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l         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l         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         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l         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l         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l         制作望远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三种类型的凸透镜各一片,蜡烛一支,火柴一盒,纸屏一个,支架三个,凹透镜一片,布卷尺一把,记录纸一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

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一、    观察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

桌上有一张画报,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将报上的字放大吗?

(提供材料:画报、滴管、玻璃杯、玻璃碟)

思考:字为什么会放大呢?

学生此时还不会从光线的折射的角度来分析,但在学生分析的同时,可能会想到放大镜,水、玻璃杯有着放大镜的作用。

二、  观察凸透镜

1.      学生自己观察

放大镜是什么样的?

通过学生的看,摸,学生很容易发现放大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的镜片。

2.      再发给学生两种镜片,与放大镜观察比较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又有什么是相同的?

很显然,三种镜片一种是两边凸的,一种是一边凸一边平的,还有一种是一边凸一边凹的,但这三种镜片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的镜片,都可以将字放大。

3.      让学生给这三种镜片起一个共同的名字

三、研究凸透镜的作用

小组讨论: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通过刚才的观察,孩子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到室外做一做用凸透镜点燃火柴的实验。

教师讲述:

如果我们把太阳光看成是平行的光,那么通过凸透镜之后,还会是平行的光吗?如果不是又会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

四、重点研究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1.      讲述演示:将凸透镜对着窗外,在凸透镜后面放上一张纸屏,观察在纸屏上有什么发现?

2.      学生操作,汇报:

学生惊奇地发现在纸屏上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像。

教者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像?和平面镜里的像一样吗?

3.      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之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凸透镜成的像为什么会是倒着的?这和第一节课的小孔成像有联系吗?
凸透镜所成的像为什么会是缩小的?有没有放大的呢?

如果有放大的像,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凸透镜什么时候可以形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可以形成缩小的像

……

4.      教师给出新任务:

材料:纸屏、蜡烛、凸透镜

要求:在纸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在实验的同时做好记录,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要找的答案。

在学生实验之前要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要让学生知道需要做哪些记录,要让学生意识到用尺去量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为获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教师可提醒学生做实验时确保三者(蜡烛、凸透镜、纸屏)有一者不动,每次只能调节另外两个物体。

第二,“每个人做什么事情”。要知道围在一块儿并不是合作,合作应是一个饼图,小组成员共同来完成一项任务,每个成员都有事情做,每个成员的成败都关系到小组的成败,如果缺少了某个成员的工作,这个任务将无法实现,这个饼图也将不会是一个完整的圆。可以让学生讨论: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是调整三者的之间的距离,还是测量,亦或是观察、记录等,分工明确很重要,这关系着实验的效率。

学生的记录可以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文字的,陈述性的语言,一种是图画,还有一种就是简单的符号。

教师指导的策略:

如果小组能发现缩小与放大的像,也就是能发现成像规律,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果。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待会请你们做经验介绍。

如果有些组只能发现一种成像情形的(放大或是缩小),建议他们可以到其他组去看看。教师也可以直接参与,移动凸透镜,“又发现了什么呢?”

如果全班都只是一种情况,那么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到另外一种情形。

汇报交流:

有没有发现?(不管是什么发现,哪怕是一丁点的发现,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有没有发现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放大的像?什么时候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思考:为什么会呈现一个倒立的像呢?为什么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呢?

这时把对事物表象的认识上升到本质的认识,只需让学生意识到光线从一端透过凸透镜另一端的时候,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而是发生了偏折,教师无需给出“折射”的概念。

为什么会取得成功的?你们认为要想取得实验成功,哪些很重要?

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失败在什么地方?)

五、认识凸透镜的应用

1.      让学生说一说,凸透镜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照相机、显微镜、投影仪等)

2.      比较老花镜与近视镜

学生比较熟悉的是近视眼镜,容易认为近视眼镜是凸透镜片做的,其实不然,教者可以采用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通过摸,让学生知道近视眼镜是中间薄,而边缘厚的镜片,通过看,发现在近视眼镜下面看到的是缩小的像,而并非放大的像,最后再和老花镜一比较,发现老花镜才是凸透镜做的,而近视眼镜恰恰与之相反。

拓展延伸:尝试做一个望远镜

发给学生一面透镜,让学生观察这是一片什么样的镜片?与凸透镜比较,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给这种镜片起一个名字。

将两面透镜组合在一起,观察处面的景物,有何发现?

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当把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放大,看远处的物体就好像是在眼前,学生可以通过调节两面镜子的距离从而让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一些。调换镜片的前后(将两片镜子一前一后换放),发现将近处的景物变小了,变远了。在孩子的一阵阵的惊喜声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 只要同孩子们一起分享这份惊喜就够了。教者抓住这种惊喜,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一番:望远镜是什么道理?从而把对感性的认识上升到对理性的认识。最后补充一些望远镜的发明史,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好处。

 

 

探索和调查

 

 

 

回顾和解释

 

 

 

 

 

4、七色光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方面: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制造彩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

l         透过单色光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l         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l         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难点  1.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

3.  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描述光的颜色

l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l         了解光和颜色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有关彩虹的图象材料,牛顿与七色光的制作幻灯片。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一块,喷雾器一只,彩色玻璃纸。

学生准备:白纸,自制陀螺,彩笔一盒,手电筒一只,纸筒。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一、导入

1、以彩虹的图片导入,问学生是否见过这样的景观?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暗示彩虹出现是有一定的天气条件的。然后请学生根据回忆描述一下彩虹的样子,如果学生不能回忆,就让学生看着图片进行描述。

2、    生一起制造彩虹。制造彩虹最好是选择一个无风,阳光比较好的时间,利用小型喷雾器背对着太阳向前上方喷雾,喷出的刹那,就会在水雾中隐隐约约的看到彩虹。

二、探索

1、大家桌上都有一个三棱镜(向学生展示),下面大家就拿着这个三棱镜到阳光下去看看,他与其他镜子的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室外活动。教师随时准备处理学生的发现。

3、  间让更多的学生看到三棱镜后面的彩带。

              

三、讨论      

1、室内讨论彩带的来源。引导学生做出“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色光合成的”类似的科学论断。              

2、深入研究

3、关于牛顿发现白光奥秘的故事,配合制作的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这一段科学史,然后提出问题:牛顿的发现是什么?人们都不相信,怎样才能说服人们?牛顿使用的是怎样的方法使人信服的?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历史有深层次的理解,并认识到:许多独特的见解在刚提出时总会遇到困难,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信服的,坚持真理需要一定的勇气;同时,也意识到科学讲究证据,一切都要靠证据说话。另外也让学生了解到如果把七色光合成白光,那就能说明自己提出的论断: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色光合成的。

3、    转陀螺合成白光。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将七色光合成为白光。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旋转陀螺法、将七种颜色的光照在一起等。教科书中介绍的是旋转彩色陀螺的方法,要求学生将陀螺的正面按照一定比例依次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让它旋转起来。

4、验不同颜色物体只能透过与之颜色相同的光线。通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由不同颜色线条构成的图案,孩子们会有惊奇的发现:有的线条消失了,换种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不一样。原因是某色玻璃纸只能透过这一种色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看起来图案发生了改变。这个原因不要求孩子们解释,只要求学生有深刻的体验,但可鼓励他们课后继续研究。

5、    合红、绿、蓝三种色光。实验时,先让学生自己先混合,看他们运用这三种色光能混合出什么颜色的色光,然后再将三种色光混合起来。孩子们会发现用这三种色光合成了白色光,与之前的七色光合成白色光相比较后,教师可告诉他们这就是光的三原色,用他们可以混合出其他的各种色彩,并鼓励他们课后研究用三原色可以还可以混合出哪些颜色。为了使整个实验的现象更明显一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使室内光线尽可能的暗,使手电筒的光线尽可能集中。可在教室里拉上窗帘,用纸桶将手电筒的光聚合,将三色光照射到白色纸张上,使对比强烈些。

四、欣赏

欣赏大自然缤纷美丽的图片。出示一些颜色鲜艳,对比比较强烈的图片给学生观赏,愉悦他们的视觉,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五颜六色。

 

 

探索和调查

 

 

回顾和解释

 

 

 

 

 

第三单元 电和磁

 

科学内容

实验内容

材料

备注

1

简单电路的连接

1、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

2、想办法让小灯泡更亮。

 

1、小灯泡

2、导线

3、电池

4、开关

 

2

导体和绝缘体

1、组合检验器判断某些固体是否容易导电。

2、组合检验器判断某些液体的导电性。

1、若干金属制品

若干非金属制品

2、自来水、纯净水、盐水

3、小灯泡、导线

电池

 

3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设计一个简单电路暗盒让同伴来检测

1、暗盒

2、小灯泡、导线

电池

 

4

研究磁铁

1、探究磁铁的性质

2、利用磁铁的性质做一个指南针

3、利用磁铁的性质做一个磁铁玩具。

1、各种形状的磁铁

2、回形针、针线

3、泡沫、盘子

4、水彩笔、卡纸

 

5

电磁铁

1、做一个电磁铁

2、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电池、铁钉、

2、电线、回形针

 

1、简单电路

一、课程标准:

l         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l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二、教学目的:

l         过程技能

1. 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 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 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

l         科学知识

1. 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 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 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l         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l         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不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不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层次二:不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层次三: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2、探究能力:

层次一:不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层次二: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不会作实验记录。

层次三: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五、教学材料: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教师提供图片

让学生说说家里的电的使用状况,指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提出问题:电是怎样工作的?发电厂的电是怎样,传送到我们家里的电冰箱上的?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2、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探索和调查

1、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

组织学生让小灯泡亮起来,仔细观察,并用简图记录方法,进行交流。

(在观察过程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灯丝的两端接在哪里,在交流过程中,知道电池有正负两极。)

2、提供其他的电源形式,让学生连接

3、给学生提供更多材料,让学生把小灯泡变的更亮。

1、知道一些基本的电路元件,了解它们的构造。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

 

 

2、让学生意识到电的用途是很多的,不仅仅是让灯泡发光,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3、了解灯泡的明暗和那些因素有关。

回顾和解释

1、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连接简单电路需要什么?注意什么?如何让小灯泡更亮呢/

2、课后思考:如何控制小灯泡?

1、              回顾小结本课的所学

 

2、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

 

2、导体和绝缘体

一、课程标准:

l         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l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l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二、教学目的:

l         科学探究

1.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 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l         科学知识

1.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 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l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l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l         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不能分辨导体和绝缘体。

层次二:基本可以分辨导体和绝缘体。

层次三:能准确的分辨导体和绝缘体。

2、探究能力:

层次一:不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层次二: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不能检验自己的预测。

层次三: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能检验自己的预测。

五、教学材料:

若干金属和非金属制品、自来水、纯净水、盐水、小灯泡、导线、电池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教师提问:如果电路中的电线断了,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吗?如何可以知道一个物体的导电性呢?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设计检验器。

如何使用检验器呢?要注意什么呢?

2、分组实验,填写表格。

汇报交流结果。

3、提问:人体可以导电吗?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解释。

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3、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回顾和解释

1、出示电工材料,组织学生辨认哪部分是导体和绝缘体。

2、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生活中用电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回顾小结本课所学

 

2、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一、课程标准:

l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l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二、教学目的:

l         科学探究

1. 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2. 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3. 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l         科学知识

1. 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 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

l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 养成周密的思考的习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l         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l         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l         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不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层次二: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不知道现象反映了什么。

层次三: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清楚现象产生的原因。

2、探究能力:

层次一:不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层次二: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不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层次三: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五、教学材料:暗盒、小灯泡、导线、电池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教师一只手里握着导线(导线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两根不相边的),在拳头两旁露出导线的两个端头。

让学生猜猜,手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会判断未知电路的方法。

探索和调查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暗盒

要求:不能打开暗盒,如何知道里面的电路情况?应该注意什么呢?

2、组织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推测暗盒秘密。

1、让学生学会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并能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2、学会利用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回顾和解释

1、集体交流暗盒内的秘密以及判断的方法。

2、打开暗盒验证结果

3、提问:今天的实验我们经历了哪些步骤呢?有什么收获?

1、学会交流经验和吸取别人的优点。

2、检验小组的检测结果是否正确,进行反思。

 

 

 

4、研究磁铁

一、课程标准:

l         知道磁铁有方向特性,磁铁有两极,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l         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用指南针。

l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二、教学目的:

l         科学探究

1. 能够探究磁铁的有关性质。

2. 能够描述磁铁的有关性质。

l         科学知识

1. 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

2. 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l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2. 尝试制作的乐趣。

3.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豪感。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能够描述磁铁的有关性质。

l         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l         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不能准确描述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层次二:能描述磁铁的部分基本性质。

层次三:能描述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探究能力:

层次一: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探究磁铁的部分性质,但不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层次二:能够自行探究磁铁的有关性质,但不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层次三:能够自己设计不同实验探究磁铁的有关性质,并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五、教学材料:

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针、线、泡沫、盘子、水彩笔、卡纸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教师演示游戏。

2、介绍各种形状的磁铁。

3、提问:在哪里见过磁铁?还知道他的什么性质?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

3、拉近磁铁与学生的距离

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利用磁铁做游戏

2、              交流游戏过程,

提问:从游戏里,你知道磁铁有哪些性质吗?

3、教师补充其他实验,让学生总结磁铁的不同性质。

4、教师介绍指南针,学生补充。

5、组织学生自己制作指南针及其他磁铁游戏。

1、利用游戏探究磁铁的不同性质,并学会解释各种现象,总结性质。

2、能够制作指南针及磁铁玩具。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尝试制作的乐趣。

回顾和解释

1、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是如何知道磁铁的这些性质的?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利用磁铁的性质的?

1、回顾本课所学。

2、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电磁铁

一、课程标准:

l         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l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二、教学目的:

l         科学探究

1. 能够自己做一个电磁铁。

2.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3. 能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4.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

l         科学知识

1. 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3. 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变化的。

4. 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l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主动对电磁现象产生研究,体验探究的乐趣。

2. 意识到电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方便。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能够自己做一个电磁铁。

l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l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l         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变化的。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不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层次二: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一些因素有关,但不知道具体的关系。

层次三: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清楚知道如何控制电磁铁的大小。

2、探究能力:

层次一:不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层次二: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但不能根据结果做出解释。

层次三: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能根据结果做出解释。

五、教学材料:电池、铁钉、电线、回形针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教师出示电磁铁装置,示范通电后可以吸起回形针,断电后磁性消失。

2、教师介绍电磁铁有关知识。

1、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

2、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

探索和调查

1、介绍材料并演示制作的方法。

提醒:导线有按照同一方向绕;将电线的第二、三圈绕在第一圈上,然后接着绕。最后一圈由倒数第二圈下穿过。这样做成的电磁铁的线圈就紧而不会散了。

2、比一比:谁的电磁铁吸的回形针多,电磁铁的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如何用实验证明呢?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研究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过程及结果,小结。

1、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个电磁铁。

 

 

 

 

2、自己设计实验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因素,知道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回顾和解释

1、提问:今天你有哪些收获?电磁铁在生活中有用吗?

2、讨论:你认为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电磁铁有S极和N极嘛?如何证明呢?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小结。

3、共同小结。

1、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了解电磁铁的用途,感受到科技对改善人类生活所起的作用。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心跳

课程标准:

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科学知识:

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爱生命。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呼吸、心跳;

l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l         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         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l         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l         能准确的测量自己在运动前、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l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脉搏跳动的规律。

l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l         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l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

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记录卡;跳绳、球等运动器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一、室外活动

(通过活动感知身体的变化)

1、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运动器材,今天我们的课先请同学们做一些运动。

在运动的同时,还请大家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生:到操场活动。边活动边观察身体的变化。

   (回教室)

2、师:刚才大家都做了一些运动,说说看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很难受,喘不过气来;出了许多汗;心跳的很厉害;

腿有点发酸;……

3、师:大家在运动的时候,身体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呼吸和心跳。(板书:呼吸   心跳)刚才大家都感觉到呼吸、心跳加快了,究竟比运动前加快了多少?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板书:测量呼吸、心跳)。

              

二、学习测量方法    1、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比较出运动前后呼吸、心跳的变化呢?

: ①先在平静时测量,再在运动后测量;测量时要有时间限制;

2、师:大家想的很好,我们今天就来测量1分钟的呼吸心跳次数。测心跳可以借助听诊器;测呼吸要把手放在胸口,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今天除

了测量呼吸、心跳,我们还要学习测量脉搏。(板书:脉搏)看过中医给病人把脉吗?

生:看过,在手腕处把脉。

   师:对,我们可以在手腕处测量脉搏。现在请大家像我这样把右手手指按在左手手腕处(演示),感觉到脉搏跳动了吗?

   生:试着找脉搏。

三、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师:下面我们就要来进行测量了,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张测量卡,分别测量静坐时、运动结束时、休息3分钟后的1分钟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

(出示测量卡)你们可以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测量,算出小组平均数。

2、生: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填写记录卡。

四、分析测量数据   1、师:你们已经得到了一组数据,请大家仔细分析你们记录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吗?

   生: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最多;休息3分钟后的次数比静坐时稍微多些;我们小组静坐时每个人1分钟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各不相同;心跳和脉搏次数很接近呼吸、心跳、脉搏次数的变化是一致的……

五、小结、拓展  1、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发现,有些发现是很有价值的。通过你们的发现,你们小组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每个人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各不相同?脉搏是怎么形成的?只有手腕处有脉搏吗?为什么脉搏和心跳的次数很接近?……

你们的疑问也许会在我们下面的课中得到解答。

 

2、肺和呼吸

课程标准:

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科学知识:

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爱生命。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l         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l         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l         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意识到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教学重难点 

l         会做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l         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l         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认识肺的器官名称

l         会做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l         通过实验认识到人的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教学准备       保鲜袋、清石灰水、呼吸系统模型、循环系统模型、鸡呼吸系统解剖标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一、了解学生关于呼吸的原有知识

    1、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在本单元课前,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关于呼吸你们知道些什么?”(板书:呼吸)现在谁来说说看?

  生:没有呼吸人就会死去;呼吸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

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吸要靠肺来完成……

2、师:大家关于呼吸了解的还真不少,这些知识你们是从哪知道的呢? 生:书上……

二、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对呼吸有进一步的了解     1、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是他从书上了解到的。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是不是这样:我这有一瓶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可以让清石灰水变浑。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注意听清楚实验步骤:

取一个保鲜袋收集空气,捏紧袋口;

向袋内倒入清石灰水;

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在取一个保鲜袋,向袋内吹气,捏紧袋口;

向袋内倒入清石灰水;

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师:现在请大家按步骤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生:实验并记录现象。

2、师: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生:呼气的袋内石灰水变浑了。

3、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生: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师: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较多,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有害的。呼吸使我们吸进含有氧气比较多的空气,呼出含有二氧化碳比较多的废气。那么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交换的场所在哪呢?

三、简单认识呼吸系统的结构。  1、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一只解剖开的鸡,我们来看看鸡的呼吸系统是什么样的?

  (演示)用一只吸管向鸡的口腔内吹气;

引导学生观察鸡肺部的变化;

生:鸡的肺部鼓起来了。

2、  师:气体进入口腔后,又是怎样进入肺部的呢?

生:观察鸡的口腔与肺相连的器官。用长一点的筷子等物插进去试一试。

3、师:现在我们看到与鸡口腔相连的是气管、再由支气管与肺相连。

  (出示人的呼吸系统挂图)这是一副人的呼吸系统图,你们能辨认一下上面的呼吸器官吗?

   生: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4、师:我们现在了解了人的呼吸系统结构。含有氧气比较多的空气由鼻腔进入,再由气管、支气管进入到肺部。在肺部,氧气进入人体的血液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你们能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吗?

  生:画图巩固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四、拓展。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谁能来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呢?

生:运动时会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加快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氧气……

2、师:那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也同时加快呢? 生:

 

 

 

 

3、心脏的跳动

课程标准:

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科学知识:

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爱生命。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自己心脏的跳动;

l         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l         知道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         意识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教学重难点

l         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l         知道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认识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l         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教学准备       人的循环系统示意图、猪心、血液循环实验模型(塑料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1、  师:我们的心脏为什么总是不停的跳动?

生:心脏如果不跳人就会死掉;大概是受神经的控制;

心脏自己有跳动的功能;

……

2、师:真的像你们说得那样吗?心脏在跳动时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听一听。

   生:直接用耳朵听;用听诊器听;用粗管子听……

 〈实验〉听心脏的跳动。

二、寻找脉搏  

1、  师: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呢?

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小组内相互找……)

在颈部有;在头部太阳穴处也有;

……

2、师: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就有同学发现,心脏的跳动和脉搏的跳动似乎有一定的联系,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们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生:思考,写或画出自己的想法。

3、师:现在我们一边听心脏的跳动,一边摸跳动的脉搏,看一看它们之间的联系。生:实验。

4         师:你们通过实验有什么发现?

生:心脏的跳动和脉搏的跳动是一致的。

   师:脉搏就是血管的跳动,血管是与心脏相连的,所以它们的跳动是一致的。

三、认识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1、  师:血液在我们的体内是怎样循环的呢?你们能不能试着解释一下?生:解释。

师:你们可以阅读一下5253页上的资料。生:阅读资料。

2、师:通过录像向学生展示: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是跳动一次。心脏工作时,会将血液输送到肺部,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再回到心脏,接着又被送往全身各处。

3、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速?”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四、小结。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科学内容

实验内容

材料

备注

1

解释

1、用湿手指触摸彩色花

1、水杯

2、过滤纸

3、水彩笔

4、橡皮筋

 

2

建立模型

1、黑盒子模型

 

 

2、纸筒模型

 

 

3、肘关节模型

1、黑盒子、滚珠

不同形状的模块、胶带、厚纸板

2、纸筒、线绳、回形针、大头针、铁垫圈

3、橡皮筋、模拟关节的相关材料

 

 

单元分析

l         过程技能

1. 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2. 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3. 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4. 能边观察边解释。

5. 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6. 举例辨别不同类型的模型。

7. 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8. 以肘关节为例,学习以下步骤:作假设性解释——进行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

l         科学知识

1. 知道什么是解释。

2. 知道解释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形式)。

3. 知道解释不等于事实,许多知识就是科学解释。

4. 了解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5. 知道教材例证模型的关联知识。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合理解释的快乐。2. 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

3. 乐于合作与交流。4. 享受完成制作的乐趣。

5. 赞赏建立模型的意义。6. 乐于交流自己的解释和制作。

本单元的内容:

1、解释

2、建立模型

1、解释

一、课程标准:

l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l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教学目的:

l         过程技能

1. 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2. 能边观察边解释。

l         科学知识

1. 知道什么是解释。

2. 知道解释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形式)。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合理解释的快乐。

2. 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l         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不知道什么是解释。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层次二:知道什么是解释,但不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层次三:知道什么是解释,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2、探究能力:

层次一:不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层次二: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不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层次三: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五、教学材料:水杯、过滤纸、水彩笔、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分别出示三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观察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师相机板书(分开写)

2、教师小结:现象与解释

1、通过对图例做出解释,理解解释的含义。

探索和调查

1、出示一个坏的水果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2、提问:你觉得两者有什么不同?

3、组织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现象以及原因。

5、小结:解释的不同类型

1、区分事实与解释;边观察边解释。

 

 

2、通过实验理解现象与解释的不同,以及解释的不同类型。

回顾和解释

1、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现象和解释有什么不同呢?哪些科学结论就是好的解释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2、师生共同小结。

1、理解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解释的完善就是科学的进步。

 

 

 

2、建立模型

一、课程标准:

l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l         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二、教学目的:

l         过程技能

1. 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2. 举例辨别不同类型的模型。

3. 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4. 以肘关节为例,学习以下步骤:作假设性解释——进行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

l         科学知识

1. 了解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2. 知道教材例证模型的关联知识。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享受完成制作的乐趣。

2. 赞赏建立模型的意义。

3. 乐于交流自己的解释和制作。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         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l         了解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l         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l         能按照作假设性解释——进行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的步骤解释问题。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了解模型的类型,但不能识别不同类型模型。

层次二:能识别不同类型模型,但不能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层次三: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2、探究能力:

层次一:不能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层次二:能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不需教师指导。

层次三:能按照作假设性解释——进行模型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的步骤解释问题。

五、教学材料:

黑盒子、滚珠、不同形状的模块、胶带、厚纸板、纸筒、线绳、回形针、大头针、铁垫圈、橡皮筋、模拟关节的相关材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提问:你们见过模型吗?有哪些?

2、出示四种模型

组织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模型,并回忆出与之相类似的模型。

3、提问:这些模型都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模型的意义

1、认识不同种类的模型。

 

2、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意义。

探索和调查

1、提问:你们想制作模型吗?

2、学生理解黑盒子模型的制作过程。

3、分组制作,交换确定,交流结果及确定的过程。打开盒子验证。

4、出示纸筒模型

组织学生想办法探究内部情况,并画下来,解释自己探究的过程、结果。

5、组织学生按照模型图制作一个模型,验证自己的解释。

6、提问:你了解你的肘关节情况吗?你能借助一些材料去做一个模型吗?

7、展示解释各组的模型

评价哪组模型做得最合理。

1、通过滚珠的运动(黑盒子)和拉绳的活动(纸筒)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通过运用、制作纸筒模型,学习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解释。

 

3、做肘关节模型,解释屈臂动作。

回顾和解释

1、提问: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经过实验,你觉得模型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模型干什么?还可以做哪些模型呢?

1、通过实践活动后,让学生深刻体会建摸的意义,体会建模对科学的巨大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