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胜对联·广东(4)惠州
禁闼似闻怜谠直; 湖山自合老渔樵。 *邓铁香题西湖百花洲,位于市西,远在东晋时,就建筑寺庙楼台,由菱、鳄、平、丰、南五个湖组成。面积二十四平方公里,湖内洲渚交错,柳堤竹岸,有孤山泗洲塔、红棉水榭、百花洲、芳华洲、朝云墓、六如亭、苏堤等胜迹,为游览胜地。百花洲位于丰湖中心,明正德年间惠州太守甘公亮在洲上建落霞榭,遍植花卉,时人称为“花墩”,赢得骚人墨客题咏。清初尚存,后重修时改为镇芙轩。春时花发,香播半湖,令人心旷神怡 洲前水流; 江上花开。 *西湖百花洲 人文古邹鲁; 山水小蓬瀛。 *宋湘题丰湖书院,位于市西南隅,宋宝祐二年州守刘克刚改聚贤堂而成。元大德三年重建。明初改为县学,后废。清嘉庆七年知府伊秉绶重建,有玉带桥、讲堂、学舍等。光绪二十七年改为惠州中学堂 万间广厦庇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闲太守; 百顷平湖游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伊秉绶题丰湖书院
关心一郡衣冠,在诸公鼛鼓三年,敢言劳苦; 回首十弓榛莽,见多士琴书四壁,得忘由来。 *宋湘题丰湖书院。 鼛:古代有役事时击以召集人的大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鼛鼓鼓役事”
从来此地比洙沂,况拓开近水天光,四面春宜风沐; 自后何人更苏翟?只认取前峰灯火,千秋名共湖山。 *宋湘题丰湖书院
文字有神揭星汉; 圣贤以道证人天。 *宋湘题丰湖书院
画桥碧阴,明漪绝底; 绿杉野屋,如风相从。 *丰湖书院玉带桥
学焉得其性之所近; 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伊秉绶题丰湖书院头门
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林兆龙题朝云墓,位于孤山。朝云本钱塘妓,姓王,苏轼纳为妾,随苏谪居惠州,从轼学书,并略通佛理,死后葬栖禅寺东南松林中。墓由僧人筑亭覆盖,名“六如亭”。近年对墓、亭进行两次修葺,墓前增设碑廊,保存苏轼遗墨九方 但知白酒留佳句; 我本西湖一钓翁。 *红棉水榭 苍苔白露生三径; 月色湖光共一楼。 *红棉水榭
永世有因,大悲观自在; 诸天无相,极乐仰文殊。 *杨砚芬题永福寺 云鹳有奇翼; 瑶草无尘根。 *伊秉绶题永福寺 往来资白业; 谈笑出红尘。 *宋湘题永福寺 忠爱著朝端,即蜑雨蛮烟,魂梦仍依北阙; 文章行海外,想赋诗饮酒,勾留又在西湖。 *稽承志题东坡亭。 蜑:《说文解字》:“南方夷也”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朱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徐花农题东坡祠 北客几人谪南海; 东坡到处有西湖。 *东坡祠 睡足五更钟,又送游踪到此; 胸罗千亩竹,至今直气独存。 *东坡祠 兰宇既清,竹林亦静; 诸天不老,大地长春。 *杨希铨题玄妙观,内有吴道子、老君像 人静玉箫清夜月,一壶黄鹤舞; 云深丹灶冷春风,几度碧桃开。 *萧应植题玄妙观
玉局仙人留带日; 赵州和尚吃茶时。 *宋芷湾题玄妙观
此湖彼水不深浅; 放生招鹤成古今。 *伊秉绶题玄妙观 此是东坡旧居,应有文光联北斗; 恰好西湖对峙,长留诗境在南洲。 *刘树君题合江楼,位于东江江畔,为苏轼贬居惠州时所建 放眼观古今,倘容判事于斯,吾愿学东披先生,留一段冷泉佳话; 寄情在山水,偶尔披襟过此,可权借西湖名胜,作片时风月清谈。 *张丹叔题水榭
殿角生微凉,呼吸湖光饮山渌; 天地有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 *集句题留丹亭,位于西湖点翠洲,为纪念1913年惠州“马鞍之役”烈士而建。上联集苏轼句,下联集文天祥诗句 天凛旦明,尚无惭于尔室; 地名循惠,用顾畏乎民岩。 *伊秉绶题惠州郡署
合惠循为一州,江山并美; 种竹梅成三友,心迹双清。 *伊秉绶题惠州郡署。 心迹:存心与行事 没事不忘真宰相; 荒亭犹属旧诗人。 *伊秉绶题陈惠公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