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苏记】广东惠州:丰湖书院、苏东坡纪念馆、鳄湖:食美念生(上)

 真友书屋 2021-01-27

2020年12月4日,我从广州开车一路东行,当晚到达惠州所定酒店。入住酒店时看到前台内侧有一书吧,沿墙而摆的书架上贴着东坡所言的“杯且从容,歌且从容”,这真可谓惠州一地处处是东坡。与前台服务员攀谈几句,她自称是外地人,来惠州不到一年,但她觉得惠州当地人提起东坡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惠州处处有东坡

转天一早,驱车前往丰湖,今日是周六,湖边的停车场各个爆满,我只好把车开过一座大堤,停在了一个小区门口。这时一个保安过来制止,我向他解释自己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停在不是车位又不防碍路人之地。保安默许了我的说词,他只是看了我一眼后转身离去。

下车向内走,二十米后就是丰湖书院门前的广场,这个位置让我有些小得意:等于停在了景区内。七八年前,我第一次来此探访丰湖书院时,乃是打车前往,虽然没有停车的麻烦,但出租司机只是把车停在了主路旁,其所走路程比今日远十倍以上。

丰湖书院门前的牌坊

今日阳光甚好,也许是疫情的影响,广场上的人不如上次看到的多。径直走入书院内,边走边寻找苏公祠。上次前来乃是为了探访书院,而此次前来惠州的目的颇为单一:只是寻找与东坡有关之遗迹。而今所见的丰湖书院乃是州守伊秉绶所建,光绪十二年,梁鼎芬做丰湖书院山长时,在书院内建起了苏公祠。

丰湖书院山门

此事记载于江逢辰所撰《丰湖书藏苏祠记》中,江逢辰先谈到了名山大川与名人之间的必然关系:“有山川然后有人物,亦必有人物然后有山川。盖山川非能自为名,因人而名也。”

尚志轩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韩愈所说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实在没人时自然界已经有了山川,但没人的山川也就无人赏识,故而某地出了名人,那么山川也就为人所知了。至于惠州一地的有名山川,江逢辰说:“惠州西湖处南海极滨,自鸿濛判别,怀丽毓秀,负奇閟特,如高贤逸士潜踪晦迹,遁世无闻,而沦于榛狉,盖既千亿年矣。一旦使其名赫然播四方,与夫名山大川相颉颃,而动天下后人之流慕,则自有宋苏文忠公始。”

乐群堂

惠州偏于南海之滨,在古代时一定有高士隐踪其间,可惜无人知晓他们的大名,故真正让惠州的山川名动天下者,乃是苏东坡。正是这个原因,梁鼎芬做丰湖书院山长时,在书院西侧建起了苏公祠:“按公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迄今将八百年。惠人思公之深,辄祠而奠公,顾鲜祠于湖上。吾师梁先生,以为厥典,甚非所以尽尸祝义也。于书院之西,建堂以奠公,授简使为碑焉。”

藏书楼

对知苑

既然有这么明确的指示,这就沿着书院的西路边走边看,沿途看到了尚志轩,碑廊、阆苑储英、乐群堂,一直走一以最后的藏书楼,未能发现苏公祠遗迹。于是我沿着院子的另一侧细心查看,在这一带找到了一个独立的院落,门楣上书“对知苑”。院落内的几个房间分别挂着正心、诚意、修身等匾,感觉这是阳明学派的讲学基地。

丰湖书院匾额

走出院落,前面的一排房子挂着“修行读书”匾,里面是图书阅览室,再往前走,就走到了快到大门的位置。如此说来,刚才的那个四合院有可能就是梁鼎芬所建的苏公祠,不知什么缘故,该书院恢复时未能再悬此匾。其实正是东坡的到来,才使得天下人皆知惠州西湖,这正如江逢辰在《苏祠记》中的所言:“公之来,天使丰鳄与杭颍播天下耳。潮州之先,仅亦海滨一隅,自昌黎至潮,翕然向学,等于东鲁。吾惠之先,亦寂寂不著,自公至惠,惠之名流辈出,为西湖光者,代有其人。信乎!天生西湖,所以资公之启也。”

此处似乎是苏公祠

东坡来到惠州,使丰湖、鳄湖与杭州、颍州西湖名扬天下,当年韩愈来到潮州时培养了一些读书种子,东坡来到惠州,使得当地名流辈出。这么说来,其实丰湖早已存在,就等着东坡来此地为其扬名,这样的大家怎能让人忘记呢?

东坡品荔枝雕像

走出书院,沿着丰湖左岸行驶,绕过泗洲塔,在湖边看到一组雕像,该雕像乃是东坡手拿荔枝正在逗一个小孩儿,旁边还有一只大金毛望着他。雕像旁的介绍牌称,这是东坡惠州品荔,介绍文字为:“东坡惠州品荔群雕刻画出东坡喜欢荔枝、和蔼亲民的形象。苏东坡寓惠期间颇为喜欢岭南佳果荔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流传千古。”

介绍牌

东坡的这首名句我在初中时就已学到,似乎我听闻到荔枝之名也是本自此诗。其实东坡当时一并写了两首《食荔枝》,上面的那两句本自下一首,东坡对荔枝确实喜爱有加,他在惠州期间写过多首与荔枝有关的诗,比如《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他在此诗中写道:

南村诸杨北村卢,(谓杨梅、卢橘也。)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东坡在此诗中提到了荔枝中的名品妃子笑,同时感叹上天把这种尤物放到了这么偏远的南方,他在该诗的小注中又说:“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

在东坡年来,荔枝乃是水果中的第一绝品,可以与海鲜中的江鳐柱和河豚鱼相并提。东坡是位既感性又理性的人,他另外写过一首《荔枝叹》,这首诗被惠州当地人认为乃是东坡晚年所写最重要的诗作之一,该诗的前几句是: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想来这几句乃是化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东坡此语的主旨与杜牧相类似,乃是点明皇帝为了一时的享乐,不顾人们的流血流汗,故东坡在诗中疾呼: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虽然东坡被贬到岭南,但他依然有着忧国忧民之心,努力地为下层百姓争取生存权宜。也许这正是人们千百年来还在怀念他的原因吧,但是这组雕像表现的是东坡手拿荔枝让小孩和金毛看,旁边还放着一大筐荔枝,也许是为了保鲜,上面还盖着一片大芭蕉叶。如果把它制作成东坡与小孩和金毛共食荔枝的场景,似乎更能显现出他的亲民形象。当然雕刻的制作者,也有可能是在表达东坡问小孩是否想吃荔枝。我不知道九百年前的惠州人是否对荔枝也像东坡那样的喜爱,说不定此物因在当地司空见惯,小孩子早就吃烦了呢。

东坡园

欢乐

欣赏完雕像,接着往前走,左前方有一片山前平地,入口处立一随形石,上刻“东坡园”。此园更像一个悠闲广场,今日广场上有几十人在那里搞活动:每人脚踝上各绑两只气球,相互之间踩对方的气球而不让对方踩到自己的。我看那帮人大多已是中年,但却玩的不亦乐乎,脸上显现出孩子般的笑容,想来这应是某个单位在搞团建。虽然在这里看不到妃子笑,但团建之人传出的阵阵笑声,还是让我体会到了岁月静好。

访贫问苦雕像

介绍牌

广场的旁边另有一组雕像,该组雕像表现的场景似乎是东坡在指导当地人从事农活,介绍牌上说这组雕像名叫《造福》,其讲述的是东坡在惠州期间体民恤苦,为民造福的5个故事。东坡在惠期间,因祸得福,他修复了与苏家断交四十二年的程之才的关系,并且通过程之才为当地人做了不少的好事。绍圣二年十一月三日,东坡在给程之才的信中写道:

轼入冬,眠食甚佳,几席之下,澄江碧色,鸥鹭翔集,鱼虾出没,有足乐者。又时走湖上,观作新桥;掩骼之事,亦有条理,皆粗慰人意。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之,免忧。”

雕像所处位置

东坡在惠期间于行动上并不自由,他是被管制之人,如果没有当地官员带领,他不能随意走到惠州之外的地方,同时因为朝廷的欠薪,使得他生活拮据,就在这种情况下,东坡依然想到惠州当地百姓的疾苦,为此捐物修建了西新桥,帮助当地掩埋无主尸。虽然这么做会受到其他官员的侧目,但东坡不以为意,他跟程之才说,能够多做些好事“皆初慰人意”,因为这样能让他安心地在当地优哉游哉。然这组雕像没有表现出优哉游哉之色,东坡紧皱眉头,像是在安排工作。其实那时的东坡已经被禁止参政议政,但这更表达出了他真性情的一面:绝不以自己的安危与否来决定处事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