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胃溃疡随访

 刘珊和 2012-03-28
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一般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容易产生溃疡的部位胃主要可分为胃体部(上2/3)和幽门部(下1/3)两个部分,胃溃疡大多发生在幽门窦胃角部附近。随着年龄增长,易发生溃疡的部位将逐渐移向胃体部上部的食管附近。十二指肠溃疡多半发生在靠近胃的十二指肠球部。
 
疼痛特点
  1.长期性 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 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 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 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 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 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2.体征 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

溃疡的症状

  1.妊娠早中期,可使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症状缓解或愈合,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胃蠕动减弱,胃粘膜充血减轻,以及孕酮对消化性溃疡有保护作用。
  2.妊娠晚期极易导致消化性溃疡恶化或大呕血。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激素分泌增多,胃液内盐酸及胃蛋白酶含量、分泌量逐渐增高,极易使消化性溃疡恶化。
  3.孕妇有慢性上腹部疼痛,病程较长,时发时愈。
  4.胃溃疡压痛多位于腹上区正中或稍偏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压痛多位于腹上区稍偏右。前壁溃疡疼痛向同侧胸骨旁放射,后壁溃疡疼痛向脊柱旁相应部位放射。
  5.有典型的节律性疼痛,贲门部或小弯部溃疡疼痛常在饭后1/2~2小时发作,幽门部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常在饭后2~4小时发作。
  6.胃小弯溃疡常有进食一疼痛一舒适的规律,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有进食一舒适一疼痛的规律,故常在夜间疼痛或在睡眠中痛醒。
  7.溃疡疼痛时多伴有返酸、灼热感、恶心及呕吐等表现,进食后或服用碱性药物后疼痛减轻或缓解。
  如并发溃疡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或癌变等,又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人们对胃溃疡病人的饮食认识存在误区,以下所列均属误区。牛奶疗法?近年研究表明,胃溃疡病人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均能促进胃酸分泌。有报告说,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少吃多餐?不少患者常少吃多餐,以进食来止痛。其实,这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食物进人胃内,虽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会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会使溃疡面不断受到胃酸侵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所以溃疡病人平时饮食还是定量定时为好。 只吃细软食物?研究表明,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是引起溃疡病的原因之一。有人对溃疡病人随访,发现饮食富含纤维素的,胃溃疡复发率为45%,饮食过分细软者,胃溃疡复发率为80%。同时细软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时间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仅能帮助消化,还有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溃疡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可以食用普通饮食。
 
目前西医治疗原则上胃溃疡出血·应用手术为主。手术均以减少胃酸分泌为主要目的,从发病机制上看不一定适合胃溃疡的治疗。药物治疗则仅限于没有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
手术切除有很多后遗症,并发症比如:术中大出血,麻醉意外,术后大出血,术后感染,术后肠粘连,胆汁倒流引起化学性大肠癌。。。。。。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情志不舒和饮食不洁,不规律所伤关系密切。有忧思恼怒,郁而不解,伤及于肝,肝气郁结,横逆返胃。胃失和降,或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肝脾,致脾不健运,气不和降等原因引起。
治疗案例:
1.男,58岁,体重43公斤,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懒言,两眼无神。可自主活动,神清合作。剑突下胃部有压痛,叩诊有叩击痛。舌苔白,有齿痕。脉旋滑数。
s主诉:胃脘疼痛32年,时轻时重,胸堵发闷。烦操易,,纳少,小便黄少,大便柏油样。胃出血13次,每次发作头昏,出冷汗,继而呕血。医生多次建议手术切除,拒绝手术。
治疗:疏肝解郁结,养阴益胃
处理:穴位埋线加药艾
中药:松花粉原料口服止血和保护修复胃黏膜。可以治疗胃出血和溃疡引起叶酸吸收不良的贫血。
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太溪,建里。解溪,章门。肝腧。行间。
15天一次,四次一疗程。
三个疗程痊愈。
至今5年未见复发,体重三个月增加至58公斤,保持到现在。面色红润。
穴位埋线治疗胃病主要:第一在于以自主调节胃液分泌和自主神经,逆转肠上皮化生,利用多想埋线以形成多向性信息网络,通过药线在穴位里面长时间的物理刺激,所产生的信息量全方位有效改变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了西药对肝脏的损伤。第二测试主要通过对腧募穴的透刺,增加其刺激效应,再加上下和穴合穴治疗,远近配穴,疗效立竿见影。第三,根据“穴位-内脏相关”原理,选择最能反应内脏情况的敏感穴位进行针对性治疗,往往有桴鼓之效《意思是说治疗的效果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立竿见影》。埋线疗法是天然无毒的绿色疗法,节约时间和经济压力,痛苦小,对减轻病人家庭压力是很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