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二 、三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的流动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3-28

实验二 、三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的流动

教学目的

1.  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程序

取材:取一片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的新鲜黑藻。

      用镊子夹取一片幼嫩的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制片

注意:叶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观察          1调整显微镜,学会使用高倍镜。

      高倍镜  2找到叶片细胞,进一步找到叶绿体,详细观察其形态、分布情况。

              3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观察细胞质流动情况,判断其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及速度变化。

绘图(略)

实验中的注意点:

1.  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流动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2.  观察时注意两种细胞器:叶绿体(作移动的标志物)液泡(细胞质流动是围绕液泡进行的。

3.  促进流动的方法:光照15-20min;调节水温在25左右;切伤部分叶片。

【例析】

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C

A.光照        B.温度      C.酶       D.细胞含水量

黑藻叶片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

A.大体一致    B.不一致    C.相邻细胞一致  D.无法确定

附加实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

显微镜

         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等。

1)对物镜目镜等的认识

       有螺纹

物镜   接物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物镜长度:长度大的高倍物镜,短的为低倍物镜。

       工作距离:低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约为5mm左右,高倍物镜约为1mm

       无螺纹

目镜   接目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目镜长度:长度大的低倍目镜,短的为高倍目镜。

准焦螺旋:旋转方向与镜筒升降的关系;

使用高、低倍镜时使用螺旋的类型和方法。

反光镜:平面镜与凹面镜及何时使用的问题。

 

2.显微镜的成像

1)成倒立虚像:成像过程略

【例析】

我姓邱,若在载玻片上用钢笔写一个“邱”字,在显微镜目镜中观察到的是

怎样一个字?

若在显微镜下发现黑藻细胞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则细胞质流动

的实际方向如何?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变化:不同长度目镜、物镜、不同透镜口镜、不同工作距离的组合。)

·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

【例析】

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行(或一列)4个细胞,则放大倍数为160

倍时,视野中还能看到几个细胞?

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块正方形组织共有16个细胞,则放大倍数为160倍时,视野中还能看到几个细胞?

物和像的移动: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显微镜下找适于观察的细胞时,最好在低倍镜下移动玻片寻找。

【例析】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视野右上方发现一个中期细胞,为在高倍镜下对细胞中染色体进行计数,首先须将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请问该如何移动玻片?

思路:像的位置想怎么移?像怎么移?物(或玻片)怎么移?

1.  显微镜的使用

1)低倍镜的使用:

取镜→安装目镜、物镜→对光→放置装片→下降镜筒→调焦→看清物像

对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最大的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路通畅,看到白亮视野。(此时反光镜并不正对着光源)

下降镜筒:下降时须侧面注视物镜头,避免物镜头接触装片,对玻片和物镜头造成损伤。

2)高倍镜的使用:

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焦→调整光圈和反光镜

→看清物像

调焦:使用高倍镜时,只允许作用细准焦螺旋。

调整光圈和反光镜:高倍镜视野比低倍镜要暗,为看清物像可调高亮度(如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等);在观察无色透明料时,通常过亮的视野不利于观察,此时应将视野适当调暗。

3)光学构件上异物的判断

                   异物消失(或随之移动)异物在目镜上

发现换目镜(或   异物不消失               异物消失异物在物镜上

异物  转动目镜)  (或不随之移动)换物镜

                                            异物不消失移动玻片

                                                         

                                          异物在玻片上异物移动

(注意:反光镜上的异物,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

【同类题库】

在我们实验中,常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参照物的是(A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液泡

.下列对细胞质流动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的进行         

B.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C.有利于物质在细胞内扩散和运输      

D.会造成内质网等细胞结构的破坏,造成细胞内微环境的动荡

.下列列关于细胞质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叶片含水分较多时,细胞质流动较快   

B.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式是不同的,黑藻是沿细胞壁环行流动

C.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式是相同的

D.温度会影响细胞质的流动速度

.细胞质流动的意义不包括(D

A.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进行                 B.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C.有利于物质在细胞内的扩散             D.流动会造成内质网等细胞器结构的损坏

.细胞质流动与不列哪种因素无关(C

A.光照            B.温度              C.酶              D.含水量

.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B.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的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更多的光

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地聚集在资助光一侧

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动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如下图所示:12表示目镜的正面图,34表示物镜的正面图,哪两个镜头组合后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D

A13       B14         C23           D24

 

  

.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比乙长一些;丙、丁无螺

纹,丙比丁长一些,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用(A

A.乙和丙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乙和丁

.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C

A.向左            B.向右             C.向左上方         D.向右下方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

来观察的物体。不可能的原因是(D

A.物体不在视野的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在低倍镜下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那么异物可能在(D

A物镜上          B材料中           C镜筒中           D目镜中

在低倍镜下观察某标本时视野明亮,物象十分清晰,但转换高倍镜后物象模糊。此时应(     

A移动装片                            C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B调节反光镜                          D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D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某学生在物镜和目镜都是10×的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

所示,如果将物镜换成

40×,而目镜不变,那么在视野中看到完整的细胞数一般应是(B

A1            B2             

C4            D8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和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物像清晰时,每一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

多(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