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有技术、懂经济、能开拓、会管理、肯吃苦 的复合型、应用型中级人才。但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才 能充分发挥作用。工作中一些人不是由于技术水平低不能胜任工作,而是因为思想道德水平 低而贻误了工作。所以,每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各用人单位除了要求职业中专毕业生有 较高的技术水平外,更要求这些毕业生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除了要求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外 ,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指向十分明确,因而,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 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必备的 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职业观 不同职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职业内容可以不同,但不同职 业的社会 地位都是相同的。所以,要教育学生树立平等的职业观。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现象 ,树立“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即爱 岗敬业。不管自己的具体职业如何,只要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 到社会的尊敬,获得必要的物质利益。太原钢铁公司的治碴劳模李双良,北京市公交汽车售 票员 李素丽,上海的管道维修工许虎,他们都是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受到了社会的尊敬。所以,职业中专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做好本 职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每个人的职业活动都是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困 难和矛盾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与矛盾,是关系到职业活动整体效果的 关键。对此,职业道德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职业道德教育以个人为对象时,就 是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树立全心全决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服务的关系。一个人要想获得他人的服务,首先必须为他人服务。只 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服务关系。如果只强 调“人人为我”,那么只能以“自我”为中心,这是行不通的。因此,树立“我为人人 ”的集体主义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劳动者利益的不同表现形式,在根本上是一致、统一的 ,但三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矛盾。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 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只有这样,三者利益在宏观上才能得到解决,反之,局部利益矛盾 就会扩大为整体利益矛盾。在极端情况下,会使三者利益体系崩溃,引起社会动荡,最终会 损害大多数人的个人利益。因此,集体主义教育,既是思想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职业道德 教育的核心。 三、正确的劳动态度 正确的劳动态度,不仅包括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而且还包括为劳动准备的态度。 只有良好的劳动准备,才会在劳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状态。劳动准备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 热爱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态度,这是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生产技术本身的 要求。职业道德教育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努力钻研技术的精神,掌握过硬的技术本 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参加工作,适应生产技术要 求,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 四、严格的职业纪律观念 现代生产组织严密,没有严格的职业纪律就无法实现正常的生产。因此,每个劳动 者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纪律素养,这是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职业纪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 发展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它反映着社会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以规章制度 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人们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遵守职业纪律是为了更好地履行 职业责任。每个人的职业岗位不同,其责任的具体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职业责任的基本原则 是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守、诚实守信、认真负责。所以职业责任与职业纪律紧密相关,共同 构成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职业道德同职业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对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应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专业课教学中, 引导学生把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和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把今日的学习和明日的工作联系 起来,把个人谋生与社会贡献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毕业后报效祖国,献身本职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