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育疗法简介

 成为亨特 2012-03-29

体育疗法:

         体育疗法或称体疗,是一种医疗性的体育活动,通过特定的体育活动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和恢复机体功能,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中占有很重要地位。
历史:
        早在数千年以前,体育运动在我国就已经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被广为运用。在《庄子·刻意》中主张“吐故纳新”、“熊经乌申”,说的是养生防衰要讲究呼吸运动,不断地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还要适宜做仿生体育锻炼,模拟像熊攀杠悬动,如乌展翅伸体。我国唐代寿至101岁的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有极深的体会和感受,他认为运动可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用引导术(即保健体操)来防治疾病,其后又有五禽戏(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禽兽动作的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等作为健身祛病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成为古代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医疗体育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命科学的基本规律。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癌症患者早日康复。
  癌症患者在经过多种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后,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还并发有各种后遗症,为了尽快地促使患者恢复健康,除了加强营养等治疗外,坚持有计划、有目的体育锻炼是至关重要的。经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资料表明,我国古人创造的多种运动方式如传统的导引,以及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操、体操、慢跑等在癌症患者的防癌保健过程中,能使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使原先的症状缓解,而且,还能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对象:
        体育疗法的对象为躯体或身心功能上有缺陷的人,包括慢性疾病患者、老年患者、残疾者和疾病恢复期患者等。因此,它是一种小运动量,一些疾病可由专门的体疗方法来治疗,不仅适合患者的病情,而且应和患者体力相结合。
 
方法:
        体育疗法的基本方法是患者通过参加医疗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改善身心功能,促进健康恢复,或者为手术准备创造条件,减轻或避免手术后的并发症。
 
目的:
        进行体育疗法的目的是为了摆脱病态,不仅从临床上恢复健康,而且恢复功能活动,适应生活和工作的要求,减轻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特点:

概括

  体育疗法是综合治疗方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辅助、支持的治疗方法。在疾病的恢复期或慢性阶段,有时体育疗法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较,体育疗法有以下特点:

体育疗法是一种主动疗法

  有利于调动患者治病和康复的积极性。有些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患者往往对疾病有一种忧虑恐惧感,甚至有时绝望,对生活和工作失去信心。通过患者主动参与体育疗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能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康复。

体育疗法是一种全身疗法

  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医疗体育疗法是一门科学,它是根据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因而它同解剖学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体育疗法又牵涉到力量的强弱及变化,因而它又同力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体育疗法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作用于全身,通过局部影响全身,通过增强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体育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简便易行

  人体的神经和运动系统保证了人的自然功能即运动的正常发挥。运动可以分为特殊场合运动和非特殊场合运动两种。体育疗法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方法简单易学,便于推广,属于非特殊场合运动。而且由于运动量较小,只要坚持正确活动,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
 
原理:
        体育疗法能够治疗疾病,其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
  1、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状态:患者由于疾病,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新陈代谢降低。通过体疗,可以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改善呼吸及血液循环状况,消除局部的血液瘀滞,通过增加血流量,能将局部的代谢产物运送到体外,患处得到更多的营养,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2、维持和改善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患者伤病后由于机体某些器官组织长期运动不足,肌肉、关节就会出现退行性变化,如肌肉萎缩、骨质增生、关节粘连等现象。有的还会出现肌肉痉挛,出现抽搐,或者产生关节活动受限。通过体育疗法,加强机体的功能锻炼,能够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形态,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肌肉粘连,松解关节囊和韧带的粘连挛缩,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维持和改善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3、促进和加强机体的代偿功能:疾病和损伤可使身体的功能活动发生障碍,但身体对这种损害的反应绝不是被动的,依靠代偿作用,可以使机体的功能得以恢复。体疗可以促进和加强机体的代偿功能,使残疾人逐渐恢复健康,或减少残疾的程度。同时能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消除心理障碍。
  4、增强内脏器官功能状态,改善机体病理生理过程:体育疗法不仅直接作用于运动器官,同时反射性地影响了内脏器官的功能。正确适量的主动锻炼所引发的神经冲动,可不断向中枢神经传导,对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良性刺激,起着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同时通过神经、体液传导,神经冲动可以影响内脏器官,改善机体病理生理过程,提高器官的功能。
  5、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运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性刺激,可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活跃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适量的运动也活跃了内分泌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提高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外邪侵袭的能力和内因的干扰,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范例:

心理缺陷的体育疗法

  体育疗法作为纠正心理缺陷的治疗方法,不是一般训练和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的要求。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1.急躁、易怒的心理缺陷。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急躁、感情容易冲动,那就多应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
  2.遇事紧张的心理缺陷。遇到重要的事就紧张的人,不妨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竞赛,特别是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因为球场上形势多变,只有冷静沉着对付,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3.孤独、怪癖的缺陷。假如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应选择篮球、足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4.腼腆、胆怯的心理缺陷。如果你胆小、做事怕风险、易难为情,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举重、摔跤、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活动。这些活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倒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
  5.自负、逞强的心理缺陷。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活动,如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来不断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心跳过速”的体育疗法

  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叫作心动过速。可选用体育疗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方法有:
  一、侧转颈运动:当心动过速发生时,立即坐到带有扶手的椅子上,两臂平放,然后作侧转颈运动。先将头向左侧偏转,然后再向右侧偏转,尽量转向侧后方。但转动速度每分钟不要超过15次。
  二、转眼运动:在座位上,上身正直,头颈部固定不动,将眼球先尽量向左看,然后尽量向右看,每分钟可转换30次,共转动2--3分钟;然后双眼视力集中,凝视自己的鼻尖1分钟。如果心动过速仍不能控制,可行重复作2--3次。

痛经的体育疗法

  痛经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采取体育疗法,它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防止子宫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膝胸运动
  跪在床上,把腰弯下,前臂屈曲贴在床上,使胸部尽量向下压床,臀部高高拱起,轻轻向前移动。这种头低臀高的体位便于经血外流,也能矫正子宫后倾的位置,解除盆腔瘀血。早晚各做1次。
  ■扭腰转臀
  站在地上,两脚同肩宽,两手叉腰,两膝关节微微弯曲,腰胯放松,扭转腰臀部自左向右转动。可连续转动30次。
  ■叉腰摆腿
  站在地上,两脚交替进行,摆动的幅度先小后大,速度先慢后快,循序渐进。
  ■叉腰下蹲
  两手叉腰,两腿下蹲,下蹲时全身放松,站立时肛门和阴道收缩。连续20次。
  ■捶打腰骶
  站立地上,两脚同肩宽,用两手握拳轻轻捶打腰骶部。连续30次。
  ■按摩小腹
  仰卧床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平放在小腹部轻轻按摩,先上下按摩,再左右按摩,最后转圈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每日早晚各1次。
  ■伸腿抬臀
  仰卧在床上,两腿伸直抬起,两手托住臀部,使臀部尽量抬高,两腿尽量向上翘,此姿势维持2分钟左右放下。每日早晚各1次。

腰痛的体育疗法

  1.腰、腿运动
  (1)体前后屈伸。两腿开立,两手扶后脑,身体内前90度弯屈后起来向后伸挺(向前挺髋),两膝挺直,做4×8拍。
  (2)左右转体。两腿开立,两手叉腰,两脚不动,身体向左右转动90度,做4×8拍。
  (3)体侧屈。两腿伸直开立,两脚不动,两手扶后脑,身体向左右侧屈伸,做4×8拍。
  (4)仰卧举腿。仰卧,两腿伸直向头部方向举起再放下。重复做4×8拍。
  (5)腰绕环。两腿开立,两手臂放松直臂带动上体随腰部向前、左、后、右绕环转动360度,做4×8拍。
  (6)仰卧起坐。仰卧,双腿伸直,两手扶后脑,上体向脚的方向起来再后倒,重复4×8拍。
  以上练习的作用,在于帮助解除脊柱活动的功能障碍,促使残余渗出液的吸收,松解粘连,增强腰腿肌肉力量,防止腰腿肌肉萎缩,矫正不良姿势,增大脊柱活动范围,加强脊椎稳定性,达到增强腰部肌肉、韧带的力量。
  以上(1)~(6)项练习为一组,每次做3~5组,每天早晚各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