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受与改变》命题作文指导

 daobao 2012-03-29

《接受与改变》命题作文指导(含教师下水文)

(接受:(1)收受;(2)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改变:(1)变化,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 (2)改换;更改。

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关系型命题作文。所谓关系型作文命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的一种命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题目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构成关系型题目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此类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间的特定关系。

       1、关系型命题作文立意的三大法宝

    关系型命题作文,常见的关系大致有:对立统一关系(如“大与小”“平凡与伟大”);是非取舍关(如“偏见与关爱”);并列共存关系(如“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

    那么,“接受与改变”的关系怎么理解呢?也要从不同层面去梳理。

    从人生角度,有的人是“接受”, 有的人是“改变”,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可归属“并列共存关系”。

    从命运的角度,有时“接受”了,反而不好;有时“改变”了,反而要好。反之亦然。这就是“是非取舍关系”。

    从社会角度讲,例如,有些我们只能“接受”,是出于无奈,有些我们必须“改变”,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去做。可见,“接受与改变”又是一对“对立统一关系”。

所以对于这个关系型作文命题,我们可以采用“均衡立意法”: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可以用“取舍立意法”:与其接受,不如改变;还可以采用“主次立意法”:接受是为了更好的改变……为了打开思路,我们可以采用“三么追问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既可以写“接受与改变”是什么,也可以写为什么要“接受与改变”,还可以写怎么样去“接受与改变”,或什么情况下接受,什么情况下改变,要智慧选择,平静对待。.比如“接受是一种无奈,改变是一种能耐”“生于改变,死于接受”“接受诚可贵,改变价更高”“平凡可以接受,平庸必须改变”

 

         2、关系型命题作文写作的三大误区

   顾此失彼

    许多离题作文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接受,或大侃改变,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是关系型命题作文的大忌。

   平分秋色

    先说接受会怎样怎样,再说改变会怎样怎样,各打五十大板,对文题中的“与”视而不见,不能联系一个来写另一个。

   关系暧昧

    有位考生开始说接受如何好,接着又说改变也如何好,结尾抛出一句:“到底是接受,还是改变呢?请你定夺。”不表明自己的观点,叫人左右为难。

 

           3.、关系型命题作文可选的三大文体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接受与改变”的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意以细节传情。如对于老师推介的“模式化作文”你是“接受还是改变,这是个问题”的心路历程。注意以情动人。

    假如你要写议论类文章,你也要先将“接受与改变”的关系明确化,再把明确化的关系作为论点并进行分解,再分点展开论证,文章一般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注意以理服人。

    假如你要写散文,就要注意形散神不散,注意兼顾两者关系外,还要讲究语言文字的优美。注意以美取胜。,

                                

                     下水作文

1.接受与改变

    美国的尼布尔博士说:“祈求上苍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不能接受的事;并赐予我分辨此两者的智慧。”
    在我们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大大小小无法改变的事:比如,最疼爱我们的亲人突然离去;我们最深爱的恋人不回头的走开;我们最心爱的物件丢失不见;我们最想拥有的工作失之交臂;我们最理想的大学差之毫厘……这都是眼睁睁的事实!那么,在这不争的事实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守着亲人的灵柩顿足捶胸吗?可这样我们能唤回已逝去的魂灵吗?看着变心远去的恋人大声呼唤、苦苦哀求吗?这样我们即使能留住此情已移、空留躯壳的人,可还有什么意义吗?想着“本应该属于我们的物件、机会、大学”这种信念,懊恼悔恨、以泪洗面,于事有补吗?觉得坐在地上哭泣时物件能从天而降?还是机会可以坐等到自己重来?或者说大学通知书自会到手?我们都知道,这些都没有用!!不但没用,还有可能事情更坏:因为当你错过了太阳而哭泣的时候,很有可能连群星都会错过!

    所以,我们需要一颗平静心,接受这眼前不可以改变的事实——把亲人的音容笑礼貌留在心中当作永恒的记忆珍藏;把恋人的变心以“无缘,灯火阑珊处自有有缘人”疗伤;失去一个机会,总结经验,把过去关在身后,再树立雄心,为前方的目标而风雨兼程!因为,坚信“当上帝关上一门时,一定有一窗为你打开!”

    如果说一味自艾自抑会伤害了自己,也错过了赶路!记住普希金的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不要犹疑,也不要愤慨;不顺的时候暂时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不久就会到来!”同样,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会遇到大大小小不能接受的事:比如,一次考试失败,不等于你没有了成功;一件事情做错,不说明你一事无成;今天摔倒了,不代表你不会走路……关键在于,你要有勇气去面对,去正视,想办法去改变,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是的,承认失败需要勇气,面对压力需要勇气,跌倒再爬起更需要勇气,可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在险峰!朋友,青春正是立业时,此时不博待几何?!以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以勇气,改变不能接受的事,这样的人生才会更精彩,才会更有意义。

 

2.接受与改变

     面对失败,悲观者只会叹息,乐观者便会微笑地接受;面对失败,愚蠢者只会选择逃避,智慧者则主动改变命运。
    项羽没有接受失败,所以他给后人留下的是末路英雄的悲壮;崔久峰没能正视现实,所以他给人们留下的只是悲观者的绝望;贝多芬接受了耳聋的现实,所以他留给人们煌煌不朽的杰作;张海迪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并以凡人难以想像的勇气与命运抗争,所以在她的身上才会闪射出夺目的光彩。

    事实告诉我们,过去已成定局,无可改变,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握现在,勇敢地去开创未来。因此,与其停留在昨日的叹息中,不如趁自己还能走,还能听,还能看,还能思考,多走一段精彩,多听一些感动,多看一场美丽,多想一点幸福……不走不动,不看不想,哪会有希望?哪会有现状的改变?

    科学告诉我们,真理有它适应的氛围。林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许多的‘不可能’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之中。”现在的必然难道就一定是将来的必然吗?事在人为,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中国近代史有过多少次痛苦的失败?这些失败打倒了许多人,也造就了许多人,更造就了中国革命的成功。

    当学会接受与改变的时候,我们知道,其实失败并不可怕。现实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让我们哀叹,因为你不敢面对现实,改变现实就失去了基石;没有改变,未来就失去了希望;没有希望,路就会在自己的脚下消失。

有人说,人生80%的时间总是用来做20%的事情,而且是次要的。但当我们学会接受这些渺小的、无关紧要的一瞬间,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改变人生的道路,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当学会接受与改变的时候,我们留给困难的,只是我们踩过的坚实的脚印。 

 

3、接受与改变

接受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一种平庸,而改变世界,才是一种创造。

乔布斯死了,全世界人都在悼念他:是他,改变了世界;

是的,我们无不敬佩于乔布斯的伟大和卓尔不群。无论是中途退学,还是被人从苹果里踢出去,然后再回到苹果,乔布斯走的都不是寻常路。试想,如果他接受现实,按部就班地读完大学,如果他接受现状,小心翼翼而心安理得地做稳一个苹果的CEO,也许,乔布斯不会这样的引领世界的潮流,吸引粉丝的目光。正如乔布斯所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正是这一信念,苹果才不断地推出创新产品,在人们不断惊叹的同时,也让乔布斯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三个伟大的苹果。连奥巴马都说:“正是因为他这样做了,所以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整个行业,并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珍贵的伟绩: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实际上,不只是乔布斯是这样,所有成功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改变着世界。

小悦悦死了,全中国人都在感慨:这个世界太冷漠。

是的,这个世界太冷漠,在商品经济日渐发达的中国,我们似乎已经丢弃了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奉行“仁义礼智信”的中国,在我们自豪了千年的礼仪之邦,却时不时上演着让世人侧目,让自己羞愧的一幕幕闹剧甚至是丑剧。而当见义勇为的彭宇被判赔偿之后,见义勇为更似乎成了高风险的行为,有人说彭宇案使中国道德倒退了五十年,也许还是夸张了,但世风日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实固然让人寒心,但在感慨这个世界太冷漠时,我们是否想过改变?一个最尖锐而直接的问题是,当你义愤填膺于世人的冷漠时,如果你在现场,你会不会义务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去挽救一个即将消逝的生命?这挽救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命,而是给社会注入一份信心。你的一个善行,固然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社会,但如果没有这一个个善行,我们又如何去改变这个社会?如果我们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人人在他人需要你伸出援手时畏畏缩缩,那这种让人寒心的事件会再一次次地上演,会一次次地刺痛我们的心,会一次次地让中国蒙羞!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努力无法去改变世界,我们也无法像乔布斯一样伟大,但我们努力去改变这个世界的信心不能丢,改变这个世界的善行不能少。如此,我相信,这个世界总会有所改变,有你,有我,有大家,也是为大家,为我,也为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