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世界的模样,在你眼里

 老梅的碎碎念 2021-07-17


《被讨厌的勇气》是以对话体的形式展开的。如《论语》、《黄帝内经》、《理想国》及大多数的佛教经典。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人应接不暇,思想很过瘾。

本书引言就抛出了两大对立的观点。

哲人: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青年:世界是矛盾丛生的一片混沌,根本无幸福可言。

面对这两个观点,我自问了一下自己。我处在中间。说世界简单我赞同,但极其简单就不太接受了。而青年人说根本无幸福可言,我也是极其反对的。人是可以幸福的。

对于哲人与青年这两个形象,我很喜欢。哲人从从容容欢迎的青年的致疑,青年也不是莽莽撞撞的,礼礼貌貌说明造访理由。以辩论见分晓。

青年对于哲人的论点并不是全盘否定,他认为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也是幸福的。孩子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又有家长的庇护。很有道理,正如《小小少年》唱得那样:小小少年很少烦恼……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成人世界的青年眼里是矛盾丛生:人际关系复杂、众多的责任牵绊、还有战争、歧视、阶级。宗教又失去力量。人们陷入了焦虑不安。这样的一个世界我想很多人都是会认可的。

而哲人一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世界极其简单、人生也是如此。他以井水常年18度,夏天喝时清凉,冬天喝时湿润为例,引出了“主、客观世界”。   井水常年18度是“客观世界”,而井水夏天清凉,冬天湿润则是人的”主观世界“。这两个世界都真实存在。人都生活在自己主观世界里,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在每个人眼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而这个客观世界的模样全由主观看法决定。也就是说客观世界由主观滤镜而呈现不同的模样。正如我们经常说的“境由心生。你想世界的什么模样,全由你自己决定。正如甘地名言“欲变世界,先变自身”。

哲人:人可以改变,无一例外

青年:人无法改变

从这两个对立论点引出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及阿德勒的“目的论”。

这一部分极具冲击力。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的产物。”现在的你由过去决定。现在的不幸是童年里的创伤所造成的。试想当一个有困扰的成年人找精神分析流派求助时,精神分析治疗师一定会帮着他追溯到童年,追溯到潜意识里去找原因。这个过程的确很神奇,同时也很费时(起始二年),也很痛苦(深挖潜伏在潜意识里的创伤事件)。试想终于找到原因了,接下来怎么办?原因论就是决定论。“过去”就是铁板订钉的事实,没有人可以回到过来重新来过。一种无力感,束缚感漫了过来。对人生产生厌倦,对世界绝望。是不是也有人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在糟糕的现状里。他可以无辜的说:那不是我的错,我也无能为力

而佛教里也讲“因果关系”。我琢磨了一下这两个“因与果”。发现是有所不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里的因是种在“过去”的即成事实。而佛教里的“因”则是教导人们向善,在当下种下“善”因,将来得“善”果。如果人们依赖原因论,那就永远止步不前。原因论可能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无比自责的人解脱出来。

而阿德勒旗帜鲜明的反对“原因论”、“创伤论”,提倡“目的论”。我超喜欢,直接蹦起来高呼了两声!“目的论”很好的把人从过去解救出来。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如何赋义”,这将直接决定我们生活。他认为过去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怎么归因才是王道。打个比方,一对婚姻不幸的夫妻的有两个孩子。长大后,一个孩子后婚姻不幸的婚姻,一个孩子却拥有了幸福婚姻。我想这正是不同归因的结果。一个孩子从父母的婚姻里归因:婚姻无幸福可言;另一个孩子归因:婚姻可以幸福。再举个例子,我去年肺部手术,我的归因是:我是生了不好的病,但我运气好啊,不用放化疗啊!正归因,生活依然美好。

而青年对于“目的论”还是不能接受,继续提出不同意见。他举了自己的例子,因为是很贵的新衣服被服务生弄脏了而大发雷庭。那个愤怒里是没有目的,只是在当下瞬间不可控的情感爆发。而哲人却说愤怒是为了达到目的而捏造出来的。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果真发现情绪并不是不可控的,而是为目的达成的手段。有些不可控的愤怒只是被理智放任了而已。一个员工努力工作,别人都加了工资,偏偏老板不给他工资。他为了达到公平加工资的目的,制造出了生气,行动上配合的消极怠工。一个孩子为了达到父母从婚姻大战里停火的目的,制造出了逃学、成绩下降、生病、闭门不出等症状与行为。全是主动选择。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几天前自己琢磨的“如果”两字,发现人生之苦很多都出于“如果”两字。一则这个“如果”总是人生的谎言。如果我貌美如花,我便会拥有爱情;如果我的父母有钱有势有文化,我便可拥有的轻松而幸福的人生;如果我有个聪明的脑瓜,我就能进名校,就能成名成家……这个如果不可实现是一苦;二则“如果”只关注的给予了什么,成了“怨妇”。曾经有个朋友,工作总是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抱怨还挺多。有一天他愤愤的说了句:如果给我个部经理当当我就好了。这个“如果”其实就是做好了不改变的决定啊。而利用已被给予的去创造,立根于现实当下,又积极主动。实在是积极的心态啊。

对于原因论还是目的论,可能并无好坏对错之分,而我更偏向了目的论。那是主动权在自己手的掌握感。

好了再回到“人可改变,还是不可改变”上来。青年认为由于人的性格原因而不可改变。而哲人却不用不可改变“性格”一词,用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可以选择的,那就可以随时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而人之所以不改变只是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是不是又很惊心的论点?环顾 四周的确看到了很多一边抱怨一边还保持现状的人们。为什么下了不改变的决定呢。那跟“舒服圈”有关。在这个舒服圈起码可以很安心,对出现的状况起码有应对评估能力。而改变了,一切都是新的,不可控的,未来充满不安,可能会更加的痛苦不幸。所以保持现状倒更轻松,更安心。由此可以推断出:人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选择。

所以说人改变是可能的,随时随地的,只是你有没有勇气去改变而已。阿德勒的心理学其实就是勇气心理学。幸福是奋斗出来,不是“如果”出来的。

关注

扫描二维码

你若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