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决定不了什么,给经历赋予的意义才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阿华读书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81/100 天




 
上周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不得不说这本书是最近对我观念冲击最大的一本书了。
 
这本书里面的思想,主要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整本书是通过一个哲人与青年对话的形式展开的。
 
类似于苏格拉底、孔子与学生之间对谈的形式。
 
众所周知,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可见其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地位。


1 
目的论和决定论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了,它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刚好相反。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
 
小明生活过得不好,他觉得这是因为过去的不幸造成的,例如父母离婚等,这就是典型的原因论。
 
他觉得正是由于过去的不幸,所以才造成了自己现在过得不好。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公式简化其中的逻辑:
 
"A -> B"
 
先出现A,然后再出现 B,A 决定了B,正是产生了A,所以才有了B。
 
即过去不幸发生了,然后决定了自己现在过得不好。
 
当我们这样追根究底的理清其中的逻辑后,相信你也觉得这貌似站不住脚。
 
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作者指出: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和原因论刚好相反。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

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在目的论看来,心理创伤不存在。
 
目的论认为,我们是先有了目的,然后才有了一些选择(借口)从而来达到这个目的。
 
在上面的 A - > B 公式中,目的论会认为,并不是先出现A,然后出现B。
 
相反,是先有了B 这个目的,然后才有了A这个借口来作为支撑。
 
我们用常识推理一下,在原因论看来,A 决定了 B,而且 A 又不能改变,那就意味着出现了A,就一定会出现B。
 
即由于童年不幸,所以现在过得不好,这是必然的前后因果关系。
 
我们用常识也能知道,难道童年不幸的人,现在都过得不好?
 
显然不是这样的,真实情况是:很多童年不幸的人,现在过得很好。
 
即:出现了A,并非一定会出现B,有可能是C、D、E 等,而B 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我们简单理一下:
 
原因论:原因 -> 决定
目的论:目的 -> 借口
 
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持有原因论和目的论的人,他们的观点截然相反。
 
我们拿一个具体例子对比一下。
 
小明现在婚姻不幸,他觉得是父母离婚造成的。
 
即:小明父母离婚 -> 小明婚姻不幸。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顺序刚好是相反的。
 
即:小明婚姻不幸 -> 小明父母离婚
 
怎么理解?
 
目的论认为,小明现在婚姻不幸,然后为了支撑自己的说法,小明找了个有利于自己的借口,即他父母离婚。
 
在目的论看来,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过去即使遭遇了不幸,现在依然有更多选择。
 
可是,过去对我们的影响确实很大啊。
 
在目的论看来,不可否认,过去的经历对我们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人是可以改变的,人是有潜力的。
 
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
 
关键是经历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这才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自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也就是说,你的过去决定不了你的未来,无论你过去经历了什么,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过去的经历本身无法改变,经历本身也决定不了什么,能够决定我们的,是对于过去如何诠释。
 
例如有一些人经历了父母离婚,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客观事实,父母离婚本身并不能决定什么。
 
而对这件事的冷暖感知是现在的主观感觉,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例如,有些从小经历父母离婚的人也照样过得很好。
 
对于父母离婚这件客观事实,他们赋予了什么意义呢?
 
他可能觉得自己从小经历了父母离婚,所以现在更要珍惜生活,在新的家庭中感受温暖。
 
而那些过得不好的人呢,他们就把父母离婚当作是自己现在过得不好的原因(借口)。


2 
人不改变是下了决心的


既然无论过去经历了什么,人都是有潜力可以改变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改变呢?
 
之所以不改变,不是因为无法改变,而是因为不愿意改变。
 
为什么不愿意改变?
 
因为觉得不改变的好处更多。
 
甚至在作者看来,不改变是下了决心的。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刺耳、颠覆?
 
我一次看到也觉得有些胡说八道,哪有人是下了决心不改变呢?
 
可是,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明是一所民办大学的老师,工作稳定,已经在这个大学工作七八年了。
 
可最近这所大学听说可能会有所变故,小明就有所担忧了,而且觉得人际关系也复杂,觉得是不是提前跳槽,找些后路等。
 
但小明最终还是没有行动,是他不想改变吗?
 
在他内心里肯定是想有所改变的,但是改变就意味着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上有老下有小,他觉得风险比较大,万一出来了没找到合适的,要如何养家?
 
改变会面临着不确定性,心里不安,但不改变的话,他又有诸多不满和担心。
 
经过权衡后,他最终觉得还是先呆着比较好。
 
和大多数人一样,面对对不改变的不满,和改变带来的不安,大多是会选择忍受过去的不满,而不愿意去面对未来的不安。
 
许多人虽然对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满,但还是不愿意改变。
 
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3 
愤怒是可收可放的手段


在书中,作者举了个例子。青年在咖啡店看书的时候,店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他刚刚新买的衣服上了。
 
平时文质彬彬从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青年,这时忍不住大发雷霆。
 
青年觉得是因为店员的行为,他太生气了所以才大发雷霆。
 
甚至认为那时候他无法抑制住怒火,那完全是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
 
哲人举了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他说假设昨天的你恰巧拿着一把刀,一生气便向对方刺了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辩解说“那是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吗?
 
下次当我们要发怒时,可以想想这个极端的例子。
 
哲人认为青年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哲人觉得青年是先产生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因为想通过这个大发雷霆震慑住店员,作为手段,他便选择了愤怒的感情。
 
甚至,哲人认为,青年也会预料到如果他自己好好给店员讲道理,这位店员也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甚至给他洗衣服。
 
但青年还是选择了大发雷霆,因为他觉得这样太麻烦了,还是大发雷霆来得快。
 
青年辩解说自己并不是在思索之后才选择了大发雷霆,愤怒完全是一种突发式的感情!
 
哲人这时举了个例子,说一个妈妈在和女儿吵架,可这时候妈妈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
 
一听到是班主任,这位妈妈马上变得文质彬彬了,和老师打电话的过程中,一直是客客气气的语气。
 
可是一放下电话,这位妈妈脸色又变了,又开始大声音训斥女儿了。
 
所以,哲人说愤怒是一种可收可放的手段而已。
 
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初次听到这样的解释,我们确实感到难以理解。
 
但是当你仔细想想生活中的例子,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本书是值得多读几遍的好书,以后我还会继续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