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札记 | 做一个被讨厌的人@《被讨厌的勇气》

 无益事 2022-06-04 发布于上海


这是我的第72篇读书笔记。

全文大概7000字,读完大概20分钟。

首先,谈谈对于整本书的整体印象,从内容形式,思想深度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传统心理学书籍强调论述,侧重逻辑推演,常使得文章缺乏可读性,对于非专业人士,这类读物并不友好。

如何将心理学的观点以合适的方式输出,考验作者的笔头功夫,也考虑读者的选书功力。

从易读性和吸引力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值得五星推荐。书中内容随着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展开。

这种形式并非独创,上一部我读过的以对话形式为主的,还是中学课本上的《论语》。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对应着青年与哲人辩论的四个夜晚。四个夜晚的对话内容层层递进,又前后呼应,没有给人以割裂的感觉。

对话形式创作的优势在于代入感强烈,对话是一天每个人都会有的行为,是一种很流畅很自然的行为。

在阅读过程中,你会顺着青年的思路,代入青年的角色去思考。你也有青年的困扰,会羡慕别人,想自我改变,却发现很难做到

我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买了许多经典著作,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西方哲学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其中包括了荣格、弗洛伊德及阿德勒心理学三巨头的著作摘选。但是我都没能看完,只阅读了部分的章节段落。

反倒是读完了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虽然后者不如前者经典,但也正是这些书籍让我初窥心理学的奥秘。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正是这样一本书,是你初窥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魅力的钥匙。

本书作者/岸见一郎

从思想深度来说,我并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员,所以无法评价。但我想引用推荐序言中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沛超的原话: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既适合作为大众的自助手册,也可以作为专业人员的临床指南。

我体会到了前者。

在翻看豆瓣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有人评价心灵鸡汤。在如今多数语境下,这成了精神毒品的代名词。

我先谈谈自己对心灵鸡汤的理解:这类心灵鸡汤的文字是漂着的,是无法落地。你就只能看着它,经不起推敲,经不起实践。阅读这些文字除了给带来精神的愉悦,便无他用。

我想起另一句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过不好一生,因为只是听过,从没有去

书中,一半以上的观点,我都在其它场合听过。

但这次不同,我开始实践,自我分析,了解自我。

接下来,我开始谈谈自己对书中片段的理解和联想。

「人是由过去决定的」

弗洛伊德学派习惯在过去找原因:病态迷恋以及分离焦虑可能是由于过去的「口欲期」没有能顺利度过;一个女子迷恋罪犯,可能是由于她在小孩的时候想解救父亲不得,于是便将这种心理映射到如今的伴侣。

然后开始讨论原生家庭的概念。

在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分享的案例中,过去和现在的联系密切,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过去找到答案。

比如,一个小孩长大后不愿意出门,是由于小时候被父母虐待,才惧怕与人交往,以致于成人后封闭在家。

现在回想,这些案例都缺失「未来」,即如何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去治疗。

但都是在讨论「过去」,寻找原因。

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的事情(原因)决定。

进一步推导,所有人的「现在」都是由「过去」决定。

再者,更一步得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于是就陷入了「宿命论」的虚无主义,而这正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所推导出的结论。

个体心理学/阿德勒

而在阿德勒的体系中,决定我们现在行为的不是「原因」,而是「目的」。

所以的行为其实是为「目的」服务,不论自己是否察觉。

回到那个封闭自己在家的案例,不是因为过去的糟糕经历而导致他不愿意出门,而是因为不愿意出门而找的「不安」,这个「不安」是他对过去这段糟糕经历的主观解读。

或许对于这个案例的本人来说,他并不觉得。

我想起了小时候《走进科学》的一个故事,很好地解释这个逻辑。

某个8岁的孩子号称僵尸附体,夜中大喊我是左宗棠,我被XX杀死,闹着喝人血,吃人肉,吓坏爹妈和村民。后来经过检查,只是孩子缺乏父母关爱,他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才变成这样。

这个孩子能用阿德勒的目的论完美的诠释,而知道「目的」,便引刃而解这个怪异的问题。

那对于成年人,身上某些行为又在服务哪些不为所知的「目的」呢?

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

相对于弗洛伊德的「人是有过去决定的」,我可能更倾向阿德勒的「活在当下」。

「人是否能自我改变」

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人是由过去决定的。

现在的此刻是由过去决定,下一刻时,此刻便又成过去,循环往复,人生便成了宿命。

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通过时光机回到过去改变。

那么人便不能自我改变。

当推导这里的时候,人会有多么的悲观。

但生活的某些体验却又再告诉自己好像确实如此。

新年的计划是寻求改变的第一步,然而从没有真正实现。

一年复一年,明日复明日。

你还是那个自己,没有成为理想的自己。

每个深受拖延症毒害的人,都没有成功摆脱拖延症,无论下多大的决心寻求自我改变。

「原因论」是让你自己找到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如果这个事件在过去,那么其本身就无法改变。

但是可以改变对过去的事件的主观解读,从而改变过去,改变现在的自我。

这便是弗洛伊德的「自我改变」。

个体心理学/阿德勒

那如果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论」去解释呢?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

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而这需要「勇气」——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不安的生活的「勇气」。

自我改变需要勇气,这是我对书名《被讨厌的勇气》中「勇气」的最初的理解。

这「勇气」确实令人讨厌。

「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阿德勒有句名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我将其具化为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之间的比较

小时候,最讨厌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你讨厌他,是因为父母总是拿他和你比较。

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儿子,这次考试班级前十,你呢?

你看看,隔壁张阿姨的女儿,钢琴都过七级。你呢?

这些话,构成了孩提时代最初的烦恼。

虽然,说这番话的真实目的,其实是让孩子看到不满足,然后朝着目标出发。

但,是否有考虑过,孩子始终看到和别人的差距,感到绝望,然后自暴自弃。

在阿德勒的体系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烦恼被命名为自卑感,即是价值更少的感觉

无论是和别人比较,还是和不同阶段的自己进行比较,很容易会有价值更少的感觉。

但是「自卑感」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其来源于看到与「理想自己」的差距。

看到了差距,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

这是「自卑感」的积极含义,也是「别人家孩子」存在的真实目的。

「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自卑感」还有积极意义,但「自卑情结」更像是「习得性无助」。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我因为接触英语晚所以英语不好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这类的想法。

这种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便是属于「自卑情结」。

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什么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这便是「自卑情结」。

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自卑情结」也是丧失了勇气后的一种表现。

关于「竞争」

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必须在剑拔弩张的竞争中去提高自己。正因为有竞争对手的激励,才能够不断创造更好的自己。

青年问哲人,用竞争来考虑人际关系有什么不好呢?

我也抱有和青年相同的观点,但竞争的生活更加疲惫。

「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

即使是胜利者,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一直获胜,一刻不得安心。

虽然取得社会性的成功,却感受不到幸福。活在竞争中,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存在。

别人的幸福视作自己的失败,抱有这样的心态,就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承认错误

随着年纪的增长,「认错」变成了越发不可能的事情。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人总有被激怒的时候,会有怒气冲冲的时候。

请停下来,思考你为什么会生气,发怒。

是为了让别人屈服吗?

怒气,眼泪,都成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

或许,一时间,你战胜了对方。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失败的一方转入到复仇的阶段,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

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

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如果是争论的发起方,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请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没有了「我是正确的」,便也没有「对方是错误的」。

便也没有了权力之争。

如果是争论的被发起者,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关于「认可」

从小到大,我似乎都在寻求认可。

初中成绩渐渐有起色,分数便成了父母对我的认可,于是分数便成了自己看重的事物。

大学期间,出色的学生工作成了辅导员眼中认可的事物,便一门心思扑在学生工作上。

虽自觉,人不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但终究还是不能自拔。

书中的青年也和我一样,大喊「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哲人问道: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呢?人为什么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青年给的答案:只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

的确如此,正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尤其是积极的评价,更是能让人充满干劲,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哲人反问道:你究竟是为了积极的评价而做某事,还是为了其他什么。比如,拾捡散落在垃圾桶周围的易拉罐,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你的举动,没有人积极的评价,你还做吗?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

阿德勒的这段诠释,让我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慎独」这一概念: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在独处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回到哲人对青年的解惑: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其实,从小就没有人教——如何为自己而活。

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工作也变得相对痛苦,因为这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别人的消极评价,即便是积极评价也不敢放松,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当学会了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么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课题分离

书中关于「课题分离」的讨论中,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爱学习,认真听课以及写作业,甚至要求他能掌握更多的技能,游泳,乐器等等。

为了达到目的,上辅导班,请家庭老师,打骂体罚等。

可这就避免不了冲突。

哲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而「课题分离」便是注重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对于别人的课题,不加干涉,仅此而已。

青年反驳道:学习或许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

哲人解释道:的确,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哲人的这段解释,和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的观点如出一辙。

多少罪恶假借爱之名。

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对孩子放任不管了吗?

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我现在还没有孩子需要养育,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

但借这个问题,其实想要弄清楚的,其实是「课题分离」的概念。

补充说一句: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同样的,让别人喜欢你,这是别人的课题,你也无法左右。

当你掌握了课题分离,你明白对于别人的课题,只需要不加干涉,你就可以不太在意别人视线和评价。

于是青年便有担心,如果上司不喜欢我,被疏远了,那就无法工作了。

被上司疏远所以无法工作,我工作干不好全是因为那个上司。说这种话的人其实是搬出上司来做干不好工作的借口。认为因为有那样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这完全是原因论。

请不要这样想,而是要反过来这样看:因为不想工作,所以才制造出一个讨厌的上司。或者认为:因为不愿意接受无能的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这就成了目的论式的想法。

哲人用「目的论」如此解释,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课题分离便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被讨厌

谁都不希望被人讨厌,的确没有希望惹人厌的人。

但是,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

如果周围有10个人,那就发誓忠诚于10个人。

如果这样的话,暂时就可以不招任何人讨厌了。

但是,此时有一个大矛盾在等着你。

因为一心不想招人讨厌,所以就发誓忠诚于全部10个人,这就像陷入民粹主义的政治家一样,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

当然,这种谎言不久后就会被拆穿,然后就会失去信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痛苦。自然,继续撒谎的压力也超出想象。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何为「自由」

疫情期间,被封闭在家近一个月,不愁衣食。

自由睡觉,自由刷剧,自由游戏。

照理说,这应该是一种自由的状态。

但,这种状态并不是很快乐。

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

这是不是自由呢?

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就一直会按照重力或惯性等自然法则不停滚动。但是,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

对抗本能和冲动便是自由。

Keep软件的封面语——自律给我自由,其实便是这层意味。

如果说不被人讨厌,是人的本能。

那么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争取自由,是需要勇气。

这才是「被讨厌的勇气」的真正含义。

回到「课题分离」的角度,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刚才介绍过的那个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横向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你可太优秀了类似表扬的语句,也会用你可太棒了的话去评价别人。

但是其实自己听到这样的话,其实自己并不是真的很开心。

之前我只是模糊地感觉,但是却说不出所以然,哲人却说出了背后的逻辑。

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不批评,不表扬,那该如何?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那该如何鼓励呢?

当朋友帮助你打扫房间的时候,你会说谢谢

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还是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

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而什么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呢?

不是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活在当下」

大一的时候,我在学院办公室做助管。

某次近下班的时候,邹雷老师不无感慨的说,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提点当时的我要「活在当下」

当时我觉得并无出奇之处,但是现在我越发感觉这句话的重量。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这是哲人最后一天给青年的告诫——「人生最大的谎言」。

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卷后语

这是我至今时间最长,字数最多的一篇读书笔记。写作期间,再次翻看阅读了书中的重点章节,并有了新的体会感悟。

我多次有放弃写下去的想法,但最后坚持下来。原因两点,其一是这本书给我带了很多震感的观点,结合生活却又无比真实生动;其二是想留下书中的支言片语,在我日后迷惑和痛苦的时候翻看,给未来某个时刻自己以力量。

终究,还是笔力所限,零零碎碎,乱七八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