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立身修心,重建自我保护【被讨厌的勇气

 长沙7喜 2019-11-29
◆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这段对话莫名的让我想到“知行合一”里对于知道做不到的理解,王阳明先生这样对向他询问的来人说,你知道了,其实你并不理解,和你理解了,就能做到。这样子相通。
>> 青年:那您是说只要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我也可以变成像Y那样的人?
哲人:为什么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诠释。
>>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 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


◆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支持这样论调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勇气去对抗原来固有的生活和自我的啊,轰塌后的自我保护又重建起来…
>>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那些难以出口的“自卑感”和现在所处可见吸人眼球的秀优越状态,混杂在一起化成了当代青年的普遍性焦虑现象。甚至蔓延到群体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多一些,那些自我要求或者对家人怀有期待的人,慢慢提高了幸福的标准。
>> 在报纸上看到同龄人活跃的姿态时,我就会感到极其自卑。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那么活跃,而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呢;或者是看到朋友过得幸福,不是想要祝福而是心生嫉妒或者非常焦躁。当然,我也不喜欢自己这张满是粉刺的脸,对于学历、职业以及年收入等社会境况也抱有强烈的自卑感。哎呀,总之就是哪里都很自卑。


◆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 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我同意这句话,缓解焦虑第一步,弄清不安的来源,安抚内心,正视自我,建立保护机制,保持坚定。
>>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自立,不是说带着自己吃吃饭喝喝茶就好,自理解为,管理自己的身体情绪心态目标三观,当社会国家集体需要你站出来的时候,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自由,发表理智清晰的见解,明白潜在的内心,了解周围环境的恶劣,保持良好的期望。我还在摸索,略有所感。
>>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追求自我改变,有意思,还特意停下来问了一下室友小姐姐,越来越对这位思想者的思考方式感兴趣。
>>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 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


◆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我爱死这段对于孩子教育的讨论延伸到心理辅导与咨询者之间的定位了,之前脑海中懵懂混沌,忽然好像一道闪电,既劈出来清晰明了的界限,也摧毁了惯有的顾虑和怀疑。跟父母对于后辈的教育问题,起初我建议的和思想不谋而合,况且,活出自己,了解缘由,保护,支持,这才是亲子关系中教育最佳的倡导方式。
>> 青年:辅导顾问不改变被辅导者的人生吗?
哲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赖关系。


◆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 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这段话过于真实,理想和现实如何平衡,内心本我和外界期望如何选择,在两种不同声音下,亲疏对错如何分辨,做个理智的成年人还是感性的永远热泪盈眶热爱生活的人,越来越有意思,出乎我的意料,这位先生真的敢讲。
>> 父母或老师会给出一些“要上那个学校”或者“得找一份安定的工作”之类的无趣指示,这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干涉,反而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正因为关系亲近才会认真地为对方的将来考虑,所以才说不出“做自己喜欢的事”之类的不负责任的话!先生您也一定会像理解者一样对我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但是,我并不相信别人的这种话!这是一种就像轻轻拂去落在肩上的毛毛虫一样极其不负责任的话!假如有人将那只毛毛虫踩死了,先生一定会冷冷地说一句“那不是我的课题”便扬长而去吧!什么课题分离呀?太没人性啦!

>> 自己期望什么、想要成为什么、希望过怎样的人生,这些都很难具体把握。


◆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望周知。人生还有无限可能,一种希望的破灭对应着千千万万种希望的燃起。
>>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 有鼓励才有勇气

>> 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 有价值就有勇气

>>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

>>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 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


◆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甘于平凡的勇气

脑海中忽然响起,和同门一起吃完晚饭,对着夕光,感叹那声平凡的可爱。
>> 甘于平凡的勇气。这是多么可怕的语言。阿德勒还有这个哲人难道要我选择那样的道路吗?难道要和大多数人一样过完庸庸碌碌的一生吗?当然,我并不是天才,也许我只能选择“普通”,也许我只能接受平庸的我、置身于平庸的日常生活。但是,我要奋斗。


◆ 舞动人生

>>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 跳好当下


◆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


◆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 后记

这句话乍看平凡无奇,仔细想想,实属难得。为了追求认可而违背原心去完成或者不去做的结果大概率,会在某个回头看的时刻,懊悔不已,当初多一点勇敢就好了。
>> 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