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hyxz_ljf 2019-12-26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看法,对我而言,读书是我看世界的方式,也是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爱读书的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之书,所谓人生之书,就是带给你很多启发,能解决你很多问题,给你精神上的支柱的书籍,并且你这一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去翻阅都不会过时。

对于人生之书,有的人说,就只能有一本,但是在我看来,人生之书不限数量,因为主题的不同,可以拥有好几本。在自我完善与成长的主题中,我的人生之书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书名有点像鸡汤类的书籍,如果没有事先去做功课,了解这本书,我想,我会错过这本书。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颠覆三观的心理学书籍,说到心理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弗洛伊德、荣格,但其实,还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大师是与他们一起被称为“心理学三巨头”,他就是阿德勒。

阿德勒心理学,是主张“目的论”的心理学,他擅长研究自我成长、自我启发,开创了“个体心理学”,被后世称为“自我启发之父”,他的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生活的科学》、《理解人性》等。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而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的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一起编著的,里面的内容是围绕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理念而展开的,以一位烦恼的青年向深谙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哲人请教,用对话的形式探讨了许多人生中会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来帮助读者自我完善和成长。在这里分享一些对我帮助比较大的内容:

1、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里,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叫“心理创伤”理论,心理创伤一般指由天灾人祸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弗洛伊德认为,心灵在过去受到的伤害,是引起很多不幸的原因。

如生活中的一些社交恐惧症、自闭症、抑郁症等,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里,都归结到过去曾受到过创伤而导致的。对于心理创伤,阿德勒是否认的,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心理创伤而痛苦,我们只是在经历中寻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社交恐惧症,按一般的诊断,可能是因为在过去受过社交方面的伤害,所以产生了害怕社交的病症,但阿德勒则认为,其实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先有不想出去结交朋友这个目的,所以在过往的经历中找到了曾因社交而受到过伤害的回忆,所以制造出了社交恐惧症。

阿德勒并不是否认过去的经历,如曾受到的伤害对现在有影响,但他认为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而是我们对于这段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才决定了后来的自己。也就是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假设你在过去曾遭遇过失败,这段经历会怎样影响着你呢?如果你认为这段失败的经历要告诉你的是,你自己无能,那么,现在的你,一定会有不自信、自卑,以至于不想去尝试,因为你害怕失败。

但是,如果你赋予失败是成功之母,是锻炼你的意义,那么,你一定会从失败中去寻找经验,让自己去弥补不足,在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更自信地去面对并把握住,你不会害怕失败,因为任何失败对于你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经验。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2、人际关系的目标,其实都是为了寻找“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阿德勒说,人生三大课题是工作、社交和爱,生活中的烦恼,都逃不开这三大课题,而这三大课题又可以归结到人际关系上,所以说,一切的烦恼源自于人际关系。

一切的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这听起来颠覆三观,《被讨厌的勇气》中青年便提出疑问了,人都会有自卑,自卑总是人自己内心的事情吧?这就不涉及人际关系了。对此,哲人提出说,自卑感以及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等,看似是自我内心的事情,但实际上,它们也是因人际关系而延伸出来的好的或不好的心态。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自卑感,是与人对比或者因为自己达不到更好而产生的,而自卑情结则是不敢把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暴露在别人面前的一种心理,更别说优越情结了,这是一种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而表现得自己很优秀的表现。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自我方面的心理,其实都是人际关系的产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哲人提出了“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的建议,不再为别人而活,专注做自己。除此之外,努力去实现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阿德勒认为是寻找“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指的就是在由人与人组成的团体中,获得归属感,也可以说是一种共同体感觉,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

想要找到共同体感觉,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接受自己不是个完美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害怕暴露在别人面前,要关注到可以进行改变的点,寻找方法去改变,让自己力所能及。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说,当我们在面对工作、社交和爱这三大课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到共同体感觉,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你感觉到了幸福,你不会遇到无法解决的烦恼。

3、 认真的人生活在”此时此刻“

禅宗六祖曾说:“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要把握当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过去的东西不会再有了,而未来还没有来,也无法把握,要珍惜当下。

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人生道理,当听到的时候,我觉得它是很对的,但是有时候又不禁想,如果过去和未来都不可把握,那人生到底是什么呢?直到读《被讨厌的勇气》中关于人生部分的讲述,我才豁然开朗。

关于人生,在《被讨厌的勇气》里哲人说道,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认真的人生活在”此时此刻“。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是连续的刹那呢?在这里,哲人提到两种人生进行解释,在生活中,人们总以为人生是有目的地的,这种人生叫做“潜在性的人生”,而哲人则认为,与此相对的是如跳舞一般,跳到哪里就是哪里的“现实性的人生”。

对于前者,如果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后者,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而哲人认为第二种人生才是符合我们的现实。

如果说,人生最终有个目的地,按照“潜在性人生”,那么,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而生活是瞬息万变的,有的人,可能会因天灾人祸失去生命,暂停人生,那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并不一定到了目的地,你能说他们之前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吗?也有的人,穷尽一生也无法到达目的地,那么,他们这穷尽的一生,难道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人生也未免太无趣了吧。

假如你在新的一年里只允许读一本书,那我会建议你读这一本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说,“现实性的人生”,才符合现实生活,因为过去无法改变,未来也是模糊的,所以我们能把握的就是当下,”此时此刻“,认真地做好现在我们所能做的事情,这样的话,无论我们的人生何时结束,也总是一个完结的状态。

《被讨厌的勇气》能帮助人去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认知,关于人生会遇到的很多议题,这本书给出的答案会颠覆你的三观,它刷新你的认知,但却又能真正地帮助去解决这些问题,让你在面对这些议题的时候,自信从容,并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你的人生过得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